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世界「你掌握幾成?」 貼文總想一魚多吃…那經營失敗注定找上你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幾年在媒體社群上,著實下了不少功夫,說真的很多人都問說「臉書(Facebook)是不是真的要沒戲唱了?」其實我大多還是抱著比較樂觀的態度,如果你問身邊的年輕人,還用不用FB?那答案恐怕會讓你很心碎,一方面是自己的年紀已經不小,再者可能還會動搖你原本構思好的行銷計畫。


因此很多人在問我FB等等社群相關經營的時候,我現在給的建議,都是「雖然Meta擁有FB跟IG、Threads」但這三大平台客群一定要分開經營,因為隨著平台管道越來越多,其實操作社群這件事情,真的會變成一樁苦力活,每一個管道都有屬於自己的TA輪廓,且逐漸清晰,不管在年齡或是興趣、使用習慣、方式真的都有很大的不同;而會操作FB的小編,不一定就會操作IG、Threads甚至LINE。


每一個平台,都有擅長的貼文呈現方式,如果總想一魚多吃的經營,「抱歉,你注定失敗」。

不同的社群管道經營,都有不同的方式,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不容懶散。


這樣的定論,基本上在媒體上是絕對適用,待過的幾間媒體,都有一個很既定且智障的想法,不管是新聞標題、或是影音,因為考量人力與製作時間成本,都會選擇一題材形式,各平台全PO,這最後都會形成一個恐怖的「濫竽充數」的局面,我只能檯面上的媒體ETxxday來說好了,它的FB社群分眾多,TA各自經營明顯,因此使用者黏著度高,也從來不因為為了「衝貼文數」所以亂七八糟貼文,最後就是在臉書最高峰的狀態時,他們直衝而上,剛好遇到蘋果衰弱,凌駕成全台最知名媒體。


最後形成臉書垃圾坑,最慘的是明明娛樂粉專,卻娛樂新聞跑的特爛,TA不買單,完全養錯軍,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這下連一時半會都用不上。(說真的,很多媒體都是這樣,所以大家滑開臉書,發現怎麼一直看到一樣的新聞啦!)

TA買不買單、黏著度高不高,都看你呈現的東西是什麼。

TA買不買單、黏著度高不高,都看你呈現的東西是什麼。


真的要記得,TA分眾經營的重要,不管是行銷或是媒體,我常在說,新聞媒體也是一種行銷,「新聞、影音就是你的商品,要怎麼把它銷售出去(讓人想點擊),就是你各位的本事」。在回過頭來說「一魚多吃」這件事,先撇除人力、製作成本的問題,FB、IG、Threads、推特、LINE上面的客人需求完全不同,你所呈現的貼文(商品)也就要不同,一種新聞不同形式各自表述


過去我遇過一個社群主管,總是哭邀說要小編改標真的太麻煩、太繁瑣,卻又認為編輯下標不夠好,我只能說:


