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能力不怎麼樣的人為什麼被升職了?

看起來能力不怎麼樣的人為什麼被升職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著公司發佈的升遷名單, 心裡想著『天啊, 那個誰誰誰明明能力還好, 怎麼也升官了!』相信這是很多上班族都曾有過的職場經驗。

雖然績效和能力是正常公司用來評估升遷的主要考量, 但卻不是唯一的考量。在擔任部門最高主管之後, 每年都有機會參與跨部門員工績效考核以及升遷人選的討論, 從這些討論中往往能看到各主管心中的愛將人選並不全是該部門中能力最好的人。在績效之外, 還有哪些因素能讓主管留下好印象, 讓那些能力不是最佳的員工也有被升遷的機會呢?

raw-image

他可能很上得了檯面

很多外商公司都喜歡看起來“Presentable”的人, 這個體面不只是看長相, 更多是整體給人的感覺, 包含: 打扮是不是得體、言行舉止是不是合宜、英語說得好不好聽..等。『看起來像菁英』會更容易讓人相信你就是菁英, 很多時候能彌補能力上的不足。

他可能很會服務老闆

很會服務老闆的人不見得很狗腿, 他可能只是擅長掌握老闆的喜好, 能聊老闆喜歡的運動或餐廳、能講出觸動老闆笑點的笑話, 在大家都躲著老闆的時候讓老闆覺得很親近、很貼心。這樣的人就算在專業能力上只是平庸等級, 也能有不錯的發展機會。

幾年前在某家外商公司工作時, 有一位業務部的同事其實能力和績效都只是中等, 但他卻是當時美籍總經理的愛將之一, 因為他總能在搭電梯遇到總經理時大方的打招呼、共乘, 因而跟總經理建立了比較親近的關係。之後, 總經理在經過他的座位時, 也會願意多停留幾分鐘跟他閒聊幾句。我們能看到的是, 在總經理任職期間發生的幾次組織調整中, 這位同事都得到了很好的安排。

不要覺得很不公平, 一樣的場景, 很多同事會假裝要等別人而不走進這班有總經理搭乘的電梯, 有些人甚至會在電梯來之前就假裝想去廁所而迅速離開現場。老闆也是人, 也會因為大家對他的刻意迴避而覺得尷尬, 對於能讓他免於尷尬的人自然會心生好感, 這很正常。

他可能比較無害

不是每個升職的機會都適合專業能力最強的人, 由其是當這個位子有一些跟人相關的挑戰時, 公司往往會優先考慮提拔不會對現狀造成進一步傷害的人。例如: 一個氣氛緊繃、合作關係差的團隊, 公司可能會選擇把專業能力中等但情商高、性格溫和的人提升為團隊小主管, 而不是工作表現最佳但個性強勢的人, 因為當下優先的重點是穩定現狀、改善團隊關係。

升遷決定的背後考量其實比一般人想像的有廣度。績效和能力是會放進來看的重點, 但並不是績效從高到低等於升遷機會從有到無這樣的直線關係。人是其中的變數, 讓主管留下好的觀感能驅動他願意放大去看、甚至去找你在工作上的優點。而員工平常展現的個性、做事風格也都是主管的參考資料, 用來判斷哪些機會可能適合或不適合你。希望掌握最大升遷機會的人不能忽略平時讓人留下的觀感以及在個性上應該要有的彈性。

如果喜歡文章內容,歡迎贊助支持我的寫作喔~

Cindy Lu, 美國紐約大學(NYU)研究所畢業, 20年500強外商品牌行銷工作經驗, 熟悉B2C及B2B商業模式, 管理過台灣、香港、中國市場, 目前從事英文履歷及面試諮詢輔導工作。Email聯繫:[email protected]

FB: https://www.facebook.com/Cindy.Career/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indy.career/

