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尼采是獨角鯨》:人類的「智識」是祝福還是詛咒?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這本《如果尼采是獨角鯨》光書名就很吸睛。尼采雖是偉大的哲學家,但晚年深陷憂鬱,最後發瘋,進了精神病院,人生可說是悲劇收尾。這本書的作者賈斯汀.葛雷格因此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尼采是隻不那麼會「思考」,「智識」沒那麼高的獨角鯨,他(或該說牠)的人生會不會過得更舒心、愜意呢?

整本書從這個有趣的猜想出發,將人類的種種「優勢」和其他動物對比。讀完此書,你會發現很多人類以為的「突出能力」並非獨有;而即便人類的思維、行為看似比較高明,卻也衍伸許多問題,有些甚至說是災難都不為過。

這篇文我想從書中挑三個點,分別是因果、語言和道德來聊聊這本書。帶你思考人類自以為優越的智識,是否真有讓我們過上比動物更好的生活?

【為什麼專家】

懂得問「為什麼」是人類許多偉大發現的基礎。了解為什麼種子會發芽讓我們發展出農業;了解水為什麼會流動讓古羅馬人製造出城市渠道系統。從為什麼出發,我們得以解構因果,進而產生學說,最終帶來創造。當然,動物也具備基礎的因果推論能力,比如羚羊看到獅子就知道要逃,不然會成為嘴中肉。然而動物對因果的認知能力與人類還是有巨大的差別。讓我們拿穴居草原袋鼠來當例子。

穴居草原袋鼠曾是澳洲數量最多的哺乳類,但因歐洲移居者引進非本土野生動物(如狐狸)而瀕臨滅絕。穴居草原袋鼠天生對狐狸沒恐懼感,這讓牠們輕輕鬆鬆就成了嘴中肉。許多環保人士一直想教穴居草原袋鼠去害怕狐狸,但這並不容易。因為每隻穴居草原袋鼠都得親身體驗危險,才能學會正確聯想(看到狐狸→逃跑)。換言之,這樣自我保護的技能需要透過經驗傳授。

人類則不同。我們可透過「想像力」來理解因果。不用親身被追過,就知道看到獅子要逃。甚至人類還能想像並推斷從未經歷的事物(比如推理小說的情節)。另外,我們對因果的理解層次也與動物有差距。人類不單能從因果推斷出兩件事物存在關聯(看到獅子→逃),還能理解其背後原理(獅子是肉食性動物),進而更全面地理解世界的運作模式。

然而這樣透析「為什麼」的能力並非全然是種祝福,在某些地方它反而有可能是種詛咒……

比如很多時候我們太想解釋為什麼,反而製造許多虛假因果。像很多人努力學投資,試圖理解、預測股票漲跌。但如墨基爾在《漫步華爾街》所言,股價很多時候只是隨機亂步。英國的《觀察家報》甚至找來隻名叫奧蘭多的貓與專業投資人比賽,沒想到貓皇居然勝出。

更糟的是為了解決「為什麼」,有些時候反而帶來更多問題。比如為了消滅臭蟲,人類發明了 DDT 這樣的強效殺蟲劑。這方法一開始管用,但很快臭蟲就產生抗藥性。更糟的是,DDT 被發現很難分解還有致癌風險。雖然它在一九七二年就被禁用,但很多人現在體內都還有微量的 DDT。

簡言之,解答為什麼不單會帶來創造也會產生破壞。很多時候人類聰明反被聰明誤。那些弄不清因果的「蠢笨動物」反而不會有這些問題……

懂得解答為什麼既是祝福也是詛咒

【溝通力】

擁有強大溝通力是人類能突出於其他動物的關鍵。當然,大自然也存在許多的「溝通」。比方說花瓣透過演化,將花蜜與花粉存在的訊息傳遞給昆蟲,而昆蟲同樣演化出能解碼這訊息的能力。如此溝通讓雙方各取其利,昆蟲得到甜美的食物,花粉則得到了傳播的機會。

然而,沒有動物能像人類這樣使用符號系統,也就是「語言」來溝通。語言讓人類的表達力遠遠超過其他生物,進而交換訊息、共同協作,並操作許多複雜的團體行為。

然而遺憾的是,溝通並非都是正向的,它還存在一種負面的操作:欺騙。人類可說是說謊界的高手。查爾斯.龐茲就是個經典的例子。他的龐氏騙局影響了世世代代的詐欺犯。

這並不是說動物就童叟無欺。事實上,欺騙在動物界也很常見。比笛鴴就發展出了「斷翅展示」的欺騙動作。當捕食者靠近時,笛鴴媽媽會假裝翅膀斷了般,笨拙地走路,吸引獵食者追逐。等離巢夠遠,牠就會停止偽裝,展翅逃走。

