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鄉愁藍調
文章數
1,006
追蹤數
60
已付費
NaN
追蹤專題
贊助作者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耳目
舊稿
隨筆
雜碎
音樂文字:華文世界
音樂文字:雜談/論述
音樂文字:洋樂
演講與座談
Podcast
再見
出土文物
出書
台灣插電
廣播
搖滾頁
書評、序跋
五四三
其它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耳目
舊稿
隨筆
雜碎
音樂文字:華文世界
音樂文字:雜談/論述
音樂文字:洋樂
演講與座談
Podcast
再見
出土文物
出書
台灣插電
廣播
搖滾頁
書評、序跋
五四三
其它
音樂文字:雜談/論述
2016最難忘的聲音
這個爛透的年份終於快要結束了。且不說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比利時、法國、土耳其、德國陸續爆發恐怖攻擊,我們也沒有忘記敘利亞,沒有忘記一千多人淹死在地中海的那幾艘難民船。還有台南死了117人的大地震,燒死二十六人的遊覽車,定讞十八天就被槍斃的鄭捷,四歲離世的小燈泡和她
馬世芳
2016-12-30
0
你站在哪一邊?
近年,此間「文青」十分喜歡引用村上春樹「高牆與雞蛋」講演稿這段話: 「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無論高牆是多麼正確,雞蛋是多麼地錯誤,我永遠站在雞蛋這邊。」 1931年,美國肯塔基州哈蘭郡煤礦工人發起罷工,並很快升高成激烈的武裝鬥爭,雙方各有死傷,犧牲了十幾條人命。
馬世芳
2014-07-19
0
側耳傾聽,寂靜的聲音
a2011年,911事件10週年當天,紐約長大的Paul Simon在世貿中心遺址演唱The Sound of Silence。 2013年3月20日,台北國際會議中心。七十一歲的Paul Simon走回台上,在滿場歡呼之中唱起第一首安可曲。
馬世芳
2013-03-29
0
「放過孩子吧!」
1979年,英國搖滾天團Pink Floyd推出長篇概念專輯《The Wall》,這套唱片後來在全世界足足賣掉三千多萬張,成為一代經典。專輯裡一首帶著強勁迪斯可節奏的搖滾曲橫掃全球,歌名是「另一塊砌牆磚,第二部(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2)」,借孩子的口吻
馬世芳
2012-09-17
0
彈吉他
我有的只是一把紅吉他, 三個和弦,還有真理...... 第一次聽到這段歌詞是1988年,愛爾蘭樂團U2翻唱Bob Dylan 1967年的名曲"All Along the Watchtower",這兩句卻是主唱Bono自己添上去的。這首歌正好只有三個和弦,我知道,因為我練過。 如今想來,這段歌詞不無
馬世芳
2012-04-26
0
當天火降下...
世界上第一座商業運轉核電廠是一九五六年營運的英國Calder Hall電廠,距離一九四五年扔在廣島、長崎的兩顆原子彈,不過十多年光景。兩年後,福特汽車公布了「核子號(Ford Nucleon)」核能概念車模型:這輛車有一部鈾反應爐驅動的蒸汽渦輪引擎,研發人員相信,在科技愈來愈進步的「原子時代」,核能
馬世芳
2012-03-30
0
消失的貝斯手
馬世芳
2012-02-13
0
一張CD一萬塊
馬世芳
2011-10-10
0
我的少年樂迷之路
聽音樂這件事,我的啟蒙其實很晚。當然,母親是資深電台主持人,又辦過很多演唱會,音樂於我,並不陌生。然而那只是成長記憶的背景,我從不曾主動踏進那個世界。兒時風風火火的台灣「民歌運動」,以及那許多場母親帶著我去參加過的演唱會(很多都是在後台、側台伸著頭看完的),熱鬧興奮之情當然也有,但始終是「不知其所以
馬世芳
2011-02-16
0
一個初訪MIDEM的菜鳥報告
按:寫給《Shopping Design》四月號的稿子,雜誌版有許多漂亮配圖,意者洽各大超商書店。
馬世芳
2010-04-15
0
胡士托猜想
按:寫給八月號《印刻》Woodstock專題的小文。這期張鐵志擔任特約專題總編,邀到不少好文章,大力推薦。「黑鳥」郭達年寫Richie Havens、劉大任回憶柏克萊時代兩篇,個人尤其喜歡。小文忝列其間,也是俺的榮幸。
馬世芳
2009-08-07
0
那一夜,我在日本現場
馬世芳
2009-02-17
0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