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的那點事 1]:成年後才第一次來美國是甚麼感覺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情提要:我是2024 fall來美國的交換學生,在短短21年的生命中,機緣巧合地往社會科學的方向一路走去,這裡會記錄我的所見所聞,和一些非常個人向的社會觀察,敬請收看!

一、成為交換學生的始末

因為家境普通的緣故,從小對我來說能夠出國是件非常難的事情,即便只是去鄰近的日韓或香港等地區,每次聽到別人假期又去哪裡哪裡玩了,心裡就會非常羨慕,只能盡量想些別的事情假裝不在意,或是刻意避開話題(甚至撒過一些自己很久以前也去過、只是記不太清楚了的謊),沒有錢學鋼琴、學語言、出去旅遊、總是穿親戚不要的衣服等等,構成了我年少時非常深的自卑,可以說是成了執念的程度。

真正激發我出國的是大學時期,那時我從一個非常普通的社區高中進到台灣最頂尖的大學,一個當你說想留學、想交換、想去很遠的地方學習或工作,都不會有人認為你在癡人說夢的地方,一個在成年前就踏過世界各國也相當普遍的地方。

「如果有機會的話,大學一定要申請看看交換,可以相對低成本的探索這個世界」一個我很喜歡的教授曾在課堂上這麼說,我想我大概只記下了「低成本」二字。但所謂的低成本,也只是相對不需要付國外的高昂學費,在國外讀書的食衣住行成本,仍是遠遠高於國內的公立學校,因此我原本對於能夠交換與否,並不抱持很大的期望。

沒想到大三是圓夢的一年!先是我用自己打工一年的錢,第一次去了日本和香港,接著是秘密地去考了雅思、寫了申請書,錄取後才終於有勇氣和家人談交換的計畫,很意外地得到了同意,就這麼展開了我在美東的大四上生活,我心裡真的很開心、很開心。

中國最近流行一句話:「長大是個去媚的過程」,指得是人容易對於自己得不到的東西過於美化,得到之後才能開始看清它的原貌,對我來說,成年後用自己的錢出國正是這樣的體驗。

二、成年後才來第一次來美國是甚麼感覺

張愛玲有句話很貼切:「出名要趁早,否則不夠痛快。」。

沒有很強烈的悲喜,是我來美國的這半個多月最大的感覺,太多太多事情堆積起來,就算達成了自己長久以來的目標,也很難純粹的感到滿意或快樂,一方面是來這裡對我來說太難得了,另一方面也是到了該求職的年紀,對我來說,校園活動或社交對我來說更像是需要細心考慮的「資源」,常常在想怎麼規劃才能讓交換的收穫在各方面達到最大值,這點自然和青少年或幼時就來到美國的人有很大的差異。

即便長大以後,可以把自己當成小孩寵、彌補過去的空缺,也無法再回到那種無憂無慮的狀態了。

除了心態,最大的差異大概是口音和文化,口音是很直觀的,它是你更熟悉另個語言的印記,非常吃時間和時機,但說實話,對於可以申請出國念書的人來說,我認為文化是相對語言而言更大的隔閡,很多時候即便聽懂對方在說甚麼,還是會因為沒有相似的經驗可以回復而愣在原地。

換個角度來說,會因為年紀而逐漸固化,更想找相似文化的人相處這種特性,其實本地人也會有,如果說兩個文化差異很大的人要交朋友,我認為不同時機的好處壞處是這樣的:一,年紀都還很小的時候,那時候大家更多是每天漫無目的地玩,只要當下相處得好就是好朋友,需要依靠「默契」來交友的成分較弱,但相對而言,對外國的了解更少,可能更容易出現盲目的排外情形;二,成年後,相對來說與其他同齡人的默契和共通語言已形成,但可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開始對國外產生好奇,或至少因為社會化程度更高,而更知道如何和來自不同文化的人相處。

當然以上都是非常理想的情形,否則美國種族歧視的問題也不會吵這麼兇了。

三、目前在美國的感受

來美國半個多月的綜合感受是:我很喜歡這裡,是那種語言不太通、東西吃不習慣還是喜歡的程度。

很多人說美國人很敷衍,表面上看起來很熱情但其實內心並不在乎其他人,這對我來說實在是非常完美的事,表面的熱情讓我很舒適,我喜歡被讚美、也喜歡讚美別人,內心的不在乎讓我很自由,可能對我來說越界的相處更為可怕,無論是陌生人還是家人。

相較於我的出國夢,來這裡得到的喘息是更為意外且珍貴的事,我好像突然在世界的另個角落找到適合我生活的地方(暫時這麼想),總之我來美國幾乎沒有甚麼適應期,彷彿本來就在這待了很久的感覺,前文說的沒有強烈的喜怒哀樂,其實未必是件壞事。

除了空間上和心理上的寬敞外,這裡的空間和資源真的會讓人相對來說沒那麼厭世,美國大學各種活動、組織經費的充沛程度,甚至是周邊社區的資源,大大降低因為資源有限而產生的焦慮感,「即便做個普通人也能活得不錯」這種乍聽之下理所當然的事,其實真的能讓人感到幸福。

*但還是必須補充,我的所在地是美東的市區、鄰近紐約,是住三人宿舍每個月一人也要將近台幣四萬的地方,資源多也是情有可原的,更頂尖的院校或更繁華的地區肯定會有更大的落差,可怕的是我原先在台灣的母校,也已經占據了台灣大半的教育資源,少數人占有多數資源的現象,真的非常嚴重,留到以後續談。

小結

首篇先從比較general的角度開始談自己出國的經驗,可能隨著交換的過程,想法還會有很多的變化,說不定未來回頭看當初第一篇的想法會覺得很好笑,如果有人和我一起參與這個成長的過程,相信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還請拭目以待!

