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 遠距考古課

閱讀心得 | 遠距考古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概述

本書依據亞洲、非洲、歐洲及美洲等地區分別介紹透過考古發現的古文明。介紹方式是先以概述的方式說明,後續輔以詳細的介紹,讓人更可以加深對於該文明的印象。



在本書中得到的收獲及成長

  • 對於世界各地的古文明及發展有粗略了解



探討點

聲明:以下論述基點為本人閱讀書籍後的理解,有可能並非作者要表達的原意。

這本書對於我來完全是知識的吸收,因為本人對於古文明本來就沒有什麼深切的了解,因此這部分我主要會說明我對於本書好與不好的地方。

本書的寫作形式以及讓我獲益的地方

本書依據亞洲、非洲、歐洲以及美洲地區做大分類,再依據各洲中發現的遺跡作介紹。介紹順序依我看來並沒有特別的順序,不管是年代或者是地區。且文明與文明間完全是獨立介紹,我想可以是因為本書是以考古為基底作為介紹,所以才個別獨立。我也是在此處發現我可能比較會喜歡文明間關聯的介紹,對我來說讀起來會比較有感。對於每一項遺跡,本書會先以概述的方式做整體說明,之後再透過詳細的解說再次敘述,這部分給予我的感覺就像是一開始先讀大綱,後續再看詳細說明,以編排方式以及讀感來說,如果沒有問題的話會是不錯的體驗,但是可惜本書有前後描述不一的問題,令整體讀感大打折扣,詳細狀況我在下一部份(本書的缺點)會再敘述。

讀完整本書讓我獲益最大的是了解了世界各地的遺跡及古文明,以及個人可能有偏好的敘述方式,相較於遺跡為基礎做介紹,我可能更偏好於以地點、年代做介紹,更進一步說,透過本書我發現我應該會更喜歡某個地區、國家的發展興衰歷史,更偏好於有系統性的介紹。本書的描述方式,個人認為比較像是部落格的描述方式,更適合有時間看一下、看一點的族群,因為各遺跡皆獨立,所以可以直接選擇跳到喜歡的項目閱讀。


我認為本書的缺點以及另外推薦的讀法

本書書名是「遠距考古課」,我認為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任何考古圖片佐證。(但我不確定是否是因為我購買電子書的緣故,如果是因為電子書,那麼我認為電子書是相當不值得購買的!)即便書中對於遺跡的描述個人認為還算不錯,令人充滿想像空間,但是想像的再多都不如一張照片實際。其二個人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前後描述不一,在前面的部分我有稍微提及了,本書的描述方式約是先以大綱形式說明,後續輔以詳細解說,在此部分大綱與詳細說明有不一致的部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獨石教堂」這一章節,前後敘述的發現年代,教堂數目皆不相同,令我在讀到這一章節時相當困惑。我上谷歌搜尋後,也是發現兩種說法,但我認為作者既然出書了,應該要堅持一種說法,或是可以說明有兩種可能性,而不是前面採用一種說法,後面直接採用另一種。也是因為如此,讓我在讀後面的章節興趣大減,因為我對本書的可信度降低了很多,後續的章節就完全當成是一個不是很嚴謹的故事來看了。

因為本電子書其實並沒有圖檔,所以個人較為推薦的讀法是可以上網搜尋本書大綱,觀看其介紹的遺跡,之後再透過谷歌搜尋,通常搜尋到的內容不會差太多,且還有附圖,在「獨石教堂」後續的章節我看到有興趣的描述,我都會透過谷歌去找圖,看起來會較有樂趣。

大體來說,本書還是可以對全世界考古文明帶來整體且粗略的介紹,不要太過關注相信書中出現的詳細年代,而只關注有發生過的事件,一筆帶過去讀的話,我認為還是可以帶給讀者不錯的體驗。只可惜我現在閱讀為了加深印象都會去做筆記,在整理時會發現前後不一的敘述,所以才讓我在閱讀這本書時體驗不佳。


推薦給以下人群

前提:想要一筆帶過閱讀的人

  • 想要概括了解全世界古文明的人。
  • 想要學習全世界古文明卻又不知如何入門的人。


閱讀過程心得

對於我的閱讀過程心得有興趣的人,可以透過以下連結觀看我的每日閱讀筆記記錄喔!

