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文章數
1,536
追蹤數
2,039
已付費
831
追蹤專題
付費閱讀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怎麼又是楊德昌
#影迷這種生物
編輯室
會員限定
釀影評
釀劇評
人物專訪
讀者專欄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怎麼又是楊德昌
#影迷這種生物
編輯室
會員限定
釀影評
釀劇評
人物專訪
讀者專欄
置頂文章
讀者專欄
釀影評|《黑金企業》:禮崩樂壞,血色將至
資本家與先知、血液與暴力,諸多美國當今的議題都被鎔鑄在《黑金企業》中,成就一本人類在慾望的教唆下,如何撒手放棄自己靈魂的罪書,也是試圖觸及美國不安、暴力根本的近代史。恢宏磅礴的場面調度與精巧伶俐的明喻暗喻,冷靜從容地處理所有瘋狂,如實挖掘病灶下的傷口,呈現美國核心體系和價值標準中根深蒂固最根本的問題
釀電影
2023-04-18
17
釀影評|巨大的王,與暈眩──《新.超人力霸王》與《正宗哥吉拉》
從巨獸與君王的隱喻回到人,《新.超人力霸王》高呼著人類的自主,儘管我們知道,大與小的切換恰好意味著利維坦與人兩者很可能實際上同為一體,就像這兩部電影難以拆開來獨立分解一樣,他們纏繞在一塊,彼此呼應。因此我們更要期待在未來的作品中,庵野秀明會給予我們什麼樣的暈眩。
釀電影
2022-10-23
10
釀影評|寒流下的漂泊人生──《濁水漂流》對露宿者的有情觀照
總體來看,正是導演的有情觀照,才能發掘及凸顯露宿者的交往情誼。在這種人間有情姿態下,縱是濁水生活,也得見美好一面。全戲寫實之餘,仍能從情感及美學層面提升轉化。就如木仔與妓女的性交易,因事前有足夠鋪墊、場面節制、角色顯得青春美好、不流於於肉慾色情等,均使現實上賣淫可有的齷齪大大淡化了。
程諾
2022-10-01
15
釀影評|《聖慾》:痛苦、確信,與血流不止的最終辯證
導演范赫文最大的企圖就在這裡彰顯:以慾望顛覆了龐大的信仰。這種顛覆並不只是針對教會體制的腐敗,而是直指信仰本身。信徒需要有所感受,便在自己的身上刻下傷痕,這樣的供需究竟是建立在信仰與人之間,還是人的自滿之上?
釀電影
2022-08-27
4
釀影評|《一代茶聖千利休》:在侘寂中,沏一壺永恆的道
茶道者,不過水與茶,如此而已。利休所言:「這世間能讓我低頭的,只有美的事物。」在待庵茶室中展露無遺,極簡卻具深度的設計,是「侘寂」美學的經典體現。品茶時,飲者進入一種枯淡的心境,卻是讓人心馳神往,這也是利休「空寂茶」的核心價值:不以華美為目標,卻以空的心境獲得一切永恆,茶禪之美正在於此。
釀電影
2022-08-14
9
釀影評|從唐代傳奇文本到《刺客聶隱娘》:在隱娘有了名字之後
侯孝賢醞釀十多年,終於拍出他心目中的聶隱娘,《刺客聶隱娘》在 2015 年上映,替他拿下當年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不同於原著裴鉶的小說,在電影裡,侯孝賢讓隱娘有了本名──姓聶,名窈,排行七,多稱窈七,於是,讓觀眾有機會走近、窺視隱娘私底下的樣子,不再只是裴鉶筆下遙不可及的傳奇女子。
釀電影
2022-08-13
10
釀影評|《攻敵必救》的原型設定:結果蘇格拉底沒有死
《攻敵必救》作為一部政治電影,與其說是劇情片,不如說是一則政治寓言的重現。除了將蘇格拉底這個角色作了性別轉換(蘇格拉底被稱作是雅典最聰明的人,而女主角在電影中無疑是華盛頓最聰明的人),並成功地挑選了「政治關說」以及「槍枝管制」的現代主題,將現行政治體制是否已毀壞這個大哉問,轉化為更貼近觀眾的當代現實
釀電影
2022-07-24
16
釀影評|他們在島嶼創作──再訪《柏格曼的島》
米雅回應法羅島的召喚,同時創造自己的電影,在影迷之愛、評論之眼與自我書寫間來回調節又不失創意與感性,反而創造更寬闊的觀影空間。法羅島是柏格曼的島,也是米雅的島,更是電影的島,顯影無數創作者與影迷的內心風景。
釀電影
2022-07-24
7
釀影評|凝視中開展的陰性空間,愛人長居於此──《世界上最爛的人》
「凝視」是抽象而無形的,卻能在不同視線交互作用下,構設出一個時空場域,如柏拉圖所言的陰性空間(chora),是不具任何具體形式,曖昧而混沌,無以言說的玄牝空間。導演拍出了這樣的獨特時空,逃脫了陽性主導的理性與邏輯,在混亂與自由中,這樣的陰性凝視顯影與成像,成像於花窗玻璃的景框中,顯影於她的觀景窗下。
Catherine
2022-03-15
16
釀影評|《日常》:暴雨正下,在思想中遇溺,陽光將至,下雨的晴天
日常(《日常》)的終結,在於死亡。死亡帶來的終結,不僅是生命的結束,而是那難以接受的荒謬成為人們認知的新常規,一種不正常的常規。經歷了兩年下來,數不清的,無可疑的死亡,他們的屍首與環境彷似裝置藝術,回應了片首和片尾的兩段行為藝術,置於公眾地方的字卡和死屍。這些死屍既是可見的,也是不可見的,真假亦然。
釀電影
2022-02-28
6
釀影評|永恆族:非人物種的存在主義
在《永恆族》劇情當中,角色行動的選擇與自由是推動敘事的隱藏線索,這點對照著他們被創造時所被賦予的使命來看,會更加明顯。這兩者之間的對比也是《永恆族》在眾多英雄故事中的獨特之處──獨特之處在於,它展開的是一段以非人物種為主的存在主義論述。非人物種在此並非貶義,而是一個更能開展存在主義可能性的方向。
釀電影
2022-01-24
11
釀影評|《鳥是海與樹的孩子》:散文電影中躍然相融的陰與陽、生與死
《鳥是海與樹的孩子》沒有完整的故事劇情,也沒有強烈說教性與批判,有的是如同遠古神話的原初精神,一種強烈的「補償精神」,也就是卡西勒《人論》中將生命視為一個「綜合的」「不分解」的觀點。生命被人類感知為一個連結不斷的全體,於是形體的缺席與消亡,都將被補償為另一種存在天地間,流動和波盪不止的精神與綿綿情絲
釀電影
2021-11-3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