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烏戰爭兩週年的外交威懾 Diplomatic Dance of Deterrence on Ukraine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Two years into the ongoing Russian invasion of Ukraine, there have been a series of dialogues about deterrence.

Seeing Russia's renewed aggression in recent weeks, including Putin's flight on a modernized Tu-160M nuclear-capable bomber, is seen by some as an attempt to intimidate Europeans at a time when US support is thrown into doubt by the upcoming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response, French President Emmanuel Macron made a statement at the "Conference in Support of Ukraine" on February 26, stating that the West should not allow Russia's invasion to expand to other countries. He declared, "We will do everything we must so that Russia does not win." Macron proposed that the West should not rule out any option, including deploying ground troops to Ukraine, which represents a typical measure of deterrence response. Following Macron's call to increase support for Ukraine, US President Joe Biden rejected the idea of deploying US troops to the country. He stated, "It's a sovereign decision that every NATO ally would have to make for themselves," and "There will be no US troops on the ground in a combat role there." President Biden kept his course, aids is better than fights, as reflected in his December 2023 statement:  “Pay up now or you'll pay more later, forced to send U.S. troops to fight Russian soldiers when an emboldened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moves in on a NATO member country.” It highlights his consistent foreign policy stance.

On the other hand, Vladmir Putin expressed “In this case, we need to talk not about the likelihood, but about the inevitability [of a conflict]. That’s how we evaluate it,” through his press secretary Dmitry Peskov.  A modest one, less than deploying tactical nuke in Belarus last year.


俄烏戰爭持續兩年,關於威懾的對話此起彼伏

最近幾週,普丁乘坐現代化圖-160M 核武轟炸機飛行等事件,被一些人視為恐嚇歐洲人的企圖,尤其是在即將到來的美國總統選舉引發對美國支持的懷疑之際。

為此,法國總統馬克宏龍在2月26日的「支持烏克蘭會議」上發表講話,強調西方不應允许俄羅斯將入侵擴展到其他國家。他宣稱,「我們必須竭盡所能,防止俄羅斯獲勝。」馬克龍提議西方不應排除任何選項,包括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這代表了威懾回應的典型手段。

回應馬克龍呼籲加大對烏克蘭支持後,美國總統拜登否定了向烏克蘭派遣美軍的想法。他表示,「這是每個北約盟國都必須自己做出的主權決定」,「不會有美國地面部隊在烏克蘭扮演戰鬥角色。」

拜登總統堅持其「援助勝於戰鬥」的路線,正如他在 2023 年 12 月所述:「現在付出代價,總比以後被迫派遣美國士兵與俄羅斯士兵作戰,因為膽大妄為的俄羅斯總統普丁正在進攻北約成員國。」這凸顯了他一貫的外交政策立場。

另一方面,普丁則通過他的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談論的不是衝突的可能性,而是它的必然性 [衝突是不可避免的]。這就是我們如何看待它。」 這是相對溫和的舉動,不像去年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彈那樣激進。

 

回應馬克宏!克里姆林宮警告:若北約派兵到烏克蘭 必引起大戰    聯合 20240228

法國總統馬克宏26日表示,為了確保歐洲安全,必須阻止俄羅斯戰勝烏克蘭,因此不排除向烏克蘭派兵。對此,克里姆林宮27日警告,如果北約歐洲成員國派兵參與烏克蘭戰爭,俄羅斯和美國主導的北約(NATO)軍事聯盟之間,將不可避免發生戰爭衝突。

衛報引述路透報導,馬克宏26日表示,歐洲國家目前對於向烏克蘭派兵沒有共識,但他強調所有做法都不該被排除考慮。此話一出,瑞典、波蘭和捷克皆與馬克宏保持距離。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2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馬克宏的發言時說:「光是討論到北約成員國可能派遣部隊到烏克蘭的可能性,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新發展。」

在被記者問及如果北約成員國派遣部隊參與烏克蘭戰爭的風險時,佩斯科夫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需談論(與北約衝突發生的)可能性,這將會是不可避免的結果。」

佩斯科夫表示,西方應該問自己,這樣的情景是否符合他們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駁斥馬克宏說法 白宮:美不會派兵至烏克蘭作戰    中央社聯合 20240228

在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稱不應排除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派兵至烏克蘭的選項後,北約盟邦紛紛拒絕此一構想,白宮也表示美國不會派兵至烏克蘭作戰。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華森(Adrienne Watson)在聲明中表示:「總統拜登的立場一向很清楚:美國不會派部隊至烏克蘭作戰。」

華森表示,拜登相信「通向勝利之路」是國會通過軍事援助,「讓烏克蘭部隊有所需的武器和彈藥自我保衛」,抵抗俄羅斯的侵略。

在被問及美國是否可能派部隊至烏克蘭從事訓練等其他目的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告訴記者,拜登政府反對在烏克蘭部署任何部隊。