操作社群上,與其仰賴他人,不如好好了解自己手中的平台、TA輪廓,用點心的為他們量身打造,善待他們,那麼你的流量也將會善待你。

6會員
13Content cou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咪.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幾年,除了臉書(Facebook)勢衰之外,基本上所有社群平台都維持在一個高峰上,或是持平,說到底真的FB不做死就不會死,太多太多的細碎演算法改變,明明初衷是「與人交流」與「共享資訊」,如今變成一個上帝視角,每一天操縱使用這「應該要看什麼」,雖然總說他們都是根據每一個使用者去量身打造動態
後來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媒體,在台灣可是數一數二的。 30歲以前的我,就是職場浪女一枚,我媽都說:「一年換24個頭路」,稍微有點誇張,但是26歲正是出社會以來,平均大約一年半換一個工作。其實蠻快就把台灣幾個大媒體都待過了,不管品牌是英文的、中文的,基本上都有做過社群、編輯相關的工作
關於同居這件事,一直以來,都有說不出的恐懼。 真的要扯遠,早在小時候,就被迫自己一個人睡一間房間。久了,好像也覺得自己一張床、一個空間,是在習以為常不過的事情,甚至在出國念書的那段期間,有一個室友,都覺得好不自在,感覺自己的一舉一動,總有一個人會看到。
後來…我們也沒有後來了。 有一段感情曾經談了14年,其實蠻疲倦的,很多人以為,疲倦是來自於面對同一個人,但其實真的有過這麼長的感情的人,就會知道,真正疲倦的,是來自於同一個人,他卻無法永遠不變。 坦白說這一段感情投入的時間當久,久到三分之一的人生,從快樂去形容,變成了「賠進去」,一開始這麼怨恨的
每個人到日本都會光顧一下便利商店,Lawson跟全家、7-11幾乎都要走一遭,搜刮一下各大商店的食物,但最近日本連鎖的7-11卻被發現,一款飯糰內,夾了一隻成年蟑螂,這件事真的是難以讓人接受,尤其看到蟑螂直接被夾在包裝紙跟飯的中間,真的是很作噁。
這幾日性騷擾事件,真的是相當熱,這種事情熱度飆升,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該難過「台灣會去騷擾的人這麼多」,還是該開心,這些受害者勇於站出來面對傷疤,用自己的經驗給社會大眾上一課。
近幾年,除了臉書(Facebook)勢衰之外,基本上所有社群平台都維持在一個高峰上,或是持平,說到底真的FB不做死就不會死,太多太多的細碎演算法改變,明明初衷是「與人交流」與「共享資訊」,如今變成一個上帝視角,每一天操縱使用這「應該要看什麼」,雖然總說他們都是根據每一個使用者去量身打造動態
後來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媒體,在台灣可是數一數二的。 30歲以前的我,就是職場浪女一枚,我媽都說:「一年換24個頭路」,稍微有點誇張,但是26歲正是出社會以來,平均大約一年半換一個工作。其實蠻快就把台灣幾個大媒體都待過了,不管品牌是英文的、中文的,基本上都有做過社群、編輯相關的工作
關於同居這件事,一直以來,都有說不出的恐懼。 真的要扯遠,早在小時候,就被迫自己一個人睡一間房間。久了,好像也覺得自己一張床、一個空間,是在習以為常不過的事情,甚至在出國念書的那段期間,有一個室友,都覺得好不自在,感覺自己的一舉一動,總有一個人會看到。
後來…我們也沒有後來了。 有一段感情曾經談了14年,其實蠻疲倦的,很多人以為,疲倦是來自於面對同一個人,但其實真的有過這麼長的感情的人,就會知道,真正疲倦的,是來自於同一個人,他卻無法永遠不變。 坦白說這一段感情投入的時間當久,久到三分之一的人生,從快樂去形容,變成了「賠進去」,一開始這麼怨恨的
每個人到日本都會光顧一下便利商店,Lawson跟全家、7-11幾乎都要走一遭,搜刮一下各大商店的食物,但最近日本連鎖的7-11卻被發現,一款飯糰內,夾了一隻成年蟑螂,這件事真的是難以讓人接受,尤其看到蟑螂直接被夾在包裝紙跟飯的中間,真的是很作噁。