然而,動物的欺騙與人類還是有等級上的差別。做為「為什麼專家」我們腦中充滿各種可撒謊的題材。再加上語言這套「厲害」的系統,讓我們可以把錯誤的認知輕鬆傳遞給他人。這讓我們的詐欺能力遠遠凌駕於其他的動物。

甚至由於我們的「聰明」,連詐欺的規模都遠勝其他生物。近來由於網路與社群的發達,假訊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擴散能力。比如,俄羅斯就透過網際網路研究局這個機構有系統、有規模地製造假新聞,並成功干擾美國大選。

可以說,人類的溝通能力所具有的破壞力恐怕不亞於其創造力。

語言能拿來溝通也能拿來欺騙

【道德意識】

除了語言,「道德」也是另一個被認為人類不同於其他動物的關鍵點。我們的世界存在許多用來規範行為的道德要求。而缺乏道德的人往往會被稱之為「禽獸」。然而,道德真的有讓人類高動物一等嗎?

很喜歡書中舉的切腹例子。十八六六年,日本士兵與法國士兵起了衝突,結果有十六名法國士兵被殺。法國要求日方處決動手的日本士兵。結果居然有二十名士兵跳出來承認,並願意切腹為天皇赴死。沒想到被派去確認處決執行的法國高官,竟因無法忍受這樣開膛破肚的「野蠻」行為,最後在第十二個人準備切腹時喊停。但這對原本已經決定奉獻生命的切腹者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

這故事揭示許多道德困境。日本士兵切腹榮耀天皇的作法是道德的嗎?法國高官喊停的行為是道德的嗎?這些問題日本人與法國人大概會有迥然不同的答案。可說是一個切腹各自表述。如書中所言:

道德問題的答案隨著你問的人、他們來自哪裡,以及身處的時代而異,儘管道德不見得是隨意的,但大致取決於文化。

再一次,道德規範不是人類獨有,動物界也有許多「規矩」。例如,如果有猴子不小心冒犯了猴王,觸犯了王權,這隻猴子會轉過身來搖擺屁股,這是一種懺悔的信號。收到賠罪的猴王會抓住牠的臀部,緊摟好一陣子,表示彼此關係已經恢復。這件事就此圓滿收尾。

然而,人類的道德規範有些時候會擴展到動物難以企及的境界。作為「為什麼專家」,人類的道德體系千變萬化。而且我們會用語言來助拳。如書中所言:

人類道德行為的特殊性在於,它能被大規模地形式化、分析、修正和傳播。

也因為這樣的特性,讓很多人得以用道德之名行惡。比如書中令人髮指的加拿大案例。加拿大第一任總理麥唐納爵士認為,西方白人文化優於原住民文化。基於道德,他們需要一套系統來「教育」原住民,幫他們「提升」。寄宿學校制度因運而起。這制度會將土著的兒童與家人分開,再藉由高等白人的「教導」,帶他們脫離野蠻。

許多年僅四五歲的兒童就這樣被硬生生從父母身邊帶走。在學校中,他們被禁止說母語。許多學生在「教育」的過程中遭到嚴重的體罰甚至是性虐待。此外,許多學校的環境非常惡劣,不但衛生差,飲水與食物供應也常常不足。結果,在實施寄宿學校制度的一百多年中,有超過三千人死亡。

諸如此類的糟糕道德還可以列出一大串。像是習近平為他的道德搞出了新疆集中營、普丁為了他的道德侵入烏克蘭……換句話說,很多時候人們為了道德反而可能更不道德,甚至創造出比禽獸更大的野蠻。

許多「道德」它真的道德嗎?

【後記】

原以為這會是本輕鬆有趣的小書。但它的內容比我想得深不少,不但涉及哲學,還談到許多心理學與動物學的研究。除了今天談的內容,我想再推薦死亡哲思與意識探討這兩個章節。相當有意思。

平心而論,我並不完全認同書中的一些觀點。例如,作者提到,以演化上來說,人類並不算是成功。許多大量繁殖的動物不具備我們的認知能力,但它們依然子孫繁盛。然而,以演化來定義成功真的是對的嗎?現在許多人不願生小孩,難道就是錯的嗎?當然,我明白作者是想藉由這樣的方式「提醒」我們。如他說的:

想想這些能力的價值。你因為它們而體驗到比你的寵物更多的快樂嗎?這世界因為我們物種的智力而變得更美好了嗎?如果我們能老實面對這些問題的答案,那麼就有充分理由減少一些沾沾自喜。

對我來說,這是一本很能刺激思考的好書。即便不全然認同,它還是讓我深深反思了身為人的一些盲點。分享給喜歡思考的你!


