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胎》用比較誇張,比較戲劇化的方式去包裝一段關係的改變,去述說一個關於戀愛,關於關係,關於改變,關於受傷,關於無奈,關於身不由己的故事。整部電影觀賞下來,會令人開懷大笑、悲傷痛哭;會覺得很可愛、很溫暖,同時又令人心碎。在電影結束時,會給人很多想像,很多思考。
陳柏青是一名OCD患者,也就是有嚴重的強迫症,因為這樣他並不能像一般人一樣普通的生活、普通的工作,也不能平常的交友或是談戀愛,也就是說他並不是一個所謂的“正常人”。有一天他和與自己一樣的OCD患者陳靜相遇了,開始一連串無厘頭的對話與互動,後來也很快的開始交往、同居。終於找到可以彼此理解,彼此陪伴的人,卻在有一天早上,陳柏青一覺醒來,無預警的痊癒了⋯⋯
光看預告就非常的吸引人,畢竟出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衝突,會讓人極度的好奇:那麼,接下來怎麼辦?不過這類型的題材最怕的就是結局下得馬虎或是不知所云,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毀掉前面的鋪陳,對整部電影大打折扣。但是《怪胎》的結局下得非常好,成功牽動了觀眾的情緒,甚至引發更進一步的思考。
男主角突然的痊癒理所當然的令女主角感到非常的不安,先是嘗試各種方法想把男主角的強迫症找回來,到後來開始讓男主角一個人外出,甚至同意了男主角像個“正常人”一樣,普通的去上班與社交。兩人的相處有很多值得拿出來討論的地方,像是陳靜心裡是非常不安與在意的,但她不忍看到陳柏青被自己綁在家裡,所以她一再的妥協。在兩性的相處與交往這是非常常見的狀況,其中一方不斷壓低自己的感受,不斷讓步與妥協,而另一方並不會因此而感到滿足,甚至會想要得到更多。而在陳柏青為了要出去上班這件事和陳靜溝通時,其實陳柏青已經打定主意他就是要出去像個正常人一樣上班,他一開始就沒有要討論的意思,也絕對不是要徵求同意,我甚至覺得如果陳靜強烈反對,他是準備和對方吵架的。而陳靜雖然表面上的回應都是你決定就好,但她的話語裡其實是帶刺的。很多情節的設計都非常貼近現實,很適合拿來當作探討兩性關係的材料,不過我暫時沒有要深入討論這個部分。
後來陳柏青很普通的去上班,一個人待在家的陳靜越來越寂寞。最後陳柏青和女同事勾搭上,被陳靜發現,在質問、爭吵中結束了這段關係。電影中一個我認為非常好的設計是,前半段的溫暖與甜蜜,畫面是長方形,兩側補上黑色,而且口白的部分是男主角的內心想法;而開始改變後畫面不自覺恢復成一般比例的寬螢幕,口白也變成女主角的感受。因為這樣的設計,觀眾其實很容易就強烈感受到女主角的痛苦,容易對女主角的遭遇感同身受,甚至會開始對男主角反感,覺得他怎麼能做出這樣的事。但電影的最後又給了我們一個反轉,在陳靜傷心到吞藥自殺,醒來後卻發現這一切都是夢,她回到了男主角痊癒的那天早上,可是這一次痊癒的是她,她流下了淚水,因為她知道後面會如何發展,她會做出和男主角一模一樣的選擇。
我不會說陳柏青是無辜的,不會說他的每個決定都是無可奈何,畢竟瞞著全公司的人自己有女朋友這件事,然後還和女同事交往絕對不是一件可以被認同的事情。我們不該肯定出軌與外遇,但在指責這些行為的同時,是否可以站在對方的角度設想一下,換個立場,或許今天我就是做出這些違反道德事情的人。就像去年的《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電視劇一樣,探討加害人及其家屬,還有被害人、被害人家屬,不同立場的糾結與痛苦。不是說我們應該縱容這些不對的行為,而是在譴責這些行為的同時,願意多給予一點點的理解。