13會員
15Content cou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來分享我今年六月底在內湖AIT面試J1簽證的心得,內容包含申請流程、重要文件的取得以及詳細的面談過程,圖多,想參考面談過程的人歡迎直接跳到第二段觀看。
今天來分享我今年六月底在內湖AIT面試J1簽證的心得,內容包含申請流程、重要文件的取得以及詳細的面談過程,圖多,想參考面談過程的人歡迎直接跳到第二段觀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美國,和我想像的有點相同又有點不同, 我不是很喜歡美國文化,但是因為有重要的朋友、喜愛的人在這裡, 於是對這趟旅程仍然充滿期待!
後來慢慢長大才更加感概生活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 還記得在國中音樂班時有群好友,在短暫的下課和午休期間,吱吱喳喳討論著未來想去哪裡、去哪個國家讀書。在台中清水那個小地方懵懵懂懂,對於世界多大毫無頭緒,更不曉得口中的那種未來要什麼時後才會成真,或者,是否會成真。
Thumbnail
隨先生搬來美國也快一年了,說實話我相當適應不良, 總是懷念起在台灣方便且自由的日子。 為了轉換心情,多發覺住在“好山好水好無聊的州”的好(我離那些繁華的城鎮都有段距離) 我決定在這裡開啟我自己的專欄。 目標是寫下100篇文章,並配上自己畫的插圖。 在我可以更習慣(或喜歡)美國之餘,希
Thumbnail
「如果當時你沒能做到,別擔心,別灰心,再怎麼樣宇宙都會領你回航,在你沒意識到的時候,竟然已經走了這麼遠」 2016年夏天的時候,我18歲高中畢業,我記得當時跟高中一個很要好的朋友,計劃去美國的洛杉磯跟紐約玩一個月,從沒出過國的我,不太敢相信媽媽竟然答應讓我出去冒險一場,不過憑著一股年輕的傻勁,
我不再追求相同滋味的早餐茶,不再用英文思考,也不再用英文作夢。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你好 看到你的問題,我彷彿看到了你在茫茫人海中,對未來的道路充滿了無數的疑惑和期盼。交換學生,這個聽起來既陌生又充滿誘惑的詞彙,是否真能如傳聞所說,為你的學業和未來發展增添光彩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討這個問題,或許會給你一些新的啟示和靈感。
Thumbnail
第一年工作結束,我前往奧地利找到正在念研究所的閨蜜,不經意間卻陷入憂鬱。與閨蜜重逢後,得知她經歷了戀愛、墮胎等一連串傷痛,這也讓我成長不少。長大成人,意味著痛苦與掙扎,但也代表著自己要為自己好好活下去。
看到這篇FB 文章,說了另一個美國夢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kpa3nsSrRXX9GqEa/?mibextid=oFDknk 想起當年升大三的暑假,和國中朋友騎車花了2週環島。驚訝對於生我養我的台灣地理歷史,所知甚少;而對於不曾進入的中國史地,倒
這篇文章主要是想要記錄我個人從去年九月(112學年度第一學期)到最近申請交換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美國,和我想像的有點相同又有點不同, 我不是很喜歡美國文化,但是因為有重要的朋友、喜愛的人在這裡, 於是對這趟旅程仍然充滿期待!
後來慢慢長大才更加感概生活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 還記得在國中音樂班時有群好友,在短暫的下課和午休期間,吱吱喳喳討論著未來想去哪裡、去哪個國家讀書。在台中清水那個小地方懵懵懂懂,對於世界多大毫無頭緒,更不曉得口中的那種未來要什麼時後才會成真,或者,是否會成真。
Thumbnail
隨先生搬來美國也快一年了,說實話我相當適應不良, 總是懷念起在台灣方便且自由的日子。 為了轉換心情,多發覺住在“好山好水好無聊的州”的好(我離那些繁華的城鎮都有段距離) 我決定在這裡開啟我自己的專欄。 目標是寫下100篇文章,並配上自己畫的插圖。 在我可以更習慣(或喜歡)美國之餘,希
Thumbnail
「如果當時你沒能做到,別擔心,別灰心,再怎麼樣宇宙都會領你回航,在你沒意識到的時候,竟然已經走了這麼遠」 2016年夏天的時候,我18歲高中畢業,我記得當時跟高中一個很要好的朋友,計劃去美國的洛杉磯跟紐約玩一個月,從沒出過國的我,不太敢相信媽媽竟然答應讓我出去冒險一場,不過憑著一股年輕的傻勁,
我不再追求相同滋味的早餐茶,不再用英文思考,也不再用英文作夢。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你好 看到你的問題,我彷彿看到了你在茫茫人海中,對未來的道路充滿了無數的疑惑和期盼。交換學生,這個聽起來既陌生又充滿誘惑的詞彙,是否真能如傳聞所說,為你的學業和未來發展增添光彩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討這個問題,或許會給你一些新的啟示和靈感。
Thumbnail
第一年工作結束,我前往奧地利找到正在念研究所的閨蜜,不經意間卻陷入憂鬱。與閨蜜重逢後,得知她經歷了戀愛、墮胎等一連串傷痛,這也讓我成長不少。長大成人,意味著痛苦與掙扎,但也代表著自己要為自己好好活下去。
看到這篇FB 文章,說了另一個美國夢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kpa3nsSrRXX9GqEa/?mibextid=oFDknk 想起當年升大三的暑假,和國中朋友騎車花了2週環島。驚訝對於生我養我的台灣地理歷史,所知甚少;而對於不曾進入的中國史地,倒
這篇文章主要是想要記錄我個人從去年九月(112學年度第一學期)到最近申請交換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