avatar-img
CindyCareer+ 職涯會客室
16會員
65內容數
用品牌行銷的概念和部門主管的視角幫助職場工作者明確職場定位、清晰職涯路徑、強化個人優勢、補齊職場技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最近在很多想轉職的求職者履歷中看到, 很多人會忽略目標職缺需要的硬技能, 直接以軟技能來說明自己的合適度, 以至於整份履歷的內容偏向個性和工作態度的描述, 反而看不到專業能力的具體優勢。這篇文章幫助大家了解硬技能和軟技能的不同以及在釐清求職目標時、在履歷和面試上怎麼運用它們。
最近的熱門新聞之一是關於幾家知名美企的大規模裁員, 這些公司都曾經以其代表性、高薪、福利而成為業界的最佳求職目標, 現在卻是掀起裁員潮的主角。 市場會變, 策略會改, 高層會流動, 這些都會造成工作的不穩定, 但只要能在平時做好下面3個準備, 就能幫助自己不被淹沒。
你是內向者嗎? 我是! 還記得小學的時候有一位班導師給我的學期末評語是『性格內向, 有自閉傾向』, 因此從小就覺得內向是一個需要改善的問題。這樣的我後來居然能在鼓勵外向文化的外商公司做著需要很多外向特質的行銷工作長達20年。基於親身經驗, 這篇文章想分享的是內向者可以如何在鼓勵外向的職場裡做出表現!
英國首相Liz Truss在任職44天後迅速下台是這兩天的熱門新聞之一, 44天前英國媒體形容她是菁英、新一代鐵娘子; 44天後媒體形容她是比萵苣還短命的首相。這整個過程讓我想起在業界曾經看過的, 那些迅速爬上高位也迅速跌落神壇的人。
上一篇文章《台北女子圖鑑》林怡姍的面試踩了哪些雷?分享後收到了一則很有意思的網友留言, 大意是社會對新鮮人的標準越來越嚴苛了, 在學生時代就得開始思考職涯, 還要實習、懂得收集一些數據成效等, 他覺得之後學生只會(被要求)做越來越多事, 而不是真正能有思考上的自由。因此這篇文章不談求職技巧, 我想分
『不好意思, 我哪邊有說錯嗎?』 在第一集劇中, 女主角林怡姍在經歷兩次失敗的面試之後忍不住這麼問面試官。面試官一邊低頭忙著公事, 一邊不耐煩的回答: 『我現在沒有時間教你!』 林怡姍的兩場面試過程其實還滿真實的呈現了一個新鮮人在面試中可能會犯的錯誤, 林怡姍在面試裡到底踩了什麼雷...
最近在很多想轉職的求職者履歷中看到, 很多人會忽略目標職缺需要的硬技能, 直接以軟技能來說明自己的合適度, 以至於整份履歷的內容偏向個性和工作態度的描述, 反而看不到專業能力的具體優勢。這篇文章幫助大家了解硬技能和軟技能的不同以及在釐清求職目標時、在履歷和面試上怎麼運用它們。
最近的熱門新聞之一是關於幾家知名美企的大規模裁員, 這些公司都曾經以其代表性、高薪、福利而成為業界的最佳求職目標, 現在卻是掀起裁員潮的主角。 市場會變, 策略會改, 高層會流動, 這些都會造成工作的不穩定, 但只要能在平時做好下面3個準備, 就能幫助自己不被淹沒。
你是內向者嗎? 我是! 還記得小學的時候有一位班導師給我的學期末評語是『性格內向, 有自閉傾向』, 因此從小就覺得內向是一個需要改善的問題。這樣的我後來居然能在鼓勵外向文化的外商公司做著需要很多外向特質的行銷工作長達20年。基於親身經驗, 這篇文章想分享的是內向者可以如何在鼓勵外向的職場裡做出表現!
英國首相Liz Truss在任職44天後迅速下台是這兩天的熱門新聞之一, 44天前英國媒體形容她是菁英、新一代鐵娘子; 44天後媒體形容她是比萵苣還短命的首相。這整個過程讓我想起在業界曾經看過的, 那些迅速爬上高位也迅速跌落神壇的人。
上一篇文章《台北女子圖鑑》林怡姍的面試踩了哪些雷?分享後收到了一則很有意思的網友留言, 大意是社會對新鮮人的標準越來越嚴苛了, 在學生時代就得開始思考職涯, 還要實習、懂得收集一些數據成效等, 他覺得之後學生只會(被要求)做越來越多事, 而不是真正能有思考上的自由。因此這篇文章不談求職技巧, 我想分
『不好意思, 我哪邊有說錯嗎?』 在第一集劇中, 女主角林怡姍在經歷兩次失敗的面試之後忍不住這麼問面試官。面試官一邊低頭忙著公事, 一邊不耐煩的回答: 『我現在沒有時間教你!』 林怡姍的兩場面試過程其實還滿真實的呈現了一個新鮮人在面試中可能會犯的錯誤, 林怡姍在面試裡到底踩了什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