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主題活動才想到好像還沒有寫正式的「年中回顧」,畢竟這幾天正在完稿後暫時從故事世界脫離的反噬,還有腦內風暴翻一些舊帳想玩遊戲抒發一下,也就忘了這回事。
還是要說,雖然這次預計連載的小說新作,比預期在「上半年結束」前完成晚了大概七、八天,但我仍然覺得我有好好在設定的期限內完成一件事。今年過年結束到三月那陣子,是我正式重新整理寫作狀態的復健期,所以二、三月都是以一天做兩到三件事、每件事只做一點點的進度,來決定我接下來應該專注甚麼會比較好;後來我認為果然還是專注本來去年住院前就預計要修稿的作品,所以大概從四月開始我就把重心挪移到這部作品上,並從此展開約三個月多的修稿工程。
三個月的時間雖然很緊湊,但我並沒有因此逼迫自己一定要、非得要寫到甚麼程度,就像過去兩年那樣把自己逼很緊;我改採一天只寫作兩到三小時,不想寫就不要寫、想休息就直接休息的方式來寫作。本來的確有點擔心會影響到作品進度,結果回頭發現,我的修稿效率不僅比以前更好,也更容易準確地找出「我究竟想要如何表達這個故事的形式」。用極短的時間在最好的狀態,做到最有效率的事情,是我今年的全新體悟。
完稿後的心情其實很複雜。有些感想前幾天都說過了,這裡只想提到的是,雖然完稿確實是值得開心的事,但回歸到現實,就像大家都知道的,在方格子寫小說沒人看;前年的經驗就是我不管怎麼宣傳,都沒有辦法吸引讀者閱讀,反而是像去年專談寫作的文章大受歡迎。我十分清楚我的讀者不是為了小說,而是為了寫作觀點來的,所以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於是我就有些苦惱,接下來該怎麼宣傳對新作品有幫助呢?
但這個部分之前就說過了,當前的「方格子」上限就在那兒,不論對小說做多少準備與計畫,它的效果硬生生就是會大打折扣。而就像比較資深的讀者知道的,我一直以來都是孤狼,凡事都自己來,沒有任何人願意幫忙,也沒有甚麼堅實的資源支持,一個人能出的力又很有限,所以宣傳小說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即使像我去年那樣賣力寫文章、寫貼文宣傳《寫作平台倖存手札》──我說六十本是以我的極限能做到最好的成績,這句話反過來看,就是我拼命宣傳兩個月卻只賣出六十本。現實大抵就是這麼一回事。
當然,我不會說我對自己的寫作未來感到很悲觀。在體悟到一些現實後,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要主動去做些甚麼,直到真的達成目標,然後讓那些忽略你、放棄你、不肯給你機會的人,日後某一天為此後悔。這也算是很不錯的寫作動力。
今年是最好的一年,也是最辛苦的一年,走到2025的一半,包含我在內,我猜很多人都感受到所謂的「辛苦」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了。
然後談談大罷免。
稍早傳出「臺灣文學作家聯署聲明」挺大罷免的發起人楊双子,她的太太在參加罷免團體的活動時遭到蓄意攻擊毆打,而除此之外,如果你這陣子都有關注、甚至實際參與過罷免行動,你或多或少應該也有聽聞或直接面對過類似的暴力和威脅。其實我在說「今年是最好的一年,也是最辛苦的一年」,對於所有臺灣人也是如此。走到大罷免,會遇上激烈極端不理性的威脅是可以預料的,但對很多人來說仍是不能容忍、無法接受的真實。
要面對惡意真的很辛苦,但這就是我們在對抗的敵人的真實面貌。國民黨、民眾黨會為了保護自己不擇手段,而這更不用說在往後要是罷免失敗了,他們會用多惡劣的手段搗毀國會、甚至毀壞臺灣這個家。
曾有人在我這懷疑大罷免的正當性,我可以告訴你,今天他們敢選擇用暴力的手段對付合法行使公民權的公民,那這就是更應該支持大罷免的正當理由。
這個下半年,不論是身為寫作者,還是台灣人的我們都會很辛苦。但我堅信辛苦是值得的。永遠要記住,0永遠只能是0,但只要有了1,就有可能創造2。這世界上沒有與生俱來的成功者,只有即使知道會失敗也不放棄的堅持者。
下半年的計畫是甚麼,還沒有很確定。因為完稿的那瞬間,腦袋突然湧現很多想立刻執行的東西。或許要等我覺得休息夠了,我才會默默地執行起比較中意的幾個計畫,就像今年二、三月那樣。但今年說到的小品、想寫一部新作、想把之前參加角川的作品拿回來寫,都是我自己很確定真的很有熱情想做,搞不好下半年的計劃就是這些了。
