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屍校園》|值得反思的校園欺凌

《僵屍校園》|值得反思的校園欺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會看這部影集,純綷是被逼的,因為挺討厭血腥暴力的畫面,自從多年前追了幾季The Walking Dead後,就沒有再看過,想著不過是不停的追逐以及死亡,外加一點真實人性暴露,雖然如此,但還是看到停不下來XD。

劇情走得很順,病毒怎樣研發出來,喪屍怎樣來,都沒有太過於突兀。

因為科學老師的兒子被欺凌至多次入院,不想兒子再軟弱被欺,他就研制了一種藥,令人在發怒時能及發揮超強能力,但當然失敗了,最後兒子和老婆變成了喪屍。

校園中的欺凌遠不止這些,到處都有欺凌,被欺凌的學生求助無門,學校希望將事件壓下,而忽略之,即使家長老師介入,一起對質,卻仍然徒勞無功,因為被欺凌的人擔心告發後,之後的被欺負的手段會更嚴重,所以也只有默默忍受,這是惡性循環。

不得不說的是韓國制作的影片都是很絕的,就是血腥到極致,核突到極致。

喪屍片的精粹當然是了無止境的追逐與逃亡,這套劇利用了學校的特殊環境,構思了多場很有特色的追逐場面,其中一場是圖書館的追逐戰,另一場是體育館的攻防戰,都是很有校園特色的場景,也完全利用了校園的道具來逃生。

唯一的疑惑,學生怎麼不用吃東西的,不會肚餓嗎?難道就真的是青春無敵嗎?

劇名《僵屍校園》令我以為喪屍只在校園活動,原來事件是由校園的欺凌事件引發的一個毁滅性的災難。

當大家都著重於劇情如何緊張刺激,人性如何在高壓力的環境下暴露,有極善良為了救學生而死的老師,也有極惡毒的為了証實自己是對的而陷害同伴的人。

但我也覺得這套劇某方面也在傳達著欺凌事性的嚴重性,必須要有更多的重視,雖然現實的結果未致於變成全城喪屍,但是每每看到有學生被欺凌至死,或因此而自殺的新聞的詳情,我都覺得很傷心,他們生前到底承受了多少身體或心靈上的折磨?

看這種災難片的樂趣,就是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個會死的是誰,所有人都有機會死,明明每個人的戲份都很多,很立體,不像小配角,可是下一場或下一集就會死了。