raw-image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

    186會員
    223Content count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姆斯的閱讀空間 的其他內容
    去年媽媽驟然離世,整個人彷彿陷入了五里迷霧,一片茫茫。那時在IG限動上問說有沒有推薦親人去世適合看的書。其中,書友畫說有一天推薦了吉本芭娜娜的這本《廚房》給我。讀完覺得真的很適合那個狀態下的我,非常喜歡。
    這本《譯者即叛徒》的作者是資深譯者宋瑛堂,曾譯過《該隱與亞伯》、《內景唐人街》等作。在這本書中,他從幕後跳到幕前,帶讀者從譯者的角度一探翻譯世界的種種秘辛。
    會知道蕭瑋萱的這本《成為怪物以前》是看到陳思宏在臉書上強力推薦。故事簡述如下:在弟弟死後,楊寧失去了引以為傲的嗅覺,只有在處理命案清理工作的現場,她才能透過死亡的觸發重新喚起這份能力。在一次清理任務中,楊寧不慎遭到設計,成為兇殺案的嫌疑人。原本心已破碎離散的她,開始重新聚焦,試圖找出真兇……
    《我的知識之路》是效益主義大師約翰.彌爾的親筆自傳。第一次知道他是因為讀了《Justice》這本書(中譯: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那時的我對哲學、社會學都幾無涉略,對邊沁、彌爾等人的效益主義想法印象相當深。
    《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是本書名就講完內容在說什麼的書(笑)。原文書名是:How Do We Know Ourselves? 直翻是「我們如何認識自己」。簡單說,這本書就是要帶你了解人類常見的心理偏誤,讓你可以更加地認識自己。
    過完 2023 年,又來到分享年度十大的時候!
    去年媽媽驟然離世,整個人彷彿陷入了五里迷霧,一片茫茫。那時在IG限動上問說有沒有推薦親人去世適合看的書。其中,書友畫說有一天推薦了吉本芭娜娜的這本《廚房》給我。讀完覺得真的很適合那個狀態下的我,非常喜歡。
    這本《譯者即叛徒》的作者是資深譯者宋瑛堂,曾譯過《該隱與亞伯》、《內景唐人街》等作。在這本書中,他從幕後跳到幕前,帶讀者從譯者的角度一探翻譯世界的種種秘辛。
    會知道蕭瑋萱的這本《成為怪物以前》是看到陳思宏在臉書上強力推薦。故事簡述如下:在弟弟死後,楊寧失去了引以為傲的嗅覺,只有在處理命案清理工作的現場,她才能透過死亡的觸發重新喚起這份能力。在一次清理任務中,楊寧不慎遭到設計,成為兇殺案的嫌疑人。原本心已破碎離散的她,開始重新聚焦,試圖找出真兇……
    《我的知識之路》是效益主義大師約翰.彌爾的親筆自傳。第一次知道他是因為讀了《Justice》這本書(中譯: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那時的我對哲學、社會學都幾無涉略,對邊沁、彌爾等人的效益主義想法印象相當深。
    《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是本書名就講完內容在說什麼的書(笑)。原文書名是:How Do We Know Ourselves? 直翻是「我們如何認識自己」。簡單說,這本書就是要帶你了解人類常見的心理偏誤,讓你可以更加地認識自己。
    過完 2023 年,又來到分享年度十大的時候!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這是一本探討「人類思考本質」的書,不論是比較人類與動物認知模式的差異、或是分析人類智力發展的起源與過程,以及:好的「為什麼」是如何帶來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錯誤的因果結論和人的天性,又是如何發生在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中?
    Thumbnail
    如果尼采是一隻獨角鯨(或是人類以外的任何動物),是否就不會想太多導致精神崩潰了呢?本書以「以科普角度探討哲學觀點」。科普性質的物種觀察研究無疑增添了幾分趣味性,加上作者的幽默舉例,讓枯燥乏味的哲學探討變得生動活潑起來。甚至還加入了有趣的反思要點,讓人邊讀邊跟著作者提出的有力論證一起思考。
    Thumbnail
    最初看到《如果尼采是獨角鯨》這個書名時,除了覺得有趣之外,不免好奇為什麼是尼采?為什麼是獨角鯨?何不直接用「如果人類是動物」這樣直白的書名?彷彿已然洞悉讀者心中的疑惑,作者在本書的「前言」篇章即開誠佈公,一步步引領讀者理解作者所想傳達的人生哲學——凡事想太多,不見得能帶來好處。
    Thumbnail
    2012年那時臉書剛崛起不久,人們都來這全新的遊樂場玩耍, 小時候嘛,看到亮麗的人加人家好友是一定會的。 就在那時,看到了讓我驚為天人的浮小姐, 她有著日本人的輪廓,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人。 當時的我是個非常有耐心的傢伙,我可以坐在電腦前兩周,就為了畫出一張畫。 且我相當擅長驚喜這種東西,就這樣瞞著
    Thumbnail
