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絢慧的療癒時光
文章數
157
追蹤數
1,645
已付費
1,109
追蹤專題
付費閱讀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
自尊
人我關係
心理飢餓
焦慮與憂鬱
情感生活
戲如人生
蘇絢慧選書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
自尊
人我關係
心理飢餓
焦慮與憂鬱
情感生活
戲如人生
蘇絢慧選書
焦慮與憂鬱
焦慮,在提問:你在過什麼樣的人生?
活在現代,似乎很難遠離焦慮。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4個人就有1人為情緒而苦。每6個人就有一位需要透過藥物助眠,活在快速、充滿競爭壓力,且必須要不斷因應變化的現代社會,各行各業,在不同的社會角落及社會位置的人,恐怕很少不焦慮的。焦慮的形成,就生理和心理及社會層面,還有生活型態方面...
蘇絢慧
2023-07-19
17
失去基本信任,使你不停活在焦慮中
誕生後的最初階段,信任感不足和缺失的情況下,無疑的,對這個世界基本的態度會是:「不信任」。 不信任會發生什麼事呢?那將會為一個人帶來難以平息的焦慮和不安感。這就像是你原本要活在一個安全可靠的環境下,同步於身心發展的安心成長,結果你卻活在一個壓力感激烈的不安全環境裡,隨時有著失去性命的危險感。
蘇絢慧
2022-04-10
22
疫情三級警戒之後....
#臺灣郎的疫情日記(1) 從5月15日下午四點雙北進入三級警戒,至5月19日全台灣啟動三級警戒的五天裡,一個小老百姓的我,仍然有許多待處理、待安排的事宜,首先是工作的暫停,以及延期的安排,還有單位同仁的上班方式的考量、規劃及決策,當中有許多需要來回討論和決定的過程,非常繁瑣和緊急。
蘇絢慧
2021-05-20
25
當全世界都停止下來的時候,正是時候好好整理生命
這世界向來十分匆忙,飛快的資訊、忙亂的行程、不夠用的時間,總把我們操到精疲力竭。《倦怠社會》一書寫道:「過度工作和追求績效,使自我剝削的情形更加嚴重,這比外來者的剝削更加有效率,因為它與自由的感覺同時出現。」我們無法避免的自我剝削,過度的積極正面也以過度的刺激、資訊和衝動表現,徹底改變了注意力...
蘇絢慧
2020-03-30
20
和焦慮和解~無論你是誰,接受你是你自己
你記得嗎?「認輸」從來不在你的人生字典裡。 即使遇到了許多的藐視及打壓,你從不讓自己選擇妥協。要自己堅強,並要求自己完美,因為你相信,只有做到無懈可擊,他人無法挑剔,那麼,他人便會知道你的能力,及肯定你的存在價值...
蘇絢慧
2019-06-30
24
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
你要自己無害與善良,卻讓自己很受傷?! 只要是人類,必然會在成長過程中,經歷到情感上失落和情緒創傷,其中包括了一種對世界美好及天真想像的落空和挫敗。 這種想像「世界應當美好」的潛藏信念,多屬於不合理,又十分偏執,卻是我們一廂情願的開始,也是我們反覆受傷的來源。
蘇絢慧
2018-11-28
9
你憑什麼快樂? ~談「快樂」的污名化標籤
說真的,很多人不會快樂,或是說不敢快樂。雖然很多人都會說:「我要快樂」,實質上,卻是一個很難快樂的人。 為什麼快樂那麼難?為什麼有些人一感覺快樂就會有罪惡感?為什麼有些人只要享受一點快樂,就立刻給自己責備,好像自己是罪大惡極的人...
蘇絢慧
2018-10-18
13
「媽媽,你愛我嗎?」——那些從母親而來的愛恨糾葛
換句話說,在你還無法有自己的想法,價值觀尚未形成之前,你已開始累積爸爸媽媽給你的一切,包括價值觀、對世界的概念、對他人的概念;最重要的是,對你自己的概念。而其中,媽媽對孩子內在安全感及生命價值感的影響,更勝於來自父親的影響。
蘇絢慧
2018-05-09
20
與內在小孩和解:拆除「自我排斥」的情緒炸彈
拒絕和討厭,所產生的一種關係斷裂感及被排除感,讓易受傷者感到十足的威脅;彷彿不被允許存在,或是自己生命沒有任何價值值得被喜愛、被接受。當這樣的恐懼從內在深處湧起卻不帶任何意識時,即產生一種說不清楚的「不得不」及「一定要」的逼迫感及焦慮。
蘇絢慧
2018-04-25
20
不是你過於玻璃心:「易受傷者」的誕生
「易受傷者」的生存模式沒有調整及改變,很可能會在不同的環境中,製造出相似的關係情境。
蘇絢慧
2018-04-1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