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疏通大腦,揪出藏在你潛意識裡的錯誤信念!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上篇「成為你想成為的人,改造生命的自我形象整容術!」中,我們有提到許多人從來沒有質疑過「深植於潛意識裡的錯誤信念」。這些錯誤信念可能是來自小時候的家庭、成長環境帶來的價值觀,或是成長過程中的遭遇讓自己產生了某種假設,成為我們日後在思考與判斷的前提。這些信念或認知不一定是正確的,可能會使我們做出扭曲的判斷,甚至對往後的人生產生重大的影響,但我們要怎麼發現這些錯誤的假設呢?
去思考你的思考模式,也就是提高你對自己做各種「假設的覺察」。
「邏輯思考」對於解決你生活中的煩惱來說是一個很有效的工具,不管你有什麼生活的困擾或是情緒問題,都可以運用哲學諮商中的邏輯思考法來減緩這些問題,讓你分辨什麼樣是好的思考模式、什麼又是病態的思考模式。病態的思考模式會阻礙你的幸福,讓你重複著一些情緒與行為而不自知。每個人多少都有一些認知失調的問題,或是影響判斷的錯誤假設。
如果你仔細去檢驗你的思考時,會發現包含了一些「規則」,比如像是「因為這樣所以那樣」或是「我應該要怎麼樣不然會怎麼樣」等等,這些規則讓你採取特定的行為和感覺。這些規則來自你的「假設」前提,一旦你接受了某些前提,就會導向某種結論。怎麼說呢?

思考你的思考模式,提高你對假設的覺察

Support the creator with action! Pay to unlock
本篇內容共 248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世界菁英教我的事:艾兒莎的私藏成功學筆記You currently cannot view the following content, possibly because you are not logged in or do not have permission to view the room.
1.4K會員
268Content count
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要用盡一切方式,請年輕人,跟我一起出走。出走到那個前所未見的世界,體驗前所未聞的故事,實現前所未有的價值。這些出走後的世界,不只也美麗與震撼,也有殘忍不堪的現實。或許不會有純粹的正面或喜悅,但這段闖蕩,終將帶給我們的是無價又無可取代的資產。而生命到最後,比的就是資產不是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兒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在60年來已經在全世界銷售了超過3500萬冊,也是美國奧運會官方指定的心理輔導讀本!作者馬爾茲博士是一位整形外科醫生,他看到一些病患,即使換了一張他們想要的完美新面孔,卻仍然自卑,他發現如果人不改變「內在的自我形象」,依然會覺得自己醜陋,於是受到啟發想要從治療「外在傷痕」轉移到治療「內在傷痕」
今天艾兒莎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零盲點的決定力》這本書裡所提到的原則,也是Google、Amazon在聘雇人才時最重視的準則!所謂的「零盲點決定力」是什麼呢?清楚掌握自己有多少的知識和資訊,並正確理解自己不懂什麼。如果想提升自己的決定力,盡可能做對每個決定,就必須得先設法意識到自己的「盲點」!
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場景,不管是在公司職場環境裡、或是銷售產品、還是在與家人朋友的溝通,甚至想要讓人接受甚至認同一件事的價值,其實都是在「說服」他人。如果知道一些說服的原理,能夠幫助你在生活中更好地與對方溝通、取得他人的認同,傳達出一件事或一個產品的價值!
關於生涯規劃、價值觀的選擇,艾兒莎在之前的文章跟大家分享了一些觀念,對於生命的目的,我們總是在不斷的思考、探索,「我人生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或許持續在大家腦中縈繞,如果自己能把這個問題想得更清楚,或許我們會更能好好把握接下來的生命與時光!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當你idea的解析度已經夠高了,我們就進到了「重組」的房間。在前面漫想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這個點子可能有人做過了吧?」這時我們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來看自己原有的主觀構想,再結合自己的世界觀把它打磨成更加獨特的概念。在這裡你可以思考不同的排列組合,把構想拆得更細,透過這個過程提升漫想的高度。
社群媒體的演算法讓我們接觸到的資訊,只是根據個人喜好篩選過的「片面資訊」,導致我們的思想逐漸與別人相同,失去了豐富的知覺力。要把漫想打造成改變現實的創意,不能漏掉「知覺統合」的這個過程。我們的知覺運作得不靈光,可能是因為某個環節卡住了,需要把阻礙知覺力的障礙物一一地去除,「觀察事物原貌」的方法,是
這本書在60年來已經在全世界銷售了超過3500萬冊,也是美國奧運會官方指定的心理輔導讀本!作者馬爾茲博士是一位整形外科醫生,他看到一些病患,即使換了一張他們想要的完美新面孔,卻仍然自卑,他發現如果人不改變「內在的自我形象」,依然會覺得自己醜陋,於是受到啟發想要從治療「外在傷痕」轉移到治療「內在傷痕」
今天艾兒莎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零盲點的決定力》這本書裡所提到的原則,也是Google、Amazon在聘雇人才時最重視的準則!所謂的「零盲點決定力」是什麼呢?清楚掌握自己有多少的知識和資訊,並正確理解自己不懂什麼。如果想提升自己的決定力,盡可能做對每個決定,就必須得先設法意識到自己的「盲點」!
