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年低成本科幻邪典《超越終結者》
方格精選

1992 年低成本科幻邪典《超越終結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avatar-img
神楽坂 雯麗的沙龍
227會員
174內容數
後見之萌,是由一群熱愛各種懷舊與經典復古趣味的作者,所精心打造的小巧共筆寫作專題。也許你因為生活與忙碌,已經淡忘了那份「深入探索某個嗜好」的樂趣,但我們會努力讓你回想起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前幾天驚傳(!)Sunrise 與 Legend 有意拍攝真人版《機動戰士鋼彈》電影,而且從種種跡象看來,這消息似乎有點「不妙」。結果順手查到這個故事:1983年,好萊塢也曾有拍攝鋼彈真人電影的計畫,只是很快地胎死腹中。
由 Epoch 與 NEC 共同開發的 SYSTEM 10 主機,現在來看當然相當原始,甚至都還未使用積體電路(LSI),而是以有線邏輯(Wired Logic)運作;SYSTEM 10 正如其名,內建十種不同規則的擊球與光槍遊戲,並附有可供四人同時對戰遊玩的旋鈕式操縱器。
和《英雄傳說》系列並列為Falcom兩大台柱,《伊蘇》能屹立不搖自有其獨特的魅力。雖不若《Final Fantasy》或是《Dragon Quest》那般耀眼,但《伊蘇》系列還是默默地陪伴我們超過30年的歲月。
六月最後一個周五午後,悶在烏雲裡的雷雨已準備要傾瀉在松菸倉庫上,但站在記者會棚外的我們已顧不了那麼多,因為身為怪獸迷的我們期盼太久的「哥吉拉展」,就快要可以進場了。
台灣是很美麗的。醜的是那些本不該如此被擺設,或是存在其上的玩意兒。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要和先前談「為什麼社群這麼夯?」時一樣,從 Internet 歷史的角度切入,幫助各位理解興趣和社群之間的關係。
前幾天驚傳(!)Sunrise 與 Legend 有意拍攝真人版《機動戰士鋼彈》電影,而且從種種跡象看來,這消息似乎有點「不妙」。結果順手查到這個故事:1983年,好萊塢也曾有拍攝鋼彈真人電影的計畫,只是很快地胎死腹中。
由 Epoch 與 NEC 共同開發的 SYSTEM 10 主機,現在來看當然相當原始,甚至都還未使用積體電路(LSI),而是以有線邏輯(Wired Logic)運作;SYSTEM 10 正如其名,內建十種不同規則的擊球與光槍遊戲,並附有可供四人同時對戰遊玩的旋鈕式操縱器。
和《英雄傳說》系列並列為Falcom兩大台柱,《伊蘇》能屹立不搖自有其獨特的魅力。雖不若《Final Fantasy》或是《Dragon Quest》那般耀眼,但《伊蘇》系列還是默默地陪伴我們超過30年的歲月。
六月最後一個周五午後,悶在烏雲裡的雷雨已準備要傾瀉在松菸倉庫上,但站在記者會棚外的我們已顧不了那麼多,因為身為怪獸迷的我們期盼太久的「哥吉拉展」,就快要可以進場了。
台灣是很美麗的。醜的是那些本不該如此被擺設,或是存在其上的玩意兒。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要和先前談「為什麼社群這麼夯?」時一樣,從 Internet 歷史的角度切入,幫助各位理解興趣和社群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