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求職賦能
履歷指南五:自傳與推薦人的細節收尾
履歷的自傳不必冗長,300–500字即可,重點在於濃縮履歷內容,強調個性、技能與能帶來的價值。推薦人則屬於可有可無的項目,若要放,一定要事先徵詢同意,並確認對方願意支持,否則不如省略。許多求職者因為忽略這些細節而失分。當你能善用自傳來收尾,並謹慎處理推薦人,履歷就能完整呈現專業形象,留下好印象。
2025/08/20
履歷指南三:個人資料的細節重點
本文聚焦履歷的個人資料區塊,提醒聯絡方式必須正確可靠,不要留下難以使用的管道;照片代表第一印象,建議拍攝專業履歷照;學歷則以最高二到三項、由高到低排列為原則。作者透過案例對比提醒細節的重要性,鼓勵讀者把小地方做到專業,讓履歷下好開端。
2025/08/20
1
履歷指南四:工作經歷與技能專長的細節重點
本文聚焦履歷的工作經歷與技能專長,提醒經歷要對應職缺公告,並以成果導向表述。作者透過行銷、行政、業務案例示範如何從「負責」轉化為「完成」,並指出技能與證照需分類清楚,專案經歷則要說明負責項目與成果。文章鼓勵讀者專注具體描述,展現真正價值。
2025/08/20
履歷指南一 : 人資在意的是什麼
本文針對求職者在履歷準備時的迷思展開解析,指出多數人過度在意形式,卻忽略了企業最關注的內容。作者以人資角度強調,履歷必須快速呈現專業亮點、契合度與具體成果。文章最後鼓勵讀者專注於價值展現,相信每一份真誠的履歷,都能成為打開面試大門的鑰匙。
2025/08/20
履歷指南二:履歷的三個基本結構
本文針對求職者關注的「履歷該怎麼寫才完整」,指出履歷不在於堆疊內容,而在於三大結構是否清楚。作者認為履歷就像一張專業名片,由三個部分組成:個人資料是第一眼印象;工作經歷與技能是核心;自傳與推薦人。透過這三部分的連結,履歷才能在短時間內讓企業清楚看見你的價值。
2025/08/20
別再擔心履歷工作經歷太雜!三個步驟幫你整合起來,展現個人價值
這篇文章提供一個三步驟方法,協助求職者將看似雜亂的工作經歷,轉化為展現個人能力與潛力的履歷。透過釐清目標職務需求、找出過去經歷中的相符能力,以及在履歷中以具體成果呈現關聯性,讓求職者有效提升履歷的競爭力。
2025/08/11
2
沒工作經驗怎麼寫履歷?抓住個性特質讓你的履歷有故事
本文針對社會新鮮人在零經驗下撰寫履歷的困惑,指出初階職位更重視個性特質與潛力。作者建議從個性特質、知識背景、技能能力三面向出發,先找出企業文化與職務特質的關鍵詞,再用情境→行動→結果→特質的方式寫成故事,並連結到工作需求。透過具體案例呈現特質,即使沒有經歷,也能讓公司看見你的適配度與成長可能。
2025/08/09
1
你是在做事,還是在成長?
六年沒有變化的工作,真的沒有學習價值嗎?一位主管候選人說她六年的工作已沒有可學習的事物。自我驅動型學習者會主動思考、優化流程,並把每份工作當成進步的機會;而機械執行者常停留在執行階段。想要提升競爭力,應養成多問為什麼的習慣,勇於提出改善建議,並持續跨領域學習,才能累積價值與潛力,讓職涯保持成長動能。
2025/07/25
1
50歲後的職涯第二春:擺脫求職焦慮,找到理想工作的3個策略
邁入50歲,職涯發展感到徬徨?本文提供中高齡求職者三個方向,協助您重新定義職涯價值,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道路。從設計過渡期收入策略、改變思維重新定義職涯目標,到能力盤點與技能補強,助您克服求職困境,開啟人生下一個精彩篇章。
2025/07/20
5
6
用AI寫履歷! 五個履歷寫法,讓你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
最近和幾位在人資領域工作的朋友聚會,話題很自然地聊到了 ChatGPT。 我們發現,現在收到的履歷越來越「完美」,不單單是語句順暢、格式整齊、用字也很精準,幾乎就像是一篇篇精修過的品牌文案。但看久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有朋友笑著說:「現在的履歷啊,是 AI 出版社發行的!」 根據 104 人
2025/07/13
3
查看更多
履歷指南五:自傳與推薦人的細節收尾
