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
不信神,不信佛,什麼教都不信。宗教是「局」,我是局外人。洛夫斯特(John W. Loftus)提出「旁觀者測試法」(Outsider Test for Faith),認為任何宗教的信徒都要設想自己是旁觀者,才可以判斷自己所信的是否可信。局外人是疾虛妄的旁觀者。既讀好書受惠,樂於分享。
局外人
不信神,不信佛,什麼教都不信。宗教是「局」,我是局外人。洛夫斯特(John W. Loftus)提出「旁觀者測試法」(Outsider Test for Faith),認為任何宗教的信徒都要設想自己是旁觀者,才可以判斷自己所信的是否可信。局外人是疾虛妄的旁觀者。既讀好書受惠,樂於分享。
55
篇文章
0
專題
9
追蹤者
0
勳章
0
NFT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基督徒信星座
基督徒信星座,固然是怪事,卻也曲折地反映了所謂高級宗教的實況。
2023-05-07
3
抹殺感情、遏制良心的可怕 ──要不要幫助忘恩負義的基督徒?(2021B)
人互助出於同感,所以道德基於感情。非基督徒幫助了基督徒,有些受惠的基督徒不但不感恩,還把一切說成「神的安排」。不但因抹殺感情,抹殺抉擇的主體,因而抹殺了道德;而且遏制良心,自戕人性,為害可大可小。 筆者從個人感受、道德立場、社會效應等方面着眼,不願意幫助某些基督徒。
發佈於
科學與宗教讀書記
2021-12-05
3
給小孩子一個紙箱 ——魔龍與小王子
魔龍是小王子的好朋友。魔龍不死,卻只有富想像力的孩子進得了永恆的奇幻世界。現代玩具的進步,不但反映想像力的退步,而且落井下石,加快想像力的退步。世上最好的幼兒啟智工具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紙板箱。
2021-10-25
3
德雷莎修女謬誤 2020D2
信神的人做善事,不信神的人也做善事;一樣行善,大家關注的焦點卻不同。這個關鍵的差別耐人尋味,朱克曼稱之為「德雷莎修女謬誤」(Mother Teresa Fallacy)。信徒行事,宗教會被人強調;然而不信的人做了善事,不是善行被人忽略,就是不信被人忽略。
發佈於
科學與宗教讀書記
2020-05-10
1
既然沒有神,人的道德哪裡來?2020D1
道德有由演化而來的先天的根,再經後天的習得,因應不同的文化長成同中有異的不同大樹。所以道德不完全絕對,也不完全相對。宗教社會學家朱克曼分四方面來討論道德的來源:一、演化。二、母嬰關係。三、社會化。四、個人經驗。
發佈於
科學與宗教讀書記
2020-04-25
2
聽神的話,什麼都可以幹!2020C
「道德基於宗教」的說法,叫人得認真面對神的作為是否道德的問題。既然我們知道《聖經》那些可怕的事是錯的,就不應該相信道德基於宗教。道德是人人互相要求、互相負責的社會系統,不需要神的背書。道德論證不能證明神的存在,反而證明神不存在。
發佈於
科學與宗教讀書記
2020-04-17
1
亞伯拉罕對?耶弗他錯?神呢?2020B
《聖經》裡有兩個以子女獻祭的故事,都很精彩。亞伯拉罕獻兒子,耶弗他獻女兒。如果亞伯拉罕該讚,耶弗他也該讚;如果耶弗他該罵,亞伯拉罕也該罵;如果亞伯拉罕、耶弗他該罵,神也該罵;如果該罵不罵,信徒就該罵。信仰可以埋沒理性。
發佈於
科學與宗教讀書記
2020-04-15
1
克服基督教──哲學家的自述 2020A
本文撮譯自哲學家辛諾特-阿姆斯特朗的自述。怎樣信耶穌,又怎樣不信,反映了許多離教的無神論者的典型經過和心路歷程,尤其指出基督徒不誠實。個人要克服基督教,社會也要克服基督教。人人都應該彼此關懷,互相幫助,不管有沒有神下指令。無神論者要勇於表明立場,才能為社會克服基督教、開闢進步的大道。
發佈於
科學與宗教讀書記
2020-04-04
1
7.3 基督徒該聽誰的?──《信仰不是事實》讀後記 2019D19
科學與宗教不相容,基督徒該怎樣看待科學呢?本文以演化論、神迹等為例,討論基督徒的應對態度。文章似乎很長,但是後半是書籍、網站等的介紹,尤其適合基督徒的。
發佈於
科學與宗教讀書記
2019-06-28
0
7.2 基督徒的科學情結──《信仰不是事實》讀後記 2019D18
基督徒對科學又愛又恨,往往雙重標準。經常謊稱明星科學家是信徒。為了詆毀跟信仰衝突的科學,玩弄「理論/事實」這些名詞,混淆邏輯可能性和經驗可能性。廣義的科學是惟一的求知方法,而科學只是理性的一種形式,理性是人類思考的惟一工具。理性思考以外的選擇,只有不理性的思考和不思考。
發佈於
科學與宗教讀書記
2019-06-28
1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