閱讀筆記 | 遠距考古課 Day1



結尾

感謝各位讀者的閱讀,如果你與我一樣是對考古歷史好像有點興趣卻有不確定的人,我認為這是一本不錯的入門書(當然前提是不要去仔細推敲本書的內容),這本書讓我確立了我比較喜歡的歷史書籍型態,且讓我找到我可能較有興趣的文化,之後若是有機會的話,我可以再往那個文化找相關的書籍閱讀。

作者: 陳深名,出版社:崧燁文化,出版日期:2021/08/16

作者: 陳深名,出版社:崧燁文化,出版日期:2021/08/16

avatar-img
佩姬觀點的沙龍
20會員
67內容數
這個專欄主要是紀錄佩姬個人的學習歷程及觀點分享,學習及分享的素材主要來自於與兒子共讀的童書、經由彭蒙惠英語學習時得到的新知、過去閱讀過的書籍在現實生活中的感悟以及新閱讀的書籍筆記。內容可能會有些過於雜亂,但可以確保的是隨著每次發布文章我都會有所成長,也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到閱讀此專題的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佩姬觀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習慣要如何養成?作者提出了彈性習慣的概念,從如何找尋自己想要養成的習慣、如何去規劃目標來養成習慣、如何追蹤自身成果以及調整目標。整套方法從原理到執行面都非常詳盡,而且十分簡單,想要排除壞習慣養成新習慣的人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書!
概述 這是一本教人如何溝通的書,內容依據情境「對客戶」、「對部屬」以及「通用情境」舉出多數範例,說明某些場合適合使用的話術以及雷點。書中內容是以「小技巧」+「範例」來呈現,因此本書中包含非常多的「小技巧」及注意點,並無一個通用的中心思想。
概述 本書由品牌定義以及傳統的品牌行銷手法開始說明,作者發現非經由傳統的步驟,依舊有些品牌是廣為人知且受歡迎的。闡述傳統的品牌行銷策略可能並非最佳解。後續搭配大腦決策行為得到的啟發,進一步推出容易影響大腦偏向的行銷策略。
因為iHerb暫時不賣台灣了,所以最近在尋找其餘的健康食品購物網站。Garden of Life這個品牌是主打天然成分萃取,而且有送台灣,所以我趁著先前有買一送一活動的時候購入(買一送一比iHerb便宜),目前已經收到貨了,因此在這邊分享一下購物心得。
習慣要如何養成?作者提出了彈性習慣的概念,從如何找尋自己想要養成的習慣、如何去規劃目標來養成習慣、如何追蹤自身成果以及調整目標。整套方法從原理到執行面都非常詳盡,而且十分簡單,想要排除壞習慣養成新習慣的人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書!
概述 這是一本教人如何溝通的書,內容依據情境「對客戶」、「對部屬」以及「通用情境」舉出多數範例,說明某些場合適合使用的話術以及雷點。書中內容是以「小技巧」+「範例」來呈現,因此本書中包含非常多的「小技巧」及注意點,並無一個通用的中心思想。
概述 本書由品牌定義以及傳統的品牌行銷手法開始說明,作者發現非經由傳統的步驟,依舊有些品牌是廣為人知且受歡迎的。闡述傳統的品牌行銷策略可能並非最佳解。後續搭配大腦決策行為得到的啟發,進一步推出容易影響大腦偏向的行銷策略。
因為iHerb暫時不賣台灣了,所以最近在尋找其餘的健康食品購物網站。Garden of Life這個品牌是主打天然成分萃取,而且有送台灣,所以我趁著先前有買一送一活動的時候購入(買一送一比iHerb便宜),目前已經收到貨了,因此在這邊分享一下購物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