履歷的自傳不必冗長,300–500字即可,重點在於濃縮履歷內容,強調個性、技能與能帶來的價值。推薦人則屬於可有可無的項目,若要放,一定要事先徵詢同意,並確認對方願意支持,否則不如省略。許多求職者因為忽略這些細節而失分。當你能善用自傳來收尾,並謹慎處理推薦人,履歷就能完整呈現專業形象,留下好印象。
2025/08/20
履歷指南三:個人資料的細節重點
本文聚焦履歷的個人資料區塊,提醒聯絡方式必須正確可靠,不要留下難以使用的管道;照片代表第一印象,建議拍攝專業履歷照;學歷則以最高二到三項、由高到低排列為原則。作者透過案例對比提醒細節的重要性,鼓勵讀者把小地方做到專業,讓履歷下好開端。
2025/08/20
1
履歷指南四:工作經歷與技能專長的細節重點
本文聚焦履歷的工作經歷與技能專長,提醒經歷要對應職缺公告,並以成果導向表述。作者透過行銷、行政、業務案例示範如何從「負責」轉化為「完成」,並指出技能與證照需分類清楚,專案經歷則要說明負責項目與成果。文章鼓勵讀者專注具體描述,展現真正價值。
2025/08/20
履歷指南一 : 人資在意的是什麼
本文針對求職者在履歷準備時的迷思展開解析,指出多數人過度在意形式,卻忽略了企業最關注的內容。作者以人資角度強調,履歷必須快速呈現專業亮點、契合度與具體成果。文章最後鼓勵讀者專注於價值展現,相信每一份真誠的履歷,都能成為打開面試大門的鑰匙。
2025/08/20
履歷指南二:履歷的三個基本結構
本文針對求職者關注的「履歷該怎麼寫才完整」,指出履歷不在於堆疊內容,而在於三大結構是否清楚。作者認為履歷就像一張專業名片,由三個部分組成:個人資料是第一眼印象;工作經歷與技能是核心;自傳與推薦人。透過這三部分的連結,履歷才能在短時間內讓企業清楚看見你的價值。
2025/08/20
別再擔心履歷工作經歷太雜!三個步驟幫你整合起來,展現個人價值
這篇文章提供一個三步驟方法,協助求職者將看似雜亂的工作經歷,轉化為展現個人能力與潛力的履歷。透過釐清目標職務需求、找出過去經歷中的相符能力,以及在履歷中以具體成果呈現關聯性,讓求職者有效提升履歷的競爭力。
2025/08/11
2
沒工作經驗怎麼寫履歷?抓住個性特質讓你的履歷有故事
本文針對社會新鮮人在零經驗下撰寫履歷的困惑,指出初階職位更重視個性特質與潛力。作者建議從個性特質、知識背景、技能能力三面向出發,先找出企業文化與職務特質的關鍵詞,再用情境→行動→結果→特質的方式寫成故事,並連結到工作需求。透過具體案例呈現特質,即使沒有經歷,也能讓公司看見你的適配度與成長可能。
2025/08/09
1
你是在做事,還是在成長?
六年沒有變化的工作,真的沒有學習價值嗎?一位主管候選人說她六年的工作已沒有可學習的事物。自我驅動型學習者會主動思考、優化流程,並把每份工作當成進步的機會;而機械執行者常停留在執行階段。想要提升競爭力,應養成多問為什麼的習慣,勇於提出改善建議,並持續跨領域學習,才能累積價值與潛力,讓職涯保持成長動能。
2025/07/25
1
50歲後的職涯第二春:擺脫求職焦慮,找到理想工作的3個策略
邁入50歲,職涯發展感到徬徨?本文提供中高齡求職者三個方向,協助您重新定義職涯價值,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道路。從設計過渡期收入策略、改變思維重新定義職涯目標,到能力盤點與技能補強,助您克服求職困境,開啟人生下一個精彩篇章。
2025/07/20
5
6
用AI寫履歷! 五個履歷寫法,讓你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
最近和幾位在人資領域工作的朋友聚會,話題很自然地聊到了 ChatGPT。 我們發現,現在收到的履歷越來越「完美」,不單單是語句順暢、格式整齊、用字也很精準,幾乎就像是一篇篇精修過的品牌文案。但看久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有朋友笑著說:「現在的履歷啊,是 AI 出版社發行的!」 根據 104 人
2025/07/13
3
查看更多
職場策略
鈍感力:職場生存的關鍵能力,教你如何過濾雜音、保護專注力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如何不被外界的雜音影響,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是許多人渴望學習的課題。本文探討「鈍感力」的重要性,並提供三個實用的練習方法,幫助你提升專注力,維持心理穩定,在職場和生活中更加從容自在。
