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沒有「理想受害者」 只有需要更理想的社會—《黑箱: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實告白
方格精選

【職場讀書人選書】沒有「理想受害者」 只有需要更理想的社會—《黑箱: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實告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我會被強暴呢?這個問題,並沒有明確答案。為此,我責備了自己好幾次,但是事情是這個發生了。遺憾的是,誰都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中略)
若只是一味抱持著羞恥和憤怒的情緒,什麼事情都無法改變吧。因此,我想在這本書中坦率地,將我的思考、以及那些非改變不可的事物,一一記錄下來。
如同上述,我真正想述說的並不是「已經發生的事情」,而是關於未來的行動。

如果不幸遭受性暴力,第一件事情該做什麼?去醫院驗傷?報警?告訴身邊的人?以上的答案,或許都會是常見的答案,然而在更多實際的情況下,卻可能是什麼腦袋一片空白、都做不了,只想馬上把自己弄乾淨、羞於和他人談論,甚至是譴責自己。既要柔弱又要能夠完成自力救濟,對於性暴力受害者而言,多數人有太多矛盾的刻板印象,有時就連法律也是如此,而比起受害人的衣著,這些對於受害者的想像,或許才是讓性暴力如此猖獗且層出不窮的元兇。

《黑箱: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實告白》顧名思義,是描述一名性暴力受害者在事件後,所經歷的心路歷程。在日本擔任獨立記者的伊藤詩織,2015年受到職場前輩山口下藥性侵,原以為司法機關能夠還她公道,卻在整個日本父權社會下,受到司法機關、社會大眾及媒體的種種刁難。

經歷性暴力後的心靈,可以想見回憶事發經過將會多痛苦,更遑論在經歷調查時面對陌生人無數次反覆訴說,甚至寫成一本書。曾經伊藤詩織也想要打退堂鼓,但身為新聞人的使命感,及擔憂重要的友人與妹妹成為下一個受害者的心情,讓她決定以受害者的身份,出面控訴一切不合理,並完成了 《黑箱: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實告白》。


山口說:「至少內褲留給我當紀念吧!」
聽到這句話的我,全身無力坐倒在地。(中略)
「之前明明看起來很精明的樣子,現在倒像是個困惑的孩子一樣,真可愛。」山口又開了口。


是怎樣的無恥,才能在犯行後還能說出令人作嘔的話;而又是怎樣的社會,讓這些人能夠肆無忌憚?除了檢討被害人的衣著、交友習慣等,彷彿這些個人的生活方式,就能夠讓加害者的罪行被「諒解」,書中談到主角面對法律的不近人情、公權力習於息事寧人,更讓人感到絕望與憤慨。

如同《楚門的世界》中,當主角開始懷疑週遭的世界,卻受到各種阻撓,包含近期藝人鄭家純控訴遭性騷擾的事件,也讓人深感性暴力受害者,在父權思想如此根深柢固的情況下想要追求正義,是如此困難重重。也因此更讓《黑箱: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實告白》作者伊藤詩織的倖存,甚至於接下來激起日本 metoo 運動、2019年底獲得勝訴,顯得難能可貴。或許直到人類滅亡前,性暴力仍不會消失,但也因為有這些勇敢的人存在,才能讓改變的希望持續存在。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47會員
403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正常」,一個看似平淡無奇,卻又充滿傷害力的詞。生長在自我意識逐漸成為主流的現代,我們都曾經被教育過「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但現實中的各種規範與「棒打出頭鳥」的慣習,卻讓大部分的我們膽怯於與眾不同、時時盯緊自己不能越出紅線,一直到某些契機讓我們發現,不正常才是常態,強迫正常只會讓我們受傷。
實際走入印度街頭,研究女性無家者議題,作者程敏淑以志工的身份,實際面對面與她們對話、正視她們面臨的困境。因為居無定所,加上歧視與刻意污名化,這些女性被貼上「壞女人」的標籤,獲得父權社會默許的性別暴力,更逼迫她們必須依附於其他團體或團結,否則連睡覺都是奢侈。
雖然無法定義「臺灣人」,但若限縮「臺灣」的地理範圍中,講述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或許是個解套,而《臺灣歷史圖說》正是這樣的一部作品。包含最初南島語族定居於臺灣,一直到二戰時期,或者增訂版中新增的民主化之路,身為歷史學者的作者周婉窈,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搭配豐富的圖片,訴說了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
想買甜甜圈,店家卻在交貨前先咬了一口,讓顧客當場傻眼。投資理財平台的廣告中,對於交易佣金的生動描述,讓許多人心有戚戚焉。然而,這看似荒謬的劇情,卻是所有在台移工必須面對的現實,差別只是他們不只必須每個月吃著「被咬過的甜甜圈」,還必須在購買之前,先想辦法生出五個甜甜圈給對方。
就算未來人工智慧能夠寫文章,散文作家或許還是最不需要擔心的一群。沒有5W1H的嚴謹結構,不需要起承轉合的情節,散文所需的只是作家本身的才華,而真正優秀的散文作品,則會給人一體成型的暢快感,並驚艷於作者的創意與文采。《青檸色時代》作者林薇晨的文字,就具有如此的魅力,然而相關的介紹卻極少。
韓劇帶給觀眾歡笑、喜悅,甚至是面對現實世界的動力,激勵了無數人像韓劇主角一般,努力追尋自己的「完美結局」。然而,如此帶來希望的作品,背後卻是無數勞工被壓榨、霸凌與歧視。
「正常」,一個看似平淡無奇,卻又充滿傷害力的詞。生長在自我意識逐漸成為主流的現代,我們都曾經被教育過「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但現實中的各種規範與「棒打出頭鳥」的慣習,卻讓大部分的我們膽怯於與眾不同、時時盯緊自己不能越出紅線,一直到某些契機讓我們發現,不正常才是常態,強迫正常只會讓我們受傷。
實際走入印度街頭,研究女性無家者議題,作者程敏淑以志工的身份,實際面對面與她們對話、正視她們面臨的困境。因為居無定所,加上歧視與刻意污名化,這些女性被貼上「壞女人」的標籤,獲得父權社會默許的性別暴力,更逼迫她們必須依附於其他團體或團結,否則連睡覺都是奢侈。
雖然無法定義「臺灣人」,但若限縮「臺灣」的地理範圍中,講述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或許是個解套,而《臺灣歷史圖說》正是這樣的一部作品。包含最初南島語族定居於臺灣,一直到二戰時期,或者增訂版中新增的民主化之路,身為歷史學者的作者周婉窈,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搭配豐富的圖片,訴說了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
想買甜甜圈,店家卻在交貨前先咬了一口,讓顧客當場傻眼。投資理財平台的廣告中,對於交易佣金的生動描述,讓許多人心有戚戚焉。然而,這看似荒謬的劇情,卻是所有在台移工必須面對的現實,差別只是他們不只必須每個月吃著「被咬過的甜甜圈」,還必須在購買之前,先想辦法生出五個甜甜圈給對方。
就算未來人工智慧能夠寫文章,散文作家或許還是最不需要擔心的一群。沒有5W1H的嚴謹結構,不需要起承轉合的情節,散文所需的只是作家本身的才華,而真正優秀的散文作品,則會給人一體成型的暢快感,並驚艷於作者的創意與文采。《青檸色時代》作者林薇晨的文字,就具有如此的魅力,然而相關的介紹卻極少。
韓劇帶給觀眾歡笑、喜悅,甚至是面對現實世界的動力,激勵了無數人像韓劇主角一般,努力追尋自己的「完美結局」。然而,如此帶來希望的作品,背後卻是無數勞工被壓榨、霸凌與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