看到有主題活動才想到好像還沒有寫正式的「年中回顧」,畢竟這幾天正在完稿後暫時從故事世界脫離的反噬,還有腦內風暴翻一些舊帳想玩遊戲抒發一下,也就忘了這回事。
還是要說,雖然這次預計連載的小說新作,比預期在「上半年結束」前完成晚了大概七、八天,但我仍然覺得我有好好在設定的期限內完成一件事。今年過年結束到三月那陣子,是我正式重新整理寫作狀態的復健期,所以二、三月都是以一天做兩到三件事、每件事只做一點點的進度,來決定我接下來應該專注甚麼會比較好;後來我認為果然還是專注本來去年住院前就預計要修稿的作品,所以大概從四月開始我就把重心挪移到這部作品上,並從此展開約三個月多的修稿工程。
三個月的時間雖然很緊湊,但我並沒有因此逼迫自己一定要、非得要寫到甚麼程度,就像過去兩年那樣把自己逼很緊;我改採一天只寫作兩到三小時,不想寫就不要寫、想休息就直接休息的方式來寫作。本來的確有點擔心會影響到作品進度,結果回頭發現,我的修稿效率不僅比以前更好,也更容易準確地找出「我究竟想要如何表達這個故事的形式」。用極短的時間在最好的狀態,做到最有效率的事情,是我今年的全新體悟。
完稿後的心情其實很複雜。有些感想前幾天都說過了,這裡只想提到的是,雖然完稿確實是值得開心的事,但回歸到現實,就像大家都知道的,在方格子寫小說沒人看;前年的經驗就是我不管怎麼宣傳,都沒有辦法吸引讀者閱讀,反而是像去年專談寫作的文章大受歡迎。我十分清楚我的讀者不是為了小說,而是為了寫作觀點來的,所以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於是我就有些苦惱,接下來該怎麼宣傳對新作品有幫助呢?
但這個部分之前就說過了,當前的「方格子」上限就在那兒,不論對小說做多少準備與計畫,它的效果硬生生就是會大打折扣。而就像比較資深的讀者知道的,我一直以來都是孤狼,凡事都自己來,沒有任何人願意幫忙,也沒有甚麼堅實的資源支持,一個人能出的力又很有限,所以宣傳小說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即使像我去年那樣賣力寫文章、寫貼文宣傳《寫作平台倖存手札》──我說六十本是以我的極限能做到最好的成績,這句話反過來看,就是我拼命宣傳兩個月卻只賣出六十本。現實大抵就是這麼一回事。
當然,我不會說我對自己的寫作未來感到很悲觀。在體悟到一些現實後,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要主動去做些甚麼,直到真的達成目標,然後讓那些忽略你、放棄你、不肯給你機會的人,日後某一天為此後悔。這也算是很不錯的寫作動力。
今年是最好的一年,也是最辛苦的一年,走到2025的一半,包含我在內,我猜很多人都感受到所謂的「辛苦」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了。
然後談談大罷免。
稍早傳出「臺灣文學作家聯署聲明」挺大罷免的發起人楊双子,她的太太在參加罷免團體的活動時遭到蓄意攻擊毆打,而除此之外,如果你這陣子都有關注、甚至實際參與過罷免行動,你或多或少應該也有聽聞或直接面對過類似的暴力和威脅。其實我在說「今年是最好的一年,也是最辛苦的一年」,對於所有臺灣人也是如此。走到大罷免,會遇上激烈極端不理性的威脅是可以預料的,但對很多人來說仍是不能容忍、無法接受的真實。
要面對惡意真的很辛苦,但這就是我們在對抗的敵人的真實面貌。國民黨、民眾黨會為了保護自己不擇手段,而這更不用說在往後要是罷免失敗了,他們會用多惡劣的手段搗毀國會、甚至毀壞臺灣這個家。
曾有人在我這懷疑大罷免的正當性,我可以告訴你,今天他們敢選擇用暴力的手段對付合法行使公民權的公民,那這就是更應該支持大罷免的正當理由。
這個下半年,不論是身為寫作者,還是台灣人的我們都會很辛苦。但我堅信辛苦是值得的。永遠要記住,0永遠只能是0,但只要有了1,就有可能創造2。這世界上沒有與生俱來的成功者,只有即使知道會失敗也不放棄的堅持者。
下半年的計畫是甚麼,還沒有很確定。因為完稿的那瞬間,腦袋突然湧現很多想立刻執行的東西。或許要等我覺得休息夠了,我才會默默地執行起比較中意的幾個計畫,就像今年二、三月那樣。但今年說到的小品、想寫一部新作、想把之前參加角川的作品拿回來寫,都是我自己很確定真的很有熱情想做,搞不好下半年的計劃就是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