2025/08/12
別讓掌聲決定你的價值:從情緒枯竭走向內在穩定
當你總是為別人著想、默默承擔責任,卻發現自己越來越累、越來越空,很可能是「價值感」出了問題。本文針對長期在職場付出卻感到被忽略的你,談論《慈悲枯竭》帶來的提醒:疲憊不一定是工作太多,而是我們把價值感交給別人來定義。作者認為,穩定的力量不是來自掌聲,而是來自內心的相信。
2025/08/03
1
AI時代來了,中高齡工作者還有位置嗎?未來的工作機會,其實正在悄悄改變
AI與機器人正快速改變職場,不只是年輕人的挑戰,也是中高齡工作者的現實功課。無論你是知識型還是勞動型職人,未來的工作都需要與科技協作。懂得使用AI、理解機器人運作,不是為了成為專家,而是延續你的價值。學得不快沒關係,重要的是不放棄學習的彈性。這篇文章寫給四十歲後還想穩住位置、重新思考自己角色的你。
2025/07/31
試用期不是考驗,是你站穩腳步的起點:五件事,陪你一起走得更穩
你不是做不好,只是不熟而已。 剛進公司那段時間,總會懷疑自己夠不夠好、做得夠不夠快。但你知道嗎?試用期真正的重點,不在表現完美,而在「走得穩」。 這篇文章寫給還在試用期、也許正懷疑自己的你。 教你怎麼建立信任、怎麼安心學習、也提醒你:你也有選擇權。 慢慢來,真的沒關係,你正在靠近更成熟的自己。
2025/07/30
工作中的成就感不見了,怎麼辦? 不離職也能讓生活有亮光
你也有這種時候嗎?工作還是做,責任也沒少,可是心裡好像空了一塊。 不是不努力,也不是討厭工作,而是再也感受不到成就感了。 這篇文章,陪你一起重新面對這樣的心情,也幫你打開另一扇窗,從生活的角落找回自己。
2025/07/29
3
情緒一來怎麼辦?莊子的「空船心法」,救回你的內在平靜
許多職場誤解與情緒,並非來自對方的惡意,而是我們「以為被針對」的主觀解讀。莊子的空船寓言提醒我們,很多時候讓你憤怒的,其實只是你認定對方「有意不回應」,而非事實如此。學會「虛己而處」,將某些衝突當成無心之舉,暫時放下情緒,反而能多一點理解與溝通空間。這篇文章,教你如何在職場中安放情緒,不輕易受傷。
2025/07/28
1
1
40+跨行轉職會不會太晚?掌握7大關鍵,讓你開啟職涯新篇章
四十歲才想轉換跑道,會不會來不及了?你可能這樣問自己。但你擁有的職場歷練、穩健心態與成熟的溝通能力,反而是跨行轉職最需要的關鍵武器。這篇文章教你如何盤點技能、調整履歷、建立人脈,讓你將過去的經驗轉化成全新的職涯競爭力。不要懷疑自己,現在就是你重新出發的最佳時機!
2025/07/27
2
1
當主管比我年輕:面對職場新關係,我該怎麼調整自己?
當我們年紀漸長,卻開始由年輕主管帶領,內心或許會有些不適與掙扎。這篇文章分享在面對「主管比自己年輕」時,如何調整心態、看見自己的價值,並找到與新世代共事的平衡點。你會發現,年齡不是問題,願意學習與合作,才是讓自己持續前行的關鍵。
2025/07/26
1
退休的減法練習:選擇你真正想留下的
退休不只是年齡到了才需要思考的問題,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年齡練習更貼近自己的生活方式。文章探討退休的真諦,並非做想做的事,而是放下不想做的事,找回生活主導權。從減法練習開始,選擇想留下的事物與價值,過精采的人生。
2025/07/22
2
突破薪水天花板!從薪資級距看加薪與升職的關鍵
本文探討許多上班族關心的加薪問題,指出薪資級距是影響薪資的重要因素。即使努力工作,若職位定位未提升,薪資也難以大幅增加。文章建議,想加薪應著重於升職,提升職務價值,並透過承擔專案、跨部門合作、強化專業技能等方式,提升自身競爭力,以突破薪資天花板。
2025/07/19
1
查看更多
鈍感力:職場生存的關鍵能力,教你如何過濾雜音、保護專注力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如何不被外界的雜音影響,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是許多人渴望學習的課題。本文探討「鈍感力」的重要性,並提供三個實用的練習方法,幫助你提升專注力,維持心理穩定,在職場和生活中更加從容自在。
2025/08/12
別讓掌聲決定你的價值:從情緒枯竭走向內在穩定
