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很長時間我不斷做同一個夢,那個夢境是約莫剛會走路的我,從媽媽的大腿上醒來,我看著空曠的曬穀場,這並不是收成的季節,牆是水泥的,屋簷還是瓦片,她就坐在屋簷下的水泥階上,只有一階。我其實已經忘記我醒來後問她什麼了,我只記得她有回答我。這個夢境也真實發生過,只是我不知道在成長的過程中,為什麼這個夢境會久久出現一次,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自己已經是媽媽的有一天,我似乎懂了夢境傳達的涵意:我好像一直在找自己是誰?是不安的感覺。為什麼不安呢?為什麼在夢境裡醒來的感覺是恍如隔世?甚至有點驚恐。眼前明明是媽媽,我很開心看到她,我平常是很難看到她的,可是為什麼覺得不對?那好像是出生後我對媽媽的第一個印象,再更小的年紀便沒有關於她的記憶了。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舅舅舅媽的片段記憶。
我開口的第一個語言說的是客語,然後是日語,再來才是國語。我其實沒有任何印象我的客語非常流利,據爸爸媽媽和姑姑們都說我小時候的客語流利到他們覺得這樣以後上幼稚園去學國語會有障礙嗎?爺爺的時代受過日本教育,所以唱日語童謠、教我許多的單詞,我也不明白他幹嘛教我日語呢?應該就是開心把他會的東西分享給我吧!開口說國語的時候,已經是被接回台北念幼稚園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換了一個地方,大家講的話都不一樣,這可能是我小時候就種下的一個印象:只要換了環境就會有新語言。這件事一直到我念了大學,我都印證這個思想是對的。
都市化的初期,上學之後,我和原住民和眷村子弟感情比較好,可能因為在班上都算是某種少數,而這些少數也會以為你和他是同類,原住民同學也以為我是原住民,只是以為我跟她不同族,所以講的話才不一樣,但都是原住民。眷村子弟也以為我是眷村子弟,只是以為我跟他是住不同的眷村,家鄉話才會有落差,但都是眷村,你什麼省份都不要緊。而我,也以為他們都是客家人,但我不知道客家人有什麼差異啊?這,就是我們當初這些小學生的天真。
我念小學開始困惑一件事,我稱自己的母親為媽媽,老師也是這麼教我們的。可是我的爸爸和姑姑們,稱呼我的奶奶卻不是叫媽媽,是叫「iyo」的音。問大人,他們只說小時候就這樣叫啊~所以這是媽媽的意思嗎?結果答案不是,這是阿姨的意思,為什麼要叫自己的媽媽阿姨呢?沒有人給我答案,課本沒有講,老師也覺得特別,但也無法釋疑。很奇怪,我爸也不曾懷疑,反而很好奇我為什麼有這個疑惑,我在想他們這就是血濃於水的真愛吧。
我的小腦袋瓜開始裝很多別人沒辦法解決的問題,在撥雲見霧的各種渾沌裡,我的為什麼是沒有停的,就像我非常害怕面對自我介紹,這是一種陌生的感覺,還帶著彆扭。我到底是誰呢?除了姓名之外,我能說些什麼關於自己嗎?可是我都還沒有搞懂我自己欸,我怎麼介紹呢?這太難了。
11會員
7Content cou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傷痛和無奈,我們多希望時光能快轉,再次跳到某個溫暖、充實、篤定的感覺中。尤其在婚姻關係不得不告終時,真不知道這樣傷痛又未知的日子何時才能轉晴?人們總會詢問快速的療癒與復原方式,我聽了常感到不捨與不忍,因為那代表痛苦大到令人急於逃脫、一刻也不願停留。
Thumbnail
█ 書本簡介 這是一部女演員的故事。她是黃澄,排行老二,和姊姊黃茜相差12歲,她踩著姊姊的步伐長大,踏上演員之路,卻從面貌模糊的替身開始。澄是透明色,最終她能找到自己的模樣與色澤嗎?<摘錄自博客來官網簡介> █ 各種女性的模樣,家庭、事業、愛情 林姿儀:黃澄所參加的美少女選拔中,林姿儀是最特別
(本篇比較迷信,比較堅持人定勝天的人可以略過) 我想起唐國師上百靈果節目,曾經說一句話:你可以保持不信,因為你夠幸運。 我的原始設定是屬於比較強硬派,希望可以拿實力去征服世界。不幸的是中間經過好多年各類血淚教訓,我就不是這個路線,後來自我研究以後,發現我還是要在充實自己的同時,兼顧各方關係,
Thumbnail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長大了呢? 其實從小我就不太介意年齡這件事,我一直覺得,不管是幾歲,都跟18歲一樣,是人生中的唯一一次,我只在乎每一年,是否有完成一些值得讓自己紀念的事。 但是過了30,發現身邊的人比我對於年紀還感到敏感。 「你已經30了,再不趕快結婚生小孩就要變高齡產婦了!」
00:03👉1.一.「覺察到你的可能自己」 02:03👉2.二.「改變你的視點」 03:49👉3.三.「其他可能性的回音」 05:58👉3.四.對「未知」的瞭解
Thumbnail
實際上,我們常常有很想走的路,卻是不能走的路 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壓抑,讓我們漸漸迷失自己,導致我們其實並不快樂
Thumbnail
曾經,我的人生目標是不斷努力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而後來才發現,過度的執著往前,如同蒙蔽雙眼駕駛,一切都無法往自己想的方向前進, 直到有一天,內心某個聲音告訴我:既然往前看不到自己想要的,不如舊後退一步,往回走吧! 回頭看看,走過的這些路中,究竟哪些是自己想要的,為甚麼當時會這樣選擇,而現在的自己,