很久沒有看喪屍片,覺得這種災難最可怕的並不是死亡,死並不可怕,而是還在生的人,眼看著親人變成了一個了無人性的怪物再攻擊自己,這才是最殘忍的事情。

avatar-img
七里浮香
86會員
120內容數
分享我的閱讀心得。閱讀類型大多是:小說、育兒、自我成長、經濟、歷史、成功學、寫作教學、身心靈等等。不過閱讀速度緩慢,也不一定每一本都寫讀後心得,這裏只分享讀過覺得好的才寫下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七里浮香 的其他內容
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時,是看到淇淇的介紹,當時並沒有太吸引我,因為平行時空的題材好像已經欠缺新鮮感,接著不久又看到漫閱讀,還有其他馬特巿的巿民介紹,其中有一個書評寫:這是一個科幻包裝的心靈故事。就是這一句吸引我看這本書。
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個叫「交替閱讀法」的閱讀方法。 這閱讀法的大意是,不要在一個時期只看一本書,而是同時間看幾種不同類別的書藉,文中還教人每本書只閱讀五頁,就換過另一本書。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閱讀更有成功感,因為對一個初閱讀的人來說,目標是閱讀完一本書,然而,當看到書本這麼厚,就覺得這個目標有點難矩。
簡體版是《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繁體版是《垃圾場的自學人生》 這是一個看似荒誕卻是真實的故事。 故事圍繞著愛荷達州的巴克峰,這是塔拉的家,父親經營廢料場,母親是無牌的助產士,替一些山區的婦女在家中接生小孩。 塔拉生長在一個父權隆重的家庭,一切以父親為主,母親極之順從,很少發表與父親相左的意見。
我一直以為我看劇的熱情沒有了,近幾年都沒有什麼劇讓我上頭。 原來不是我的熱情沒有了,而是現在的陸劇太粗製濫造,欠缺邏輯的情節和當觀眾是白痴的劇情,都讓我很久沒有再花時間看陸劇。 最近因為看到《夢華錄》在FB被洗版,一致好評,故且一看吧。 𠱓⋯⋯正常原來真的有這麼難嗎? 英雄救美? 四)演技在線
一直喜愛看有關小說寫作的指導書,但大多是外國翻譯的版本。第一次看華文作者的小說寫作課,深感得益,畢竟文字更貼近我們。 與其說這是寫作教學,倒不如說是談寫作。汪老先生以自己的經歷與沉淀已久的人生經驗來談寫作,道出不一樣的寫作法,對我而言是一本很有啟發性的一本書。 平淡不等於寡淡。 喻情於景
我不相信一見鍾情,但他說,他對我就是一見鍾情。 「阮女士,這份是妳的離婚協議書,妳在這裏簽名就可以了。」事務律師指了指我要簽名的欄位,推了一下厚重的眼鏡框。 我拿起黑色墨水筆,緩緩的打開筆蓋,盯著協議書一會,還是忍不住問:「他簽了嗎?」 「呂先生,今早就過來簽了。」 「他簽的時候怎麼樣?」 唉⋯⋯
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時,是看到淇淇的介紹,當時並沒有太吸引我,因為平行時空的題材好像已經欠缺新鮮感,接著不久又看到漫閱讀,還有其他馬特巿的巿民介紹,其中有一個書評寫:這是一個科幻包裝的心靈故事。就是這一句吸引我看這本書。
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個叫「交替閱讀法」的閱讀方法。 這閱讀法的大意是,不要在一個時期只看一本書,而是同時間看幾種不同類別的書藉,文中還教人每本書只閱讀五頁,就換過另一本書。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閱讀更有成功感,因為對一個初閱讀的人來說,目標是閱讀完一本書,然而,當看到書本這麼厚,就覺得這個目標有點難矩。
簡體版是《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繁體版是《垃圾場的自學人生》 這是一個看似荒誕卻是真實的故事。 故事圍繞著愛荷達州的巴克峰,這是塔拉的家,父親經營廢料場,母親是無牌的助產士,替一些山區的婦女在家中接生小孩。 塔拉生長在一個父權隆重的家庭,一切以父親為主,母親極之順從,很少發表與父親相左的意見。
我一直以為我看劇的熱情沒有了,近幾年都沒有什麼劇讓我上頭。 原來不是我的熱情沒有了,而是現在的陸劇太粗製濫造,欠缺邏輯的情節和當觀眾是白痴的劇情,都讓我很久沒有再花時間看陸劇。 最近因為看到《夢華錄》在FB被洗版,一致好評,故且一看吧。 𠱓⋯⋯正常原來真的有這麼難嗎? 英雄救美? 四)演技在線
一直喜愛看有關小說寫作的指導書,但大多是外國翻譯的版本。第一次看華文作者的小說寫作課,深感得益,畢竟文字更貼近我們。 與其說這是寫作教學,倒不如說是談寫作。汪老先生以自己的經歷與沉淀已久的人生經驗來談寫作,道出不一樣的寫作法,對我而言是一本很有啟發性的一本書。 平淡不等於寡淡。 喻情於景
我不相信一見鍾情,但他說,他對我就是一見鍾情。 「阮女士,這份是妳的離婚協議書,妳在這裏簽名就可以了。」事務律師指了指我要簽名的欄位,推了一下厚重的眼鏡框。 我拿起黑色墨水筆,緩緩的打開筆蓋,盯著協議書一會,還是忍不住問:「他簽了嗎?」 「呂先生,今早就過來簽了。」 「他簽的時候怎麼樣?」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