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濾鏡看世界
文章數
26
追蹤數
91
已付費
NaN
追蹤專題
付費閱讀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歪聊文學
推坑神作
文學x跨界
寫作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歪聊文學
推坑神作
文學x跨界
寫作
文學x跨界
僕愛君愛影評心得:平行宇宙下愛的執著
你曾幻想過平行時空的存在嗎?如果發現另一個平行宇宙的自己,身邊的朋友、情人換了,你會怎麼做呢?《僕愛君愛:致我深愛的每個妳》就是這樣一個以平行宇宙為主題開展的故事。電影整體分為兩部「僕愛/君愛」,是獨自成立,卻又相互呼應的兩部劇情。觀影順序不同如何造成不同體驗?但整體而言仍舊是對「愛」的執著
歪文系why_literature
2023-02-15
10
《流麻溝十五號》的「她」們:不只是無知的白色恐怖受害者
《流麻溝十五號》是改編史實,呈現1950年代關於綠島思想犯的電影。然而台灣白恐相關的作品,影視、文學作品常有類似的狀況:女性總是「無知」的受害者、受難者大多是「純潔」的政治犯,少有真正支持社會主義思想。《流麻溝十五號》確實不同於以往,呈現了白色恐怖時期女性政治犯的主動性,卻承襲了政治犯受難的慣例。
歪文系why_literature
2022-11-08
22
珂拉琪與杜潘芳格:詩/歌中的白色恐怖
珂拉琪〈萬千花蕊慈母悲哀〉創作時雖不以台灣故事為出發點,然而歌詞中沉默的人、突然消失的摯愛、開不完的槍都與白色恐怖有所呼應。這首歌以間接的方式批判極權統治,歌曲中對神明的憤怒、不滿,其實吼向的是白色恐怖對人的迫害。這與客家女詩人杜潘芳格的〈平安戲〉相像,批評客家人是漠視現實的旁觀者時,隱晦批判了政府
歪文系why_literature
2021-02-25
31
鏡中之像:詩作〈乘客〉對映《返校》劇中角色的疏離與解離
《返校》是個文藝腔頗重的IP,影集裡甚至使用了詩人蕭詒徽的得獎詩作〈乘客〉,作為方芮欣的作品。〈乘客〉與影集有著巧妙的互文,不僅在原詩意境上開展出其他解讀,也呼應方芮欣、劉芸香等人被遺棄、無法融於世界的感受,以及劇中人物殘破的自我價值。理解〈乘客〉這首詩,不僅能一窺劇中角色心境,甚至預示了劇情發展。
歪文系why_literature
2020-12-17
17
平凡到「粗俗」的華麗轉身:金鐘迷你劇集《俗女》的家族生存秘方
今晚,你想來點......更多不一樣的「俗女」養成秘方嗎?入圍八項,得獎三項的《俗女養成記》,原著裡的俗,是普通與平凡,召喚每個人的童年家族記憶;電視劇中的「俗」,則是上下引號的粗俗,追求那麼不一樣的女子。今天讓我們從強悍的陳嘉玲,看看《俗女》原著的「俗女」究竟是如何煉成的吧!
歪文系why_literature
2020-09-26
9
恐怖年代,關於「愛」的體驗──談《返校》遊戲的多重敘事
鬼月即將來臨,《返校》現在又開設了實境展!但,你真的了解《返校》如何用遊戲說一個感人的鬼故事嗎?面對威權體制受到的創傷,《返校》經典名句:「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遺忘」並不能讓傷痕痊癒。如果你對「遊戲」了解夠透徹,會發現《返校》已隱約給出與創傷和解的答案:「情感」通往救贖的可能。
歪文系why_literature
2020-08-1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