    最近在日劇圈裡討論度很高的劇:《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一開始抱著好奇打開來看,結果一個沒站穩就掉坑了....這部是真的有魔法,不要輕易按下撥放鍵。 改編自豐田悠的同名漫畫,講述已經30歲未有戀愛經驗的安達得到傳說中的魔法,可以讀到別人的心聲。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死亡和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書。集中營總是牽涉死亡。 「沒有一種人類經驗是不具有意義或不值得分析的,事實上,我們深信,可以從我們所描繪的這個特殊世界,探索出人類的基本價值觀,儘管那未必總是正向的。我們想讓世人思索集中營的真相,而那也是,並顯然是,一次生理與社會的巨大歷史經驗。」
           「把從前的事情教給孩子們,還有什麼意義嗎?」這是吉梵的朋友麥克提出的疑問。對此疑問,吉梵的妻子回答:「老實說我也不清楚。我會希望我的孩子知道吧,所有的知識,還有我們曾經擁有的,那些不可思議的事物。」       
            不曉得第三章克拉克送給亞瑟的玻璃紙鎮,和克絲婷收到並妥善保存的,是不是同一個。        
            到了第二章,時序來到二十年後,正在排練《李爾王》的演員們不再是二十年前在劇院演出的原班人馬,唯一能連結二十年前後兩齣《李爾王》的,只有克絲婷。
            大部分書籍封面往往設計得比封底精緻豐富,鋪滿文字的封底看起來就像封面的背影。我喜歡這本小說的書衣設計,把原本經常安排在封底的內容簡介挪到書封摺頁,讓出大半空間給圖像,封底罕見地自成一格,與封面相互呼應,有如表情生動的臉譜。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這是一本探討「人類思考本質」的書,不論是比較人類與動物認知模式的差異、或是分析人類智力發展的起源與過程,以及:好的「為什麼」是如何帶來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錯誤的因果結論和人的天性,又是如何發生在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中?
    Thumbnail
    如果尼采是一隻獨角鯨(或是人類以外的任何動物),是否就不會想太多導致精神崩潰了呢?本書以「以科普角度探討哲學觀點」。科普性質的物種觀察研究無疑增添了幾分趣味性,加上作者的幽默舉例,讓枯燥乏味的哲學探討變得生動活潑起來。甚至還加入了有趣的反思要點,讓人邊讀邊跟著作者提出的有力論證一起思考。
    Thumbnail
    最初看到《如果尼采是獨角鯨》這個書名時,除了覺得有趣之外,不免好奇為什麼是尼采?為什麼是獨角鯨?何不直接用「如果人類是動物」這樣直白的書名?彷彿已然洞悉讀者心中的疑惑,作者在本書的「前言」篇章即開誠佈公,一步步引領讀者理解作者所想傳達的人生哲學——凡事想太多,不見得能帶來好處。
    Thumbnail
    2012年那時臉書剛崛起不久,人們都來這全新的遊樂場玩耍, 小時候嘛,看到亮麗的人加人家好友是一定會的。 就在那時,看到了讓我驚為天人的浮小姐, 她有著日本人的輪廓,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人。 當時的我是個非常有耐心的傢伙,我可以坐在電腦前兩周,就為了畫出一張畫。 且我相當擅長驚喜這種東西,就這樣瞞著
    Thumbnail
    最近在日劇圈裡討論度很高的劇:《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一開始抱著好奇打開來看,結果一個沒站穩就掉坑了....這部是真的有魔法,不要輕易按下撥放鍵。 改編自豐田悠的同名漫畫,講述已經30歲未有戀愛經驗的安達得到傳說中的魔法,可以讀到別人的心聲。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死亡和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書。集中營總是牽涉死亡。 「沒有一種人類經驗是不具有意義或不值得分析的,事實上,我們深信,可以從我們所描繪的這個特殊世界,探索出人類的基本價值觀,儘管那未必總是正向的。我們想讓世人思索集中營的真相,而那也是,並顯然是,一次生理與社會的巨大歷史經驗。」
           「把從前的事情教給孩子們,還有什麼意義嗎?」這是吉梵的朋友麥克提出的疑問。對此疑問,吉梵的妻子回答:「老實說我也不清楚。我會希望我的孩子知道吧,所有的知識,還有我們曾經擁有的,那些不可思議的事物。」       
            不曉得第三章克拉克送給亞瑟的玻璃紙鎮,和克絲婷收到並妥善保存的,是不是同一個。        
            到了第二章,時序來到二十年後,正在排練《李爾王》的演員們不再是二十年前在劇院演出的原班人馬,唯一能連結二十年前後兩齣《李爾王》的,只有克絲婷。
            大部分書籍封面往往設計得比封底精緻豐富,鋪滿文字的封底看起來就像封面的背影。我喜歡這本小說的書衣設計,把原本經常安排在封底的內容簡介挪到書封摺頁,讓出大半空間給圖像,封底罕見地自成一格,與封面相互呼應,有如表情生動的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