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 情緒就像是恐怖的內在怪獸?|情緒共處四步驟

2020/09/11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情緒,好煩,講不聽,也理不清,每次情緒一來,腦袋就像被綁架了!沒有辦法克制自己,就像變成小孩子一樣,只能又哭又鬧,但這樣好累,為什麼馴服不了內心的情緒怪獸呢?
然而,情緒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有助於人生生存與發展,雖然很煩,但確實重要!
以心理學來說,情緒幫助我們辨識威脅,因為害怕所以我們逃跑,避開生存威脅。
再者,情緒也會推動人進行戰鬥,以此克服挑戰。甚至,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從事某些事情(如工作、讀書、戀愛、興趣)感到正向情緒(成就、進步、享受與愉悅)而願意繼續保持努力。
簡而言之,情緒有它的意義與功能,可能沒有那麼恐怖可怕,只是我們不知道怎麼去相處,畢竟,從小到大,我們都只受過理性的學業教育,沒有受過感性的情感教育。
接下來,則要再進一步談談情緒,其實情緒,它反應的還有某種需求的匱乏或渴求,舉例來說,我們都會
想要被人了解
想要被人呵護
想要被人重視
想要跟人親近
想要被人尊重
所以不去面對或處理情緒,背後的需求也無法被看見,需求不被看見卻一直都在那,不斷匱乏就會不斷地索求,情緒就像一種提醒警示燈,告訴你它真的餓了好久好久。
因此,需求如果沒有被滿足,我們可能就會失望、難過、沮喪、挫折、不安、緊張或是憤怒,就像人們需要進食時,就會肚子餓這般自然。由此可知,當我們面臨到情緒壓力與浪潮時,最重要的舒壓第三步,就是了解自己怎麼了?想要什麼?
等一等!第三步?那第一步與第二步是?
接續,整理出「舒壓四步驟」,分享給閱讀中的你!

第一步,讓情緒自然地流動
我們的內在心靈空間就一條永續的河流,因為我們投入不同的東西就會沾染上不同的顏色,比如說生氣的紅色、驚嚇的綠色、憂鬱的藍色、開心的黃色。不過,因為它是流動的,所以隨著時間推演,那些顏色慢慢就會被沖散,不管是你喜歡的或不喜歡的顏色都是。

因此,第一步就是開放地接納自己的情緒反應,生氣就好好生氣,哭泣就好好哭泣,大笑就好好大笑,情緒沒有對與錯,雖然確實有些討喜,有些不討喜,但情緒它就是存在,我們必須學習如何與它共處,接納它,就有機會改變它。
第二步,不要評價自己的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壓抑不住情緒,它不小心跑了出來,我們就很怕它傷害到別人,所以擺出防衛或是攻擊的姿態,想要擊退它,讓它乖乖聽話,不過很多時候,事與願違。
生氣,就是我們對於自身情緒最常有的反應,氣自己太脆弱,氣自己太沒用。不過,生氣也是一種評價與壓抑,它所帶來的傷害,就像迴力鏢一樣,射出去之後,往往會回過頭來,二次傷害我們自己,讓我們覺得更挫折、更脆弱、更沒用與更不知所措。
另外,當你開始對自己的情緒生氣時,前面提到的內在河流,就沒有辦法好好地流動了,生氣就像一個很大的塞子,塞住你自己的情緒表達(壓抑),那些本來應該流動的內在空間因而阻塞不通,慢慢形成一個情緒漩渦,把我們捲了進去。本該因為宣洩與時間而平復的情緒,不得出走,不斷壓抑,讓我們變成一顆大氣球,越來越膨脹,壓力也越來越大,好似一有不注意,沒有壓好它就會爆炸。