Thumbnail
連續假期之後排了健康檢查,也到了覺得自己已不年輕的時候。讀過《我輩中年》,再讀這本還是覺得提前窺探照顧者生活,以及所謂上了年紀的種種。 即便不想知道、不想面對、不在意身材外貌,也還是可以體感自己老了。而老了卻又是種不可逆的進程。幾乎和死亡同義,沒人會認真講怎麼老,就和多數人不愛談怎麼面對死亡一樣。弔
Thumbnail
這本依然是用「年輕人與哲學家的來往對話」形式展開阿德勒的思想,與第一部不同的是更偏向實際應用,書中年輕人已是為人師表,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因為用阿德勒的教育理念而產生的挫敗以及問題,跟哲學家做激烈的辯論。 稱讚以及責罵 家裡的女兒剛滿五歲,自從讓她自己練習自已刷牙後,總是各種拖拉。 阿德勒的人生三角柱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鼎鼎大名的張曼娟老師,這本書是獻給所有的長期照顧者,也是自己這幾年照顧年老父母親的心情感受,同時從辛勤照顧的過程中重新反思並用心去體會自己的人生。 書中有一句話很令我印象深刻,張曼娟說層經在演講會場問在場的中年人:「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嗎?」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傷痛和無奈,我們多希望時光能快轉,再次跳到某個溫暖、充實、篤定的感覺中。尤其在婚姻關係不得不告終時,真不知道這樣傷痛又未知的日子何時才能轉晴?人們總會詢問快速的療癒與復原方式,我聽了常感到不捨與不忍,因為那代表痛苦大到令人急於逃脫、一刻也不願停留。
Thumbnail
█ 書本簡介 這是一部女演員的故事。她是黃澄,排行老二,和姊姊黃茜相差12歲,她踩著姊姊的步伐長大,踏上演員之路,卻從面貌模糊的替身開始。澄是透明色,最終她能找到自己的模樣與色澤嗎?<摘錄自博客來官網簡介> █ 各種女性的模樣,家庭、事業、愛情 林姿儀:黃澄所參加的美少女選拔中,林姿儀是最特別
(本篇比較迷信,比較堅持人定勝天的人可以略過) 我想起唐國師上百靈果節目,曾經說一句話:你可以保持不信,因為你夠幸運。 我的原始設定是屬於比較強硬派,希望可以拿實力去征服世界。不幸的是中間經過好多年各類血淚教訓,我就不是這個路線,後來自我研究以後,發現我還是要在充實自己的同時,兼顧各方關係,
Thumbnail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長大了呢? 其實從小我就不太介意年齡這件事,我一直覺得,不管是幾歲,都跟18歲一樣,是人生中的唯一一次,我只在乎每一年,是否有完成一些值得讓自己紀念的事。 但是過了30,發現身邊的人比我對於年紀還感到敏感。 「你已經30了,再不趕快結婚生小孩就要變高齡產婦了!」
00:03👉1.一.「覺察到你的可能自己」 02:03👉2.二.「改變你的視點」 03:49👉3.三.「其他可能性的回音」 05:58👉3.四.對「未知」的瞭解
Thumbnail
實際上,我們常常有很想走的路,卻是不能走的路 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壓抑,讓我們漸漸迷失自己,導致我們其實並不快樂
Thumbnail
曾經,我的人生目標是不斷努力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而後來才發現,過度的執著往前,如同蒙蔽雙眼駕駛,一切都無法往自己想的方向前進, 直到有一天,內心某個聲音告訴我:既然往前看不到自己想要的,不如舊後退一步,往回走吧! 回頭看看,走過的這些路中,究竟哪些是自己想要的,為甚麼當時會這樣選擇,而現在的自己,
Thumbnail
連續假期之後排了健康檢查,也到了覺得自己已不年輕的時候。讀過《我輩中年》,再讀這本還是覺得提前窺探照顧者生活,以及所謂上了年紀的種種。 即便不想知道、不想面對、不在意身材外貌,也還是可以體感自己老了。而老了卻又是種不可逆的進程。幾乎和死亡同義,沒人會認真講怎麼老,就和多數人不愛談怎麼面對死亡一樣。弔
Thumbnail
這本依然是用「年輕人與哲學家的來往對話」形式展開阿德勒的思想,與第一部不同的是更偏向實際應用,書中年輕人已是為人師表,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因為用阿德勒的教育理念而產生的挫敗以及問題,跟哲學家做激烈的辯論。 稱讚以及責罵 家裡的女兒剛滿五歲,自從讓她自己練習自已刷牙後,總是各種拖拉。 阿德勒的人生三角柱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鼎鼎大名的張曼娟老師,這本書是獻給所有的長期照顧者,也是自己這幾年照顧年老父母親的心情感受,同時從辛勤照顧的過程中重新反思並用心去體會自己的人生。 書中有一句話很令我印象深刻,張曼娟說層經在演講會場問在場的中年人:「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