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短評|2019 年 8 月第 5 週

釀短評|2019 年 8 月第 5 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海報提供:華納

海報提供:華納

《亂世佳人》08.30 上映

不要因為經典而看,更不要因為經典卻步。《亂世佳人》本身像個世界,像個時空膠囊,除了封存了特定的氣氛、節奏、顏色,更重要的是某種愛情的質地。那種關於愛的觀念,是不朽的,卻也持續變得像個傳說。在大銀幕的漫天蓋地裡重溫「愛情就是有這麼重要」是很浪漫的經驗。(/黃以曦)

海報提供:可樂電影

海報提供:可樂電影

《萌友來找碴》08.30 上映

編導取材自身出身基督教家庭摸索著對抗反同的經歷,採比較理想化的調性。既可以看成對盟盟的溫柔勸說,更作為某種特別的成長電影。反同有時是直接的暴力,可難以忍受的是假愛之名的傲慢,電影以溫暖和緩的氣氛控訴了這一點。(/黃以曦)

海報提供:威視電影

海報提供:威視電影

《雙面特務》08.30 上映

儘管片名取得似曾相識,卻是與平常特務電影非常不同的一部。寫實地呈現特務工作裡的細瑣、漫長、環環相扣(而不是誰能一手攬起的英雄氣勢),更重要的是幹員無法自抑的對平凡生活從入戲到嚮往,以及在冷酷精算的任務中,友誼的艱難和珍貴。這並不是動作片,是細膩好看的劇情小品。(/黃以曦)

海報提供:聯影電影

海報提供:聯影電影

《你不快樂嗎?》08.30 上映

色彩繽紛又平滑乾淨的童話感影像風格,讓人想起魏斯.安德森或羅曼.科波拉的廣告片。電影很適合古靈精怪、隨時思維著火的文青觀眾,全片劃成十四個章節,每一個都是人生與愛的大哉問,但重點不在於解答,而在於憂鬱的年輕人如何從這些思考與孤獨中倖存,某些氣味滿像小說《刺蝟的優雅》。(/黃以曦)

raw-image

《未來無恙》08.30 上映

還不懂創傷的語言為何物,所進行的創傷表述,是最素樸也最有力量的。但這絕不是一部要你帶著同情去看的電影——同情不會讓人落淚,共感才會。母愛何其暴力又何其溫柔,散場時影廳窸窸窣窣響起面紙的聲音。導演的節制與謹慎,對照出被攝者的高度信任,我們遂得見那些本屬青春、全然忘我接吻的鏡頭。(/楊婕)

海報:CATCHPLAY

海報:CATCHPLAY

《你願意嫁給我老公嗎》08.30 上映

乍看通俗卻可延伸許多深意的電影,故事精巧,有各種平行辯證。茱莉安.摩爾和米雪兒.威廉斯的演技較勁非常過癮。電影關於人為了愛可以做或不做什麼,而這些做與不做,將在歲月裡變成新的難題。以及一個另類但有趣的閱讀:本片讓我想起筒井康隆的《富豪刑事》,有錢人果然掌握有某種無重力的改變世界魔法。(/黃以曦)


raw-image

【釀電影】2019 年 9 月號

【跟爸媽說一個秘密】專題
客座主編的話 by 楊婕
我媽媽一個人去看電影 by 張亦絢
投石 by 許亞歷
父親的崩解 by 趙剛
Frances Ha,以及結局 by 蕭詒徽
世界上沒有誰會需要誰到最後一秒鐘 by 吳曉樂
「戴洛維夫人說她自己要出門買花」──所有的母親,《時時刻刻》 by 神神
爸媽,要不要和我看電影? by 鄧九雲
平凡與不凡 by 陳茻
愛的傷痕死不了人的;使我們死的,是愛本身 by 高橋醫生

【釀特務】專欄
午夜八厘米:電影與台北酒店業的奇幻接觸 by 有鑫酒店經紀

【釀影評】專欄
《下半場》:你的人生值得奮力一搏 by 黃瑞祥

【釀影癡】付費讀者限定專欄
《一屍到底》的票房奇蹟,其實是日本拍片環境的逆襲(上)by CharMing
《一屍到底》的票房奇蹟,其實是日本拍片環境的逆襲(下)by CharMing

【釀選片】專欄 by 釀作者群
2019 年 8 月第 4 週
2019 年 8 月第 5 週

【釀特務】專欄|2019 金馬經典影展:義大利電影課
迎向一個真誠對待彼此的國度:狄西嘉與前期義大利新寫實電影 by 楊殿安
嬉笑怒罵見真情、時代篇章見風采:蘇菲亞.羅蘭與狄西嘉後期新寫實電影 by 楊殿安