這也解釋了為何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一件小事而大發雷霆,其實我們不是真的因為那件小事而生氣,那些氣都是因為被情緒壓抑而出生的怪獸,只是剛好因為小事這個缺口,潰堤而出奔向外在世界!
第三步,了解自己的情緒
如前所述,假若你能夠讓情緒出來探口氣,它就不會生產出怪獸,情緒,也會因為時間與宣洩而平復,這時候,我們就能夠好好地回頭想想,自己怎麼了?那份生氣、憤慨、不滿或委屈,是因為什麼樣的需求未被滿足?
當然,直接想其實很困難,不過換個角度,想一想,你其實真正在意的是什麼?你所在意的事情,就是那些需求的外貌與化身,直接看到需求很難,但我們可以先練習看到自己的在意,再去猜猜看在意後面的需要。
第四步,情緒管理與因應
現在,我們知道為何自己會有那些情緒,也認識經歷這些情緒的我們會有什麼反應,接下來,就可以慢慢開始制定計劃啦!不管是用口語討論、自由書寫或是繪圖整理,試著整理出未來面對這個需求不滿的狀況時,你可以怎麼辦?
  • 行為上,我們可以如何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迴避地雷或是爭取改變?
  • 思考上,我們可以怎麼轉移焦點,或是換位思考來引導自己,比如需求不是未滿足,而是還未被滿足,情緒事件結束之後,我可以如何補償或放鬆自己?
  • 自主上,我可以如何肯定與安慰自己?藉此滿足自己想要被看到、理解、尊重、照顧的需要?
每一個人的方式都有不同,同樣的,這沒有對與錯,只要不傷害到自己或他人,只有適不適合你而已。
除此之外,關於自我照顧,大家時常會有一些誤會是要自我成長,這其實是兩回事,確實,有些時候,自我成長也是一種自我照顧,但自我照顧核心在於帶給你撫慰感,過程中你會感到需求的滿足,兩者是有所差異的。
如果那個自我成長,不是在滿足自己的需要或是期待,而是一種外在他人的迎合,那你還是在為了別人而活,你還是匱乏的,只要會讓你感到更多的壓力,那就不是一個適合你的自我照顧,比如規定自己一定要完成繪畫作品、強迫自己觀看完進度影劇跟分享、要求自己一定要每日書寫才可以入睡等等,那都比較像是自我成長,具有成長效果,但不一定有放鬆效果,重點在於彈性。
比如心情不好時隨意畫畫圖、煩躁時自在追劇不出門、隨手書寫情緒宣洩等等,這就會是自我照顧,因為具有彈性、宣洩與滿足。當然,對於某些人來說,成就感的滿足就是自己所需要且想要的,成就感需求就是平常所匱乏的,那或許就很適合,但同樣的,彈性還是要謹記,避免成為一種例行公事,取得成就反而變成取得痛苦。另外,最重要的是,我想每個人都有想要「耍懶耍廢」的時刻。
提醒:自我照顧的重點在於具體、可執行、取悅自己。

接下來,則簡單分享,過往在實務經驗中,時常會運用的心理療育方法,筆者自己也會在生活中嘗試的紓壓指南。
心理位移-由金樹人教授所提出
首先,自由書寫一件令人煩心的事情,並按照下方人格角度來重新書寫,順序如下。單次書寫時間因人而異,通常都是設定3至5分鐘,整個流程跑完約15至20分鐘。
  • 以我為出發點,自由書寫,有關情緒經驗或事件的感受
  • 以你為出發點,描述自己在情緒經驗中的感受與原因
  • 以他為出發點,整理自己在經驗中的學習與收穫
  • 以我為出發點,決定自己該如何去因應這個情緒與需求
爾後,透過四次的書寫,你會發現自己能夠以不同的角度來理解事情與情緒,也在書寫的過程中,獲得情緒上的療癒以及宣洩。當然,書寫的用詞沒有規定,你想要大大咒罵髒話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甚至是被鼓勵的,讓自己的情緒出來,你沒有真的攻擊別人,它就不會傷害到別人!記得這只是私底下的療癒行為,並非蓄意人身攻擊。
  • 研究指出,透過心理位移書寫,可以達到情緒上的宣洩,以及想法上的統整。
禪繞畫-結合宗教「禪」的精神,具有心理療育之效果,目前常於心理治療中使用
主要的精神在於靜心,聽起來很玄幻,但其實跟諮商心理中所強調的正念是非常相似的,一樣源自於宗教,正念的禪宗概念,意即投入當下的冥想達到身心療育,已經具有科學基礎,甚至是心理實務工作者非常喜愛使用的技術之一!
簡而言之,回到禪繞畫,就是利用具有規律的一筆一畫來完成一幅又一幅的作品。
圖片來源 Unsplash
看似很複雜,但其實都是依循著固定的規則來創作
圖片來源 Unsplash
心理學者Cathy Malchiodi更提到,禪繞畫具有四個重要特質,包含自我撫慰、單純簡易、提升錯誤接納性、無目標與目的。就以藝術治療的概念來說,心理學者們認為藝術創作本身在過程中就具有療癒性,一方面把情緒具象化,幫助我們更認識自己之外,也幫助我們找到宣洩出口,更因為對於情緒與自我的掌握度更高而獲得賦權及控制感,提升自信心!由此可知,我們不用很專業才能幫助自己,只要我們願意嘗試,我們就能夠成為自己的小小心理師,療癒自己。當然,如果需要,尋求專業協助並不丟臉,反而很不容易,也很勇敢,更是自我照顧的第一步!
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心靈園丁,細心且溫柔地為內在庭園澆澆水

結語

所以,情緒不是一隻大怪獸,它更像一個孩子,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只能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需求,而我們則要學習如何跟這個不易表達的自己,相處與生活。最後,就以一張療癒的小狗照當做本文結尾吧!祝福大家找到屬於自己的內在小天地!
因應筆者的受訓背景為社工與諮商心理研究所,撰寫上都會以心理、社會、人文與哲學的觀點來延伸討論,主要以電影戲劇評論會專注項目,偶爾有短篇、社會議論、文學討論等主題之文章,若有興趣歡迎追蹤。

同場加映

綜合社會工作、諮商心理、哲學辨識相關專業,抽絲剝繭,窺探影像世界的內涵議題與心理現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