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於韓國上映的電影《群盜:民亂的時代》由姜棟元、河正宇等人主演,主要講述李世朝鮮末年(約19世紀末)於智異山發跡的「義賊團」,與當地羅州權貴「趙家」相抗的故事。
在民不聊生的時代,義賊團由窮人們組成,他們占領山頭開寨,逐漸發展成一個小村落,藏匿於山嶺之中,外人難以到達,隱然有著世外桃源的寓意。
雖然是盜賊之眾,但主要的營生是殺了草菅人命的官員,將這些人的財產分給窮人。
因此這部電影展開的調性,便是權勢/邪惡對抗窮弱/正義。
所以我原以為會像是《水滸傳》之類的,這些被逼上梁山的烏合之眾,會在電影中上演一幕幕他們鋤強扶弱的精彩畫面,最後的結局必然是好人大勝利,天下從此靖平,狼煙再也不起。
結局的確是義賊團與百姓合力擊殺趙家最惡之人「趙潤」,但趙潤這個反派,我覺得是這部電影最生動的存在,如果沒有趙潤,這部電影大概無法令人印象如此深刻,因此想跟你分享這個可惡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趙潤,其父為羅州的前地方官趙文修,人稱「趙大人」,其母為名妓,他出生後先被養在妓院,直到8歲由趙文修買下,帶他回家。他爸帶他回家並非因為父子之情,而是元配趙夫人生不出兒子,趙家有接班人危機。
趙潤一開始過得還可以,直到趙夫人終於生出兒子,他這個私生子的價值就再也沒有了。此後,趙潤對人生的追逐只剩下如何能被父親肯定,為此,他可以無惡不做。
趙潤後來離家習武,於21歲時被提拔為軍官,外界評其武藝「其矛可擒鳥,其劍可斬光,迅疾可斷七色彩虹,其一人可敵一支軍隊」,總之,本劇的武力巔峰。
這個角色很大的得益於扮演者姜棟元,他英氣的五官有種陰柔的氣質,挺拔的鼻樑,白皙的皮膚,薄薄的唇面,使得他悲喜驚怒疑的表情,都有種說不出的美,就連鄙視別人的神態,都有自帶BGM的那種氣場。
再加上姜棟元身形修長,當他穿著寬大的韓服揮舞長刃,飽滿的力量在行雲流水的動作噴薄欲出,華美的衣袍隨著刀光劍影振振翻飛時,OK,抱歉了義賊團,我只能倒戈反派了。
面對非我族類,趙潤的姿態始終凌厲殺伐,他好似修羅,屠盡天下所有人,但面對父親,他卻是破碎殘缺之相,總在卑微的乞求關愛。
他的外顯形象如此暴虐,但內心小宇宙卻如此脆弱,彷彿只要父親流露出丁點的憐憫,他隨時可以放下屠刀,走入浮屠。
兼具強大(對外)與微小(對內)的兩種性格,使得他的強大很易碎,讓這個角色非常立體,難以用善惡兩元定論。
當然論善以前,他是十足十的惡人。
故事就從義賊團偶然殺了他同父異母的弟弟,離家十年的他回家開始。
回家以後,趙潤開始以家主之姿接手趙家產業,與地方官勾結,假裝好心放貸給窮困的農民,讓他們簽下不平等契約(農民多不識字,根本不知道自己簽了什麼),等到窮人還不出債,就拿走他們的土地,農民淪為農奴。
短短時間,他成了羅州最大的地主。
因此義賊團決議討伐趙潤,他們偽裝成官府之人,用計引趙潤離家,一波人馬想辦法在途中暗殺趙潤,另一波人馬則同時開糧倉賑濟窮人。
當趙潤擋去疾飛的暗箭,他立刻反應過來這是個圈套,於是在單槍匹馬的情況下,一連反殺好幾個義賊團的成員,包括首領。
他知道必然有人為首領收屍,於是他耐心的在樹叢中等待,最終擒獲重要幹部「惡僧」。
回到領地後,他逼迫百姓交還米糧,對不交者一律格殺。一開始百姓不相信他會殺光所有人,但當這些貧民目睹一個個人成為屍山血海的一部分時,他們才相信,趙潤比鬼更可怕。
不僅如此,趙潤將他斬殺的義賊團屍首懸掛於廣場,鮮血就沿著這些軀幹滑落,跟著大雨澆注於散落在地的一堆堆米糧,百姓們只能淋著雨、餓著肚子,意識到自己漸漸跟死去的人沒有不同。
被擒獲的義賊團幹部「惡僧」,在被嚴刑拷打的時候,他起初不願意鬆口山寨的所在,但這個有慈悲心的僧人,可以忍受自己為義赴死,卻不能接受別人為自己而死。
趙潤很聰明利用這點,為了逼迫惡僧開口,他在惡僧面前處決一個個無辜百姓,他成功了。
火光與鐵蹄踏進這個終究要回歸現實的世外桃源,智異山成為無間地獄。
在那裡,趙潤終於找到世界上唯一可以威脅自己的存在,弟弟的兒子,他姪子,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孩。
他拎著這個孩子,腦中彷彿盤算著所有可能性:父親已然垂垂老矣,繼承弟弟血脈的姪子,被父親視為趙家未來希望的姪子,眼看就要穩固的家主之位,又將得而復失。
所以我以為,他會立刻殺掉這個孩子,徹底抹去所有不安全感。
但趙潤卻緊緊將孩子抱在懷中,帶回家細心呵護。當他聽聞家僕說小孩不見時,立刻緊張的在家四處尋找,彷彿發自內心的愛著這個孩子,像極了慈祥的老父親。
但真正的老父親,趙文修期盼的卻從來不是趙潤,而是這個幼小的嬰孩,趙潤很絕望,不管他做什麼,在父親眼裡都是徒勞無功的。束手無策的他只能勒死父親,弒父後,他頹然坐倒在地,就像跌倒後不知所措的孩童,悲傷的啜泣著。
感受到悲傷的孩子,也跟著哇哇哭起來,趙潤伸出雙手抱住孩子,試圖對孩子綻放安慰的微笑。
但這個笑並不能恆久,門外聚集著憤怒的百姓與義賊團。他們叫囂著,惡,還是要有惡報。
於最後決戰時,他隻手護著孩子,邊挽出漂亮的劍花。激戰時,刀鋒差點劃過孩子的頸項,他側身使孩子躲過刀刃,卻用自己的頸項迎來死亡。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他沒有殺掉姪子,這是他心中最後一塊有花開的地方嗎?
因為那個孩子失去了父親,讓他想起自己成長時的孤苦伶仃,因此想成為類似父親的角色,以彌補自己心底的空缺嗎?
趙潤沒有解釋自己對孩子的寬容,最後那個孩子被義賊團帶回智異山扶養,許是不會成為下個罪惡滔天的趙家人。
如果趙潤的成長過程中曾經得到父母丁點的關懷,他還會成為罪大惡極的趙潤嗎?如果一個惡人尚有一絲善性,還有機會成為善人嗎?
我只能期許趙潤來世擁有慈愛的父母,讓那朵小花,遍開在他的心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