這幾日性騷擾事件,真的是相當熱,這種事情熱度飆升,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該難過「台灣會去騷擾的人這麼多」,還是該開心,這些受害者勇於站出來面對傷疤,用自己的經驗給社會大眾上一課。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日常型」社群平台,如Facebook,聯繫朋友和家人,加入各種社團!「生活型」社群平台,如Instagram和小紅書,分享生活的美好時刻!「新聞型」社群平台,如Twitter和Threads,緊跟即時快訊,了解世界大事!「娛樂型」社群平台,如Youtube和TikTok,這裡是休閒娛樂的樂園!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社群媒體帶來的個人效益和平台效益。其中提到了建立個人品牌的重要性,以及專業交流、學習、創作內容和自媒體的優勢。此外,社交聯繫和友誼也是社群媒體的一個重要面向。文章還探討了社群媒體的規模經濟和經濟效益,以及市場競爭和廣告效益。最後,提到了社群媒體的創新效益,這是一個不斷演進和發展的領域。
Thumbnail
疫情這些年來,「人設崩壞」越來越頻發,這會是今年2023的重要課題,後疫情時代「人設崩壞」會陸續業力引爆!這篇文章,是我在疫情前2018年美劇《安眠書店(YOU)》第1季首播時觀看完後書寫的心得感想及省思。
Thumbnail
我以為「抖音一響,父母白養」,只是一種嘲諷幽默,直到現在有人要禁止短影音(不限於抖音),我感到驚訝,因為這類的說法,在我有生之年已經聽到耳朵長繭。像是兒時遇到長輩說一直看電視「沒前途」,到之後社群興起說會「網路中毒」,到YT網紅竄起時,說很沒營養,一直到現在短影音會毀滅世界?⋯⋯(我在此先預測未來V
想成為youtuber嗎? 從6項觀點討論(video影像視頻) 6/4為何選擇youtube創作 如何選擇youtube內容 內容藍海 需要配置 視頻沒人訂閱 賺不到錢的5點錯誤 6/5增加 OBS設定 youtube視頻
Thumbnail
過去在報紙、廣播、電視當道的時代,其實我們一直都在接受「免費新聞」;而當時我們接受免費新聞的行為,並沒有「對出版業者優質新聞構成挑戰」。
Thumbnail
臉書調整演算法,讓朋友的動態回到動態牆中,社群公司不再是「社群媒體」。為什麼要改?社群無法當媒體,也不該是媒體,這句話馬克柏格也再次強調,臉書的崛起是因為社群的連結,而不是媒體。 社群的本質:臉書重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日常型」社群平台,如Facebook,聯繫朋友和家人,加入各種社團!「生活型」社群平台,如Instagram和小紅書,分享生活的美好時刻!「新聞型」社群平台,如Twitter和Threads,緊跟即時快訊,了解世界大事!「娛樂型」社群平台,如Youtube和TikTok,這裡是休閒娛樂的樂園!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社群媒體帶來的個人效益和平台效益。其中提到了建立個人品牌的重要性,以及專業交流、學習、創作內容和自媒體的優勢。此外,社交聯繫和友誼也是社群媒體的一個重要面向。文章還探討了社群媒體的規模經濟和經濟效益,以及市場競爭和廣告效益。最後,提到了社群媒體的創新效益,這是一個不斷演進和發展的領域。
Thumbnail
疫情這些年來,「人設崩壞」越來越頻發,這會是今年2023的重要課題,後疫情時代「人設崩壞」會陸續業力引爆!這篇文章,是我在疫情前2018年美劇《安眠書店(YOU)》第1季首播時觀看完後書寫的心得感想及省思。
Thumbnail
我以為「抖音一響,父母白養」,只是一種嘲諷幽默,直到現在有人要禁止短影音(不限於抖音),我感到驚訝,因為這類的說法,在我有生之年已經聽到耳朵長繭。像是兒時遇到長輩說一直看電視「沒前途」,到之後社群興起說會「網路中毒」,到YT網紅竄起時,說很沒營養,一直到現在短影音會毀滅世界?⋯⋯(我在此先預測未來V
想成為youtuber嗎? 從6項觀點討論(video影像視頻) 6/4為何選擇youtube創作 如何選擇youtube內容 內容藍海 需要配置 視頻沒人訂閱 賺不到錢的5點錯誤 6/5增加 OBS設定 youtube視頻
Thumbnail
過去在報紙、廣播、電視當道的時代,其實我們一直都在接受「免費新聞」;而當時我們接受免費新聞的行為,並沒有「對出版業者優質新聞構成挑戰」。
Thumbnail
臉書調整演算法,讓朋友的動態回到動態牆中,社群公司不再是「社群媒體」。為什麼要改?社群無法當媒體,也不該是媒體,這句話馬克柏格也再次強調,臉書的崛起是因為社群的連結,而不是媒體。 社群的本質:臉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