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時段的新竹不動風景
方格精選

上下班時段的新竹不動風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風城都市傳說裡,有個判斷你是否是個初來乍到新竹的「菜比巴」的方式,就是在家與公司之間,你有沒有擁有一條自己的神祕通道?新竹的交通差強人意,許多機車族在日復一日的塞車鍛鍊下,鑽小巷發展出各自私藏的神祕替代道路……放心!這篇影像專題不會揭露那些神奇小巷與神祕入口,我們透過空拍機,一起看看新竹人的通勤日常吧!

18:39 TUE. 寶山路

18:39 TUE. 寶山路

新竹科學園區聯外道路有四條,慈雲路、光復路、寶山路和國道一號,而寶山路連接了新竹市東區與北區。傍晚下班時段,寶山路往西大路方向總會湧現大量車流,得先熬過這條漫漫長路才能抵達溫暖的家。

塞車歌單

(編輯室精心為您準備塞車歌單,相信聽完也不能紓解車流,也不保證有舒緩心情的功能。)

raw-image

楊乃文 - 靜止

旺福 - 塞車恰恰


07:13 Mon. 慈雲路(左)及園區一路(右)

07:13 Mon. 慈雲路(左)及園區一路(右)

慈雲路頭尾銜接園區一路與經國大橋,是往來竹北和新竹科學園區的重要道路,也是家住竹北與關埔特區的竹科人主要通勤道路之一;而園區一路則是科學園區內通往各公司廠商的要道。許多竹科人是開車通勤,上下班時間的龐大車潮往往把這條路塞得水洩不通,就連機車也會大排長龍。


17:46 Fri. 光復路二段

17:46 Fri. 光復路二段

光復路是新竹人上班上學的重要道路,也在新竹市往來各縣市的客運行進路線之上,往台北的客運幾乎十五分鐘內就有一班車。然而不論平日假日,客運上高速公路前在這條路上小塞一下也是必經的過程。

塞車歌單

raw-image

韋禮安 - 有人在等我

董事長樂團 - 可愛的車


16:28 Sat. 中山高速公路

16:28 Sat. 中山高速公路

每到上下班時間或假日,中山高新竹至湖口路段宛如大型停車場,不論南下或北上,車輛時速有時不到六十公里,遇上下雨天或連假更是塞到崩潰。

塞車歌單

raw-image

落日飛車 - Slow

滅火器 - 長途夜車


文 / 鄭婷尹
攝影 / 董昱

本篇文章出自《貢丸湯》Vol.18「風城移動物語」
購買請至: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pse.is/AYB25
讀冊網路書店:https://pse.is/AYNUE
上下游新聞市集:https://pse.is/B368Z
各地獨立書店:https://pse.is/GM9TG域室CitiSelect:新竹市長安街6號(平日14:00-18:00,週末14:00-20:00,週一公休)

avatar-img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王昱登・攝影/董昱 從新竹火車站附近至城隍廟一帶,在開發已久的新竹老城區中,還有許多老屋在此聳立,見證了這塊土地好幾代的變遷。提起老屋,大部分人會直接聯想到具有文化資產身份的「古蹟」或「歷史建築」,然而,城市中老屋的價值,絕不僅止於單點的文化資產,而是廣泛分佈於街區中的老街屋。
「滑板最一開始就是來自街頭,這間店也應該這麼做,帶著大家回到街上。」如同滑板店老闆嘉迪所說,街頭潮流文化與滑板的關係密不可分,延續上篇的街頭潮流演變以及新竹滑板的更迭;這篇要來介紹屹立新竹多年的兩間代表性滑板店,以及不褪流行的街頭風格穿搭。
近年來,又吹起了一陣滑板街頭旋風,越來越多年輕人踩著滑板上街追風,不過比起二十年前的盛況還是稍差一些。《貢丸湯》第十九期帶著大家回到街上,觀察潮流文化的演變和新竹滑板的更迭,用身體衝撞九零年代的街頭潮流。
「原本只想要找一個很閒的工作,然後有時間好好玩樂團」林冠宇笑說,創辦彌聲工作室後,除了經營 Live House ,也在新竹進行教學交流、籌辦音樂活動,今年8月31日、9月1日他們將舉辦「馴光祭」,這將是新竹地區第一場民間大型售票音樂祭--「辦一個屬於這片土地的音樂活動,要找回屬於搖滾樂的草根性。」
新竹冬天吹拂的九降風強勁且乾冷,此時生產的米粉品質最好也不易變質,憑著「三分日曬,七分風乾」,拂去多餘的水份後,產出品質佳且不易變質的米粉。本專題帶你前進米粉故鄉一窺米粉的製程。
想像自己回到孩提時候上學的路上,走著走著,路面上的小東西讓你左顧右盼,彷彿每一條標線、路磚都藏了什麼祕密似的。你突然發現馬路上鑲著像徽章一樣的鐵蓋,一個個都有獨特的花紋。它們有什麼樣的故事呢?找一天,回到幼年時候的你,到路上蒐集有趣的馬路徽章吧 !
文/王昱登・攝影/董昱 從新竹火車站附近至城隍廟一帶,在開發已久的新竹老城區中,還有許多老屋在此聳立,見證了這塊土地好幾代的變遷。提起老屋,大部分人會直接聯想到具有文化資產身份的「古蹟」或「歷史建築」,然而,城市中老屋的價值,絕不僅止於單點的文化資產,而是廣泛分佈於街區中的老街屋。
「滑板最一開始就是來自街頭,這間店也應該這麼做,帶著大家回到街上。」如同滑板店老闆嘉迪所說,街頭潮流文化與滑板的關係密不可分,延續上篇的街頭潮流演變以及新竹滑板的更迭;這篇要來介紹屹立新竹多年的兩間代表性滑板店,以及不褪流行的街頭風格穿搭。
近年來,又吹起了一陣滑板街頭旋風,越來越多年輕人踩著滑板上街追風,不過比起二十年前的盛況還是稍差一些。《貢丸湯》第十九期帶著大家回到街上,觀察潮流文化的演變和新竹滑板的更迭,用身體衝撞九零年代的街頭潮流。
「原本只想要找一個很閒的工作,然後有時間好好玩樂團」林冠宇笑說,創辦彌聲工作室後,除了經營 Live House ,也在新竹進行教學交流、籌辦音樂活動,今年8月31日、9月1日他們將舉辦「馴光祭」,這將是新竹地區第一場民間大型售票音樂祭--「辦一個屬於這片土地的音樂活動,要找回屬於搖滾樂的草根性。」
新竹冬天吹拂的九降風強勁且乾冷,此時生產的米粉品質最好也不易變質,憑著「三分日曬,七分風乾」,拂去多餘的水份後,產出品質佳且不易變質的米粉。本專題帶你前進米粉故鄉一窺米粉的製程。
想像自己回到孩提時候上學的路上,走著走著,路面上的小東西讓你左顧右盼,彷彿每一條標線、路磚都藏了什麼祕密似的。你突然發現馬路上鑲著像徽章一樣的鐵蓋,一個個都有獨特的花紋。它們有什麼樣的故事呢?找一天,回到幼年時候的你,到路上蒐集有趣的馬路徽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