不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ilo Podolyak)對馬克宏的說法表示歡迎,聲稱「馬克宏正展現烏克蘭戰爭對歐洲所構成風險的深刻了解」。

馬克宏昨天主持了一場有20多位歐洲領袖出席的烏克蘭會議,並指雖然西方對派遣地面部隊至烏克蘭「沒有共識」,但「不應排除任何選項」。

不過德國、英國、西班牙、波蘭、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國家都表示沒有派兵援烏的計畫。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告訴記者:「我們從一開始就互相達成的共識同樣適用於未來,即無論歐洲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國家,都不會派任何士兵至烏克蘭的土地。」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也表示,北約目前沒有派遣地面部隊至烏克蘭的計畫。

 

絕不能讓俄羅斯贏!馬克宏硬起來:不排除向烏克蘭出兵    聯合 20240228

法國總統馬克宏26日呼籲西方國家加強支持烏克蘭,並警告,莫斯科最近幾周的行動表明俄國可能在未來幾年內攻擊北約國家。

馬克宏26日在總統府主持了一場有20多位歐洲領袖出席的烏克蘭會議,他表示,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讓俄羅斯無法贏得這場戰爭。他說,「俄羅斯絕不能贏得這場戰爭。特別是最近幾個月,我們看到俄羅斯變得更強硬。」

當被記者問及是否選擇向烏克蘭派遣西方軍隊時,馬克宏表示,會議已討論過此事,雖然對於正式派遣部隊到烏國沒有達成共識,但就選擇而言不能排除任何可能性

馬克宏也透露,歐洲各國領導人已經同意成立一個國家「聯盟」,討論向烏克蘭提供遠程飛彈和炸彈。

與會者包括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波蘭總統杜達( Andrzej Duda)以及波羅的海國家領導人等。

馬克宏並在會中提出,有情報顯示,俄羅斯正在準備新的襲擊。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簡短的視訊演講中表示,「我們已經共同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我們必須共同確保普亭不能摧毀我們所取得的成就,也不能讓他的侵略行動擴大到其他國家。」