【釀選書+】專欄
《歡迎光臨火星》,湯姆・漢克斯的創作宇宙 by Kristin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想,寫作就是我的送行。寫過的事件一一自心頭卸下了,能心無旁鶩地檢視爸爸選擇帶走的事物,確認爸爸的樣子,然後送那樣的爸爸真正地離開我的生命。而我丟出的石頭,其實都是烏鴉的石子,一顆一顆自瓶頸投下,落進惡仄狹長的人生──擁有的實在太貧脊了,只能努力漲高水面,直到倒影夠近,終於可以好好看見自己。
在那些對我來說,她消失了的時光中,或許她的心情激憤,但她並不是去跳河或撞火車,她是去看電影。不是自殺,而是看電影──這個事實,無疑地,對解除我已持續相當時間的痛苦想像,起了莫大的幫助。一個人無處可去時,她可以去看電影;一個人走投無路時,她至少,還是可以走進電影院。
電影創作的藝術性與商業魅力,似乎總是兩根相悖的指針,只有很少很少的時候,兩者會相重合。今年,世界影壇的最高殿堂「坎城影展」把最高榮譽金棕櫚獎頒給了奉俊昊的《寄生上流》,因此我們策劃了「劃開家園的膿瘡」奉俊昊專題,試著從這位名揚國際的南韓大導演的創作裡,爬梳他的關懷。
一路走來,狄西嘉當然改變了,隨著影壇風向的轉變,他將社會寫實電影揉進了義大利強勁的喜劇傳統,在嬉笑怒罵中灼見社會困境與人性脆弱。他更挑戰了弘大歷史,《烽火母女淚》與《費尼茲花園》中奏出了時代的輓曲。不知不覺,狄西嘉離我們而去也四十五年了,我總覺得一代電影大師的影響力莫過如此,暮鼓晨鐘、發人深省。
如果以「不虧本」為考量,日本電影依舊會持續打著安全牌,而資金不足、補助金制度不完備的環環相扣,也一如是枝裕和所說:「日本沒有危機感,現狀是日本獨立電影幾乎難以跟其他國家匹敵,甚至連出場的機會都沒有。」
本週新片推薦:《殺手寓言》、《光》、《再見了,唇》
我想,寫作就是我的送行。寫過的事件一一自心頭卸下了,能心無旁鶩地檢視爸爸選擇帶走的事物,確認爸爸的樣子,然後送那樣的爸爸真正地離開我的生命。而我丟出的石頭,其實都是烏鴉的石子,一顆一顆自瓶頸投下,落進惡仄狹長的人生──擁有的實在太貧脊了,只能努力漲高水面,直到倒影夠近,終於可以好好看見自己。
在那些對我來說,她消失了的時光中,或許她的心情激憤,但她並不是去跳河或撞火車,她是去看電影。不是自殺,而是看電影──這個事實,無疑地,對解除我已持續相當時間的痛苦想像,起了莫大的幫助。一個人無處可去時,她可以去看電影;一個人走投無路時,她至少,還是可以走進電影院。
電影創作的藝術性與商業魅力,似乎總是兩根相悖的指針,只有很少很少的時候,兩者會相重合。今年,世界影壇的最高殿堂「坎城影展」把最高榮譽金棕櫚獎頒給了奉俊昊的《寄生上流》,因此我們策劃了「劃開家園的膿瘡」奉俊昊專題,試著從這位名揚國際的南韓大導演的創作裡,爬梳他的關懷。
一路走來,狄西嘉當然改變了,隨著影壇風向的轉變,他將社會寫實電影揉進了義大利強勁的喜劇傳統,在嬉笑怒罵中灼見社會困境與人性脆弱。他更挑戰了弘大歷史,《烽火母女淚》與《費尼茲花園》中奏出了時代的輓曲。不知不覺,狄西嘉離我們而去也四十五年了,我總覺得一代電影大師的影響力莫過如此,暮鼓晨鐘、發人深省。
如果以「不虧本」為考量,日本電影依舊會持續打著安全牌,而資金不足、補助金制度不完備的環環相扣,也一如是枝裕和所說:「日本沒有危機感,現狀是日本獨立電影幾乎難以跟其他國家匹敵,甚至連出場的機會都沒有。」
本週新片推薦:《殺手寓言》、《光》、《再見了,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