我覺得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時候是落在那不清不楚的灰色地帶。抱著絕對的道德價值觀很簡單,但隨著人們的生活日益複雜,越來越矛盾的心靈活動,我想更需要的是願意同情共感與試圖去了解的心。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看著男主角發誓自己絕不會改變時,心裡是既好笑又心酸的。怎麼可能不改變?在你痊癒的同時,一切就已經改變了,而且注定繼續改變下去,畢竟最大的不變就是改變。但我深信,除了那些別有用心的渣男渣女們,每個在戀愛中的男孩女孩,男人女人,他們心裡是真的相信,也真的願意和對方永遠在一起。我相信那些在旁人眼裡看來肉麻尷尬,甚至單純可笑的承諾與誓言,在被說出來的當下都是帶著最純粹的真心,只不過人終究抵擋不住時間的流逝,歲月的無情,環境的變化以及自身的轉變。
陳靜發現陳柏青和別的女生好上時,情緒潰堤,崩潰的怒吼:「你說你絕對不會改變的!為什麼要這樣對我!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字字扎心,句句悲痛,但何嘗不是預料之中?一個承諾被給出的同時,是一個人天真給予,一個人單純接受,講得粗暴點,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過程中難道真的看不見問題?看不見關係已然變質?其實她都是看見的,都是知道的,但是在那個當下,不論是誰都肯定會淪為感情的俘虜,情緒的奴隸。
《怪胎》裡面關係的改變,是快速、明顯而直接的,有一天男主角就突然痊癒,女主角就深刻認知到一切將會不對勁,開始極度害怕,奮力搶救,但現實中的改變卻往往是緩慢而不知不覺的。最近認識了一個日語裡的新詞彙,漢字寫作「自然消滅」,也就是在不明不白的狀態下,自然而然的不再聯繫進而分手。有的人覺得這是兩個成熟的人,在知道彼此愛意都已經消退,而選擇「看破不說破,說破惹人嫌」,不解釋不溝通不爭吵,就這樣從彼此的人生中退場。那當然也有人認為,真正的成熟,應該是能夠冷靜的坐下來,好好把事情說開,然後和平的結束一段關係。每個主張都有人支持,也很難說出絕對的對錯。我覺得世界上的確有很多事情應該「看穿不拆穿」,但同時我也期許自己,能夠察覺變化,面對改變,並帶著勇氣與智慧去處理這些轉變。
認真想一想,《怪胎》雖然表現方式新穎,但它的故事情節與發展並不是那麼難以猜測。不過可以將老梗玩的漂亮,玩的讓人沉浸其中忘了吐槽,可以將老掉牙的愛情,甚至是有點兒常見的狗血台詞設計的絲絲入扣,讓人跟著情感起伏,《怪胎》絕對是一部上乘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它還是一部全程用iPhoneXS Max完成的作品,雖然在這個超高清時代,有的人可能會覺得畫質略顯不足,但我個人是覺得蠻有意義也挺喜歡的,多了一份平易近人與樸實。
想分享一下我個人想很多,很喜歡的情節設計與片段。男主角痊癒的早上,起床拉開窗簾看到外面的鴿子,他走了出去看著鴿子,然後蹲下身來,輕輕的用手指捏起了泥土。而到了後面反轉的時候,換成是女主角先醒來,她拉開窗簾後被貼在窗戶外面的壁虎嚇了一跳,而開始拍打窗戶。最後則是到外面拿了一把略顯骯髒的掃把打算趕走壁虎時,壁虎卻消失無蹤,而她在此時發現手掌沾上了掃把的髒汙。這真的非常的有意思,男主角面對強迫症的消失,其實內心是喜悅的,是充滿期待的,就像他主動捏起泥土,他是準備去探索的。而女主角則因為情節的設計,她已經預知了其中一人痊癒、改變後的結局,所以她是抗拒的,是悲傷以及害怕的,才會是被動的發現把手弄髒了。鴿子與壁虎的對比,討厭鴿子的人可能不多,覺得壁虎噁心的應該不少;鴿子一直在那裡,壁虎卻突然消失;手指輕輕捏起泥土,手掌無意沾染髒汙。這些都是很有趣的對照。
