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火神的眼淚》是原創人溫暖的心疼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火神的眼淚》是原創人溫暖的心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約莫20年前吧,熱衷閱讀小野書籍的我,得知他在PChome個人新聞台開台成立《小野家族》,立刻便加入最愛。向來習慣潛水,默默的瀏覽這個網站暱稱的「童鞋」們的留言,漸漸的有兩個名字就這樣留在我的腦海裡:李志薔、蔡銀娟。

經常留言的大多是志薔,只是留言中常伴隨著銀娟,起先是因為那「銀」字鮮少使用在名字中而留下印象,後來是因為與志薔同是高雄人、喜愛文學與電影、加上他的站名是我很喜歡的電影《追夢人》,所以這對始終讓我感覺鶼鰈情深的夫妻,就像是我未曾謀面與對話卻仍熟悉的老友般。

後來再獲得他們的消息是2006年志薔第一部劇情長片《單車上路》的上映,此後他們夫妻的作品陸續問世,直到此次由銀娟導演、志薔擔任製作人的消防職人電視劇《火神的眼淚》才受到廣大討論。並非過去作品不夠好所以未獲矚目,而是從《火神的眼淚》便能感受到這對夫妻有著令人不可思議的溫柔和愛,所以他們的作品沒有大眾們被餵養慣了的灑狗血劇情,就以劇中三位情緒較彰顯的角色來談。

raw-image

每次出場就想把遙控器音量調小或切靜音的非子伶母親徐靜華(王琄 飾)莫屬了,那些對徐子伶(陳庭妮 飾)歇斯底里的用字遣詞,讓戲外的我們都感覺到自己也被情緒勒索了一波,直到劇情揭露了當年子伶被孕育的真相,我的腦海突然把徐靜華和《飲食男女》的大姊朱家珍(楊貴媚 飾)做重疊了,雖然朱家珍口中那個在大學把她心傷透、使她不願結婚的男人,是她幻想編出來的初戀,而徐靜華是真實的發生過一夜情,卻編造出一個前夫及其離開後的種種故事,但無疑的,我相信這兩個女人都是深愛著那兩個男人。徐靜華渴愛卻用不可愛的方式來討愛,那些張牙舞爪下是一顆缺愛又不願示弱的破碎靈魂,只能憑藉著捏造的謊言讓她忽略自己所愛之人並不愛她的事實,用虛張聲勢和對女兒的控制慾來支撐未婚媽媽的人生,那一刻,我從對她的不耐,轉為心酸。

raw-image

這種對於角色觀感的翻轉不只在她身上,像是酒空老吳(楊宗樺 飾)酗酒的背後往事、同安分隊資深學長陳國勝(鄭志偉 飾)只會出張嘴,內心卻埋藏著一道極深的傷口。

一度以為王識賢有客串。

一度以為王識賢有客串。

第二位情緒飽滿的角色莫過於綽號「羚羊」、有著正義魔人「憤怒鳥」姿態的林義陽(劉冠廷 飾),時時處在「衝衝衝」的狀態下,除了「衝勁」,就是因為「衝動」而帶來的「衝突」,上述的老吳、國勝都是藉由他之眼讓觀眾跟著他從不解、怨怒,到發現誤解的慚愧與接納,可惜等他終於學會待人處事需要「緩衝」,老吳卻已經沒有機會再向他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了;來不及手洗完畢的衣服,就算國勝學長接手替他洗好,也等不到主人回來穿了。

戲裡戲外都是恩愛夫妻的丁強、李璇(丁叔於2023.1.27病逝,享壽87歲。)

戲裡戲外都是恩愛夫妻的丁強、李璇(丁叔於2023.1.27病逝,享壽87歲。)

透過劇中唯一戀愛ing的劇情走向來緩和義陽嫉惡如仇的火爆脾氣,牽著子伶的手所說的那句:「心跳好快喔,等一下會不會OHCA?沒關係妳是TP」也成了全劇最甜蜜又最遺憾的告白,這對「伶陽CP」終究無法如他們所願的和那對老爺爺、老奶奶一樣白頭偕老。

第三位貌似情緒化的角色則是......


看完上半段的文章,是否意猶未盡呢?
邀請你陪我織情網,一次解鎖百篇文章 ლ(╹◡╹ლ)
或給柳繪雨鼓勵”吧
  1. 登入會員按❤️(以精神支持我繼續創作)
  2. 以實質鼓勵斗內 Me(唸起來好像 Do Re Mi )
我有五個房間
給電影人的情書
給音樂人的情歌
給戲劇人的情話
給文字人的情詩
給旅行人的情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8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給戲劇人的情話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影 音 文學 夢
11.4K會員
203內容數
影劇、音樂、創作、旅行、自我療癒、心靈成長、語錄金句,如果這些讓你感到怦然心動,那就別和我萍水相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影 音 文學 夢 的其他內容
應該有不少人像我一樣害怕離別的場面,不管是生離,還是死別,害怕是因為不捨,不捨是因為在乎,在乎是因為愛,愛於是重視能否「好好說再見」。 有些再見,是再也不見,我們永遠無法得知,哪一眼會是最後一眼,哪一面會是最後一面,是被迫的離開,還是自己選擇了永別。而你,是否有從此劇中學會了怎麼「好好說再見」?
《我們與惡的距離》在社會高度關注與討論下,編劇要如何準確傳達出想說的訊息,那種心理壓力我不敢說「可想而知」,就像加害者與被害人家屬們,都不是非當事人能真的感同身受的。 雖然事件發生至今不到5年,但人是健忘、學不會教訓的。 在這裡,我們就來看《我們與惡的距離》角色原型。
吾中琅琊火寒毒, 冰續草亦救不回。 若也能沈冤得雪, 縱油盡燈滅不悔。 電視小說看不夠, 漫畫能解劇情憂。 母親不看便恐嚇, 此生再不回高雄。 肥牛只愛蘇哥哥, 水牛也愛林小殊。 眾男都愛梅長蘇, 酥胸未見霓凰哭。 萌大統領天然萌, 傻楞黎綱組聯萌。 想尋晏大夫求診, 不如少鴿主藺晨。
應該有不少人像我一樣害怕離別的場面,不管是生離,還是死別,害怕是因為不捨,不捨是因為在乎,在乎是因為愛,愛於是重視能否「好好說再見」。 有些再見,是再也不見,我們永遠無法得知,哪一眼會是最後一眼,哪一面會是最後一面,是被迫的離開,還是自己選擇了永別。而你,是否有從此劇中學會了怎麼「好好說再見」?
《我們與惡的距離》在社會高度關注與討論下,編劇要如何準確傳達出想說的訊息,那種心理壓力我不敢說「可想而知」,就像加害者與被害人家屬們,都不是非當事人能真的感同身受的。 雖然事件發生至今不到5年,但人是健忘、學不會教訓的。 在這裡,我們就來看《我們與惡的距離》角色原型。
吾中琅琊火寒毒, 冰續草亦救不回。 若也能沈冤得雪, 縱油盡燈滅不悔。 電視小說看不夠, 漫畫能解劇情憂。 母親不看便恐嚇, 此生再不回高雄。 肥牛只愛蘇哥哥, 水牛也愛林小殊。 眾男都愛梅長蘇, 酥胸未見霓凰哭。 萌大統領天然萌, 傻楞黎綱組聯萌。 想尋晏大夫求診, 不如少鴿主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