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場景,不管是在公司職場環境裡、或是銷售產品、還是在與家人朋友的溝通,甚至想要讓人接受甚至認同一件事的價值,其實都是在「說服」他人。如果知道一些說服的原理,能夠幫助你在生活中更好地與對方溝通、取得他人的認同,傳達出一件事或一個產品的價值!
關於生涯規劃、價值觀的選擇,艾兒莎在之前的文章跟大家分享了一些觀念,對於生命的目的,我們總是在不斷的思考、探索,「我人生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或許持續在大家腦中縈繞,如果自己能把這個問題想得更清楚,或許我們會更能好好把握接下來的生命與時光!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當你idea的解析度已經夠高了,我們就進到了「重組」的房間。在前面漫想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這個點子可能有人做過了吧?」這時我們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來看自己原有的主觀構想,再結合自己的世界觀把它打磨成更加獨特的概念。在這裡你可以思考不同的排列組合,把構想拆得更細,透過這個過程提升漫想的高度。
社群媒體的演算法讓我們接觸到的資訊,只是根據個人喜好篩選過的「片面資訊」,導致我們的思想逐漸與別人相同,失去了豐富的知覺力。要把漫想打造成改變現實的創意,不能漏掉「知覺統合」的這個過程。我們的知覺運作得不靈光,可能是因為某個環節卡住了,需要把阻礙知覺力的障礙物一一地去除,「觀察事物原貌」的方法,是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我們或許一直背著這些看似合理的觀點去朔造對世界和人的定義,在此我們就展開了一段帶著不同濾鏡看生命的旅程。
Thumbnail
最近一直覺得自己的產文質量不夠,需要加強提升,自覺除了加強閱讀的份量以外,還得多看看外國的資訊來增加知識儲備,這其中的過程簡直難熬,甚至會發瘋。 於是我只好暫時停下來思考,我到底在急什麼? 是甚麼讓我過度渴望知識的填滿(閱讀)與釋放(寫作)。 我仔細思考之後,我才發現我早已身在不可逆的知識競賽中。網
Thumbnail
英國詩人約翰·德萊登說過:「天才僅次於瘋子。從天才到瘋狂只有一步之遙。」另一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有類似的觀點:「沒有瘋狂的天才。」牛頓和康德患有精神分裂症,凱撒和拿破崙患有癲癇,普希金和歌德患有躁狂抑鬱症,就好像天才有精神分裂症的隱性基因一樣。
Thumbnail
我們大腦的記憶是有保鮮期的,所以要盡快的輸出與整理歸納,讓大腦的〝新知〞和〝已知〞做一個連結和掛勾,才能讓我們的記憶力更持久,並且融會貫通得以應用。 所以學習完之後,想辦法〝盡快〞輸出,愈快整理和歸納,自己獲得的靈感就愈多,就愈能事半功倍;記得先求〝有〞再求〝好〞,重要的是輸出這個環節才是好的吸收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我們或許一直背著這些看似合理的觀點去朔造對世界和人的定義,在此我們就展開了一段帶著不同濾鏡看生命的旅程。
Thumbnail
最近一直覺得自己的產文質量不夠,需要加強提升,自覺除了加強閱讀的份量以外,還得多看看外國的資訊來增加知識儲備,這其中的過程簡直難熬,甚至會發瘋。 於是我只好暫時停下來思考,我到底在急什麼? 是甚麼讓我過度渴望知識的填滿(閱讀)與釋放(寫作)。 我仔細思考之後,我才發現我早已身在不可逆的知識競賽中。網
Thumbnail
英國詩人約翰·德萊登說過:「天才僅次於瘋子。從天才到瘋狂只有一步之遙。」另一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有類似的觀點:「沒有瘋狂的天才。」牛頓和康德患有精神分裂症,凱撒和拿破崙患有癲癇,普希金和歌德患有躁狂抑鬱症,就好像天才有精神分裂症的隱性基因一樣。
Thumbnail
我們大腦的記憶是有保鮮期的,所以要盡快的輸出與整理歸納,讓大腦的〝新知〞和〝已知〞做一個連結和掛勾,才能讓我們的記憶力更持久,並且融會貫通得以應用。 所以學習完之後,想辦法〝盡快〞輸出,愈快整理和歸納,自己獲得的靈感就愈多,就愈能事半功倍;記得先求〝有〞再求〝好〞,重要的是輸出這個環節才是好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