澤倫斯基並談到這場會議面臨的核心問題之一,即西方無法履行其承諾提供所須的彈藥數量,稱「歐盟向我們承諾的100萬枚砲彈中,實際交付的不是50%,而是只有30%。」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管碧玲:「未來我方船舶若遇大陸海警登檢,可依據標準程序不停留或轉彎避開」,這不是反向給中國船隻一個迴避台灣執法的權利?
    這是主權與管轄權的拉鋸,也是灰色地帶作戰
    別搞錯了,普丁對納瓦尼的死負有責任。普丁負有責任。
    當中國傳出許多高官在監獄中或外面不明原因死亡時,中共官員還能怎樣回答?
    人質不僅是以色列單方面管轄的問題;美國也有參與的權利,以色列政府必須考慮並尊重此事。
    中央銀行儲備受到國際習慣法等保護,沒收則需要在國際層面建立法源。2022年11月,歐洲聯盟委員會基於「俄羅斯必須為烏克蘭的毀滅付出代價」,提議使用俄羅斯資產來重建。歐盟委員會建議將一些俄羅斯實體認定為犯罪或恐怖組織來沒收。
    管碧玲:「未來我方船舶若遇大陸海警登檢,可依據標準程序不停留或轉彎避開」,這不是反向給中國船隻一個迴避台灣執法的權利?
    這是主權與管轄權的拉鋸,也是灰色地帶作戰
    別搞錯了,普丁對納瓦尼的死負有責任。普丁負有責任。
    當中國傳出許多高官在監獄中或外面不明原因死亡時,中共官員還能怎樣回答?
    人質不僅是以色列單方面管轄的問題;美國也有參與的權利,以色列政府必須考慮並尊重此事。
    中央銀行儲備受到國際習慣法等保護,沒收則需要在國際層面建立法源。2022年11月,歐洲聯盟委員會基於「俄羅斯必須為烏克蘭的毀滅付出代價」,提議使用俄羅斯資產來重建。歐盟委員會建議將一些俄羅斯實體認定為犯罪或恐怖組織來沒收。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2024總統大選即將到來,隨著民進黨貪污懶人包的推出,本文也整理出國民黨貪污懶人包。從花蓮王傅崐萁、顏寬恆所涉及的巨大黑道家...
    Thumbnail
    數月以來,巴赫穆特(Bakhmut)血戰成為俄烏攻勢僵局的縮影,雙方皆在衝突中損耗不少資源,身為防守方的烏克蘭更是傷亡慘重,卻依舊據守不退,甚至傳出有指揮官因在受訪時坦言麾下部隊幾遭殲滅,而遭烏克蘭軍方施以降級懲處。
    簡言之,中國利用「烏俄之戰」、「武漢病毒肆虐全球」二大世紀暴行,牽制、恐嚇美、歐、日各國和中華民國台灣當局,以達到不戰而降併吞台灣之目的。「烏俄之戰」和「武漢病毒肆虐全球」其實有異曲同工之處:一、兩者皆從遙遠的地球另一邊勃發。二、兩者皆可阻礙、防止「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終極目標則是封殺台灣人民行
    Thumbnail
    俄國入侵烏克蘭產生了許多地緣政治效應,其中很大的改變出現在歐洲,而且就在德國。一句話,德國不再親俄。德國人原本也不知道俄軍這麼不堪一擊,所以2月24日俄軍入侵烏克蘭後,德國並沒有立刻旗幟鮮明地援助烏克蘭。但是,現在德國已經看出地緣政治趨勢, 於是勇敢做出了改變,不再像中共所期待的那樣走親俄路線了。
    Thumbnail
    鍾秀/時事評論員、作家 普丁為何執意要攻打烏克蘭?為何俄羅斯沒有辦法和原來的前蘇聯小弟、獨立國家國協之一的創始成員國好好相處?這我們得從烏克蘭的歷史和其近代的民主化過程說起: 1. 歷史淵源、如今俄國在世界的角色定位:
    Thumbnail
    俄國總統普丁2月24日發動飛彈攻擊與砲擊,兵分三路炮打烏克蘭。戰事持續二週,已造成上百萬烏克蘭人逃離家園,歷經多次談判破局,超乎普丁預期的,烏克蘭撐了下來。 台灣許多的新聞都來自西方觀點,本篇希望提供普丁入侵烏克蘭的來龍去脈與深度剖析。 地緣政治基本格局 烏俄之戰的三大影響
    Thumbnail
    From Russia with Love, 或說來自祖國的疝意,最大的優勢就是語言接近、滲透便利。通常都已經在這個社會網絡裡練兵多時,戰前準備充分,戰時可以隨時把已經打通的通訊管道和熟練的煽動手法拿出來用。認知戰就算白熱化,我們也往往無知無覺。面對已經開打的內在戰爭,我們都需要長期備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2024總統大選即將到來,隨著民進黨貪污懶人包的推出,本文也整理出國民黨貪污懶人包。從花蓮王傅崐萁、顏寬恆所涉及的巨大黑道家...
    Thumbnail
    數月以來,巴赫穆特(Bakhmut)血戰成為俄烏攻勢僵局的縮影,雙方皆在衝突中損耗不少資源,身為防守方的烏克蘭更是傷亡慘重,卻依舊據守不退,甚至傳出有指揮官因在受訪時坦言麾下部隊幾遭殲滅,而遭烏克蘭軍方施以降級懲處。
    簡言之,中國利用「烏俄之戰」、「武漢病毒肆虐全球」二大世紀暴行,牽制、恐嚇美、歐、日各國和中華民國台灣當局,以達到不戰而降併吞台灣之目的。「烏俄之戰」和「武漢病毒肆虐全球」其實有異曲同工之處:一、兩者皆從遙遠的地球另一邊勃發。二、兩者皆可阻礙、防止「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終極目標則是封殺台灣人民行
    Thumbnail
    俄國入侵烏克蘭產生了許多地緣政治效應,其中很大的改變出現在歐洲,而且就在德國。一句話,德國不再親俄。德國人原本也不知道俄軍這麼不堪一擊,所以2月24日俄軍入侵烏克蘭後,德國並沒有立刻旗幟鮮明地援助烏克蘭。但是,現在德國已經看出地緣政治趨勢, 於是勇敢做出了改變,不再像中共所期待的那樣走親俄路線了。
    Thumbnail
    鍾秀/時事評論員、作家 普丁為何執意要攻打烏克蘭?為何俄羅斯沒有辦法和原來的前蘇聯小弟、獨立國家國協之一的創始成員國好好相處?這我們得從烏克蘭的歷史和其近代的民主化過程說起: 1. 歷史淵源、如今俄國在世界的角色定位:
    Thumbnail
    俄國總統普丁2月24日發動飛彈攻擊與砲擊,兵分三路炮打烏克蘭。戰事持續二週,已造成上百萬烏克蘭人逃離家園,歷經多次談判破局,超乎普丁預期的,烏克蘭撐了下來。 台灣許多的新聞都來自西方觀點,本篇希望提供普丁入侵烏克蘭的來龍去脈與深度剖析。 地緣政治基本格局 烏俄之戰的三大影響
    Thumbnail
    From Russia with Love, 或說來自祖國的疝意,最大的優勢就是語言接近、滲透便利。通常都已經在這個社會網絡裡練兵多時,戰前準備充分,戰時可以隨時把已經打通的通訊管道和熟練的煽動手法拿出來用。認知戰就算白熱化,我們也往往無知無覺。面對已經開打的內在戰爭,我們都需要長期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