當你總是為別人著想、默默承擔責任,卻發現自己越來越累、越來越空,很可能是「價值感」出了問題。本文針對長期在職場付出卻感到被忽略的你,談論《慈悲枯竭》帶來的提醒:疲憊不一定是工作太多,而是我們把價值感交給別人來定義。作者認為,穩定的力量不是來自掌聲,而是來自內心的相信。
2025/08/03
1
AI時代來了,中高齡工作者還有位置嗎?未來的工作機會,其實正在悄悄改變
AI與機器人正快速改變職場,不只是年輕人的挑戰,也是中高齡工作者的現實功課。無論你是知識型還是勞動型職人,未來的工作都需要與科技協作。懂得使用AI、理解機器人運作,不是為了成為專家,而是延續你的價值。學得不快沒關係,重要的是不放棄學習的彈性。這篇文章寫給四十歲後還想穩住位置、重新思考自己角色的你。
2025/07/31
試用期不是考驗,是你站穩腳步的起點:五件事,陪你一起走得更穩
你不是做不好,只是不熟而已。 剛進公司那段時間,總會懷疑自己夠不夠好、做得夠不夠快。但你知道嗎?試用期真正的重點,不在表現完美,而在「走得穩」。 這篇文章寫給還在試用期、也許正懷疑自己的你。 教你怎麼建立信任、怎麼安心學習、也提醒你:你也有選擇權。 慢慢來,真的沒關係,你正在靠近更成熟的自己。
2025/07/30
工作中的成就感不見了,怎麼辦? 不離職也能讓生活有亮光
你也有這種時候嗎?工作還是做,責任也沒少,可是心裡好像空了一塊。 不是不努力,也不是討厭工作,而是再也感受不到成就感了。 這篇文章,陪你一起重新面對這樣的心情,也幫你打開另一扇窗,從生活的角落找回自己。
2025/07/29
3
情緒一來怎麼辦?莊子的「空船心法」,救回你的內在平靜
許多職場誤解與情緒,並非來自對方的惡意,而是我們「以為被針對」的主觀解讀。莊子的空船寓言提醒我們,很多時候讓你憤怒的,其實只是你認定對方「有意不回應」,而非事實如此。學會「虛己而處」,將某些衝突當成無心之舉,暫時放下情緒,反而能多一點理解與溝通空間。這篇文章,教你如何在職場中安放情緒,不輕易受傷。
2025/07/28
1
1
40+跨行轉職會不會太晚?掌握7大關鍵,讓你開啟職涯新篇章
四十歲才想轉換跑道,會不會來不及了?你可能這樣問自己。但你擁有的職場歷練、穩健心態與成熟的溝通能力,反而是跨行轉職最需要的關鍵武器。這篇文章教你如何盤點技能、調整履歷、建立人脈,讓你將過去的經驗轉化成全新的職涯競爭力。不要懷疑自己,現在就是你重新出發的最佳時機!
2025/07/27
2
1
當主管比我年輕:面對職場新關係,我該怎麼調整自己?
當我們年紀漸長,卻開始由年輕主管帶領,內心或許會有些不適與掙扎。這篇文章分享在面對「主管比自己年輕」時,如何調整心態、看見自己的價值,並找到與新世代共事的平衡點。你會發現,年齡不是問題,願意學習與合作,才是讓自己持續前行的關鍵。
2025/07/26
1
退休的減法練習:選擇你真正想留下的
退休不只是年齡到了才需要思考的問題,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年齡練習更貼近自己的生活方式。文章探討退休的真諦,並非做想做的事,而是放下不想做的事,找回生活主導權。從減法練習開始,選擇想留下的事物與價值,過精采的人生。
2025/07/22
2
突破薪水天花板!從薪資級距看加薪與升職的關鍵
本文探討許多上班族關心的加薪問題,指出薪資級距是影響薪資的重要因素。即使努力工作,若職位定位未提升,薪資也難以大幅增加。文章建議,想加薪應著重於升職,提升職務價值,並透過承擔專案、跨部門合作、強化專業技能等方式,提升自身競爭力,以突破薪資天花板。
2025/07/19
1
查看更多
勞動法規
簽了競業條款還能轉職嗎?勞基法教你四步判斷
許多職場人士在離職時,會擔憂與前公司簽訂的「競業禁止條款」影響下一份工作。本文將解析競業禁止條款的法律要件,說明企業與員工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並強調理解條款、談判是職場成熟的表現,幫助讀者安心求職與轉職。
2025/10/05
1
簽了競業條款還能轉職嗎?勞基法教你四步判斷
許多職場人士在離職時,會擔憂與前公司簽訂的「競業禁止條款」影響下一份工作。本文將解析競業禁止條款的法律要件,說明企業與員工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並強調理解條款、談判是職場成熟的表現,幫助讀者安心求職與轉職。
2025/10/05
1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