除此之外我覺得無關性別,這也是兩種遇到改變時的態度。有的人是興奮的,是準備去冒險、去體驗、去享受,充滿憧憬與期待。而另外一種則是恐懼、畏畏縮縮,害怕未知,擔心結果。
還有一個我很喜歡的橋段,是男主角進公司第一天,在女同事蹲下來幫他處理印表機的問題時,他直盯著女同事襯衫下若隱若現的內衣。有一些認識的朋友告訴我,覺得男主角挺下流的,上班第一天就在看妹,準備獵豔。一些更直接的乾脆說,這就是男人,狗改不了吃屎,男性就是被賀爾蒙驅使的動物,精蟲充腦,下半身思考。不過我覺得這樣的情節設計其實是富有巧思的,男主角開始頻繁出外採買時,從一開始可以不穿雨衣不戴口罩,到後來慢慢可以握著捷運的扶手吊環,在到可以坐在大眾交通工具的座位上,這是暗示著男主角開始趨近於一般人所謂的“正常”。
而前面也有一段,當男女主角嘗試接吻後,兩人的心得感想都是:好髒。合理推測這對情侶應該是沒有性生活的。當然,無性生活的情侶或夫妻絕對不該被批評或被視為異類,只是在大多數人的眼裡都會覺得情慾的釋放是理所當然的,少數激進的可能還會認為無性生活是需要被治療的。所以這個橋段的設計,是暗喻男主角逐漸正常化,同時為後面男主角和這個女同事交往,甚至對女主角說出那句殘忍的台詞「我想找一個正常的對象」埋下了伏筆。
雖然以上可能都是我自己的過度解讀罷了,但我是真的非常喜歡這部作品,之後下片後是可以看好幾遍的那種,女主角的好多台詞我都好喜歡,有一些聽了真的會深深感覺到內心好刺痛。
其實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呢,一直讓我想起自己去年私心最愛的電視劇《俗女養成記》,女主角陳嘉玲在三十九歲這一年,和未婚夫解除婚約,辭掉工作,回到老家重新開始。我原本一直覺得女主角的未婚夫江顯榮是一個沒用的媽寶,但是到了第九集,江顯榮來參加陳嘉玲奶奶的喪禮後,問了陳嘉玲:「所以分手真的是因為我媽?」陳嘉玲毫不猶豫的回答:「不是,我只是不愛了。」看著深受打擊的江顯榮突然讓人好心疼。後來陳嘉玲就說出了那句我非常喜歡的台詞:「走到人生這個階段,不再見不一定是壞事,有時候清清楚楚,輕輕放下或許更好。」
在下這篇文章的題目時,原本想寫「不是誰的錯,只是不愛了」,但後來覺得陳柏青並沒有陳嘉玲那樣的決絕,還沒有走到陳嘉玲那樣的階段。陳柏青不是不愛陳靜了,只是他沒有一開始那麼愛了,也沒辦法再繼續愛下去了。他和陳靜爭吵、分手後,他是有流下淚水的,他是感到傷痛的,雖然他的做法自私,行為錯誤,可是瞞著陳靜和女同事交往,未嘗不是出於不想傷害她的念頭。他不是不愛了,只是身不由己的改變了。
《怪胎》的結局或許有那麼一點恐嚇與悲觀的味道。如果每一段關係,每個人都會不自覺改變,我們還要談戀愛嗎?還能相信愛嗎?如果時間一定會沖淡一切,原本可以接受的缺點,不愛了都被無限放大,連優點都不再有價值,還能與別人建立關係嗎?如果兩個人注定會走到這樣傷心的結局,一開始就不要交往,一個人多自由自在?如果沒有見過太陽,我就可以忍受黑暗;如果從沒人給過我陪伴,我將不會感受孤獨。
但為了見一眼陽光,感受一次溫暖,不值得去拼命奔跑嗎?有的人可能談了一場十年的戀愛,最後卻無疾而終。而有的人和十個不同的對象相遇相戀,最後每段感情都走向消失。即使如此,可能下一個人就是可以一起面對變化,牽手走下去的對象,這不值得再試一次嗎?人生有酸甜苦辣,每種味道,每個經驗都值得去感受,不論是開心或悲傷,幸福或痛苦都有其價值。
生命可以充滿遺憾,但不能塞滿後悔。我們可以失敗,可以失去,可以傷心,卻決不能不去嘗試,不去追求,不去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