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夜讀之《營繕師異譚》

寒冬夜讀之《營繕師異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在孩子心中,父母果然是無可取代的吧。或者,他們根本從未想像過父母也有錯。雖然不清楚他們真正的想法,但只要看到孩子拚命庇護父母,責備自己,我便覺得這一切真是令人心痛的悲劇。明明能乾脆地怨恨父母、對父母生氣——只要他們願意捨棄父母,就能輕易得救。」

「孩子捨棄父母……」

約莫是察覺麻美的困惑,秦解釋道:

「對不起,說了這麼奇怪的話。不過,如果去世的孩子不怨恨母親,我是無法幫上忙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

那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在麻美面前?為什麼會出現在之前住戶的眼前?

──《營繕師異譚》小野不由美


接下來又將是冷冷的一周,「寒冬夜讀」將時不時推薦一些適合在氣溫低的夜裡,窩在被子裡看的書。

《營繕師異譚》、《營繕師異譚之貳》,有我喜歡包含古老事物,有點恐怖、有點古怪不思議,卻又不失溫暖的基調。短篇小說易入口無壓力,前後篇無銜接問題,從哪篇進入都可以。

喜歡封底日本三省堂書店店員的推薦語:

或許我們生活的世界才是所謂的「異界」。與充滿個性與人情味的可怕事物和平共生,這樣的故事讓我感受到從大地湧現的溫暖。──內田剛

後生的時候,以為這個世界非黑即白,後來才發覺灰色地帶更能包容非屬於某個世界的事物,而這中間的故事,是許多作家可以發揮的空間。所以才會有這麼多人喜歡怪談、百物語、妖怪、靈異這類題材吧。

avatar-img
書店與非書店的日常的沙龍
27會員
2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沒有人知道哪一天、哪一刻或是要到哪一年,那個選擇會或大或小的產生什麼影響。大人在網路憑書介買書、甚至在書店翻閱過再買,都可能會踩到雷了,做選擇就是一個嘗試的過程,作為書店勞綁,會好奇選擇背後的原因,絕不會去評論任何人的選擇,對方是個孩子也一樣。
像人們說:「我工作太忙了,沒時間看書哪。」 若是家裡水喉突然爆裂了,需要找二十四小時服務的師傅來維修,你會不會說沒時間處理,然後睡在水浸的家裡呢? 我愈來愈發現,世界上並沒有「沒時間做」的事情,只有「沒放在心上」的事情而已。被我們視為不重要的,沒優先去做好的那些事情,往往是我們的身體和心靈最需要的東
書店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最近常在想這個問題。如果這個時代、我所處的這個社會已經不需要實體書店了,也就只能接受了吧。畢竟「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但閱讀的樂趣、「知」的樂趣會一直在的。這世上應該少有像「書本」這樣能帶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傳遞知識、引發不同世代的共鳴、討論、安慰⋯⋯這麼複雜功效的商品。
看喫茶店(咖啡店)的故事也像在看書店的故事,所有零售小店都是依靠著客人們的善意而存活下來的,而我們也時刻珍惜著每一位客人的善意,每天都在思考該如何回應而努力著。
岩井圭也的《文身》描寫被譽為「日本最後的文士」的作家,過身後女兒發現遺稿中揭開了他創作生涯驚人的祕密⋯⋯究竟是要活得像你寫的,還是寫得像你活的?人生可以自己決定還是被精心設計?常聽到人說「性格決定命運」我都會想,難道性格不會改變、命運無法翻轉嗎?
並非一帆風順的演藝生涯,王菲在離開又回歸、破壞再建設中攀上高峰。脫離幽怨情歌,可以掌控風格後,她以開放的心態吸納各方專業意見,從選曲、製作團隊到造型,皆有所開創,每一次出輯都造成話題,也漸漸一站出來就有一股「老娘」的氣勢。
沒有人知道哪一天、哪一刻或是要到哪一年,那個選擇會或大或小的產生什麼影響。大人在網路憑書介買書、甚至在書店翻閱過再買,都可能會踩到雷了,做選擇就是一個嘗試的過程,作為書店勞綁,會好奇選擇背後的原因,絕不會去評論任何人的選擇,對方是個孩子也一樣。
像人們說:「我工作太忙了,沒時間看書哪。」 若是家裡水喉突然爆裂了,需要找二十四小時服務的師傅來維修,你會不會說沒時間處理,然後睡在水浸的家裡呢? 我愈來愈發現,世界上並沒有「沒時間做」的事情,只有「沒放在心上」的事情而已。被我們視為不重要的,沒優先去做好的那些事情,往往是我們的身體和心靈最需要的東
書店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最近常在想這個問題。如果這個時代、我所處的這個社會已經不需要實體書店了,也就只能接受了吧。畢竟「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但閱讀的樂趣、「知」的樂趣會一直在的。這世上應該少有像「書本」這樣能帶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傳遞知識、引發不同世代的共鳴、討論、安慰⋯⋯這麼複雜功效的商品。
看喫茶店(咖啡店)的故事也像在看書店的故事,所有零售小店都是依靠著客人們的善意而存活下來的,而我們也時刻珍惜著每一位客人的善意,每天都在思考該如何回應而努力著。
岩井圭也的《文身》描寫被譽為「日本最後的文士」的作家,過身後女兒發現遺稿中揭開了他創作生涯驚人的祕密⋯⋯究竟是要活得像你寫的,還是寫得像你活的?人生可以自己決定還是被精心設計?常聽到人說「性格決定命運」我都會想,難道性格不會改變、命運無法翻轉嗎?
並非一帆風順的演藝生涯,王菲在離開又回歸、破壞再建設中攀上高峰。脫離幽怨情歌,可以掌控風格後,她以開放的心態吸納各方專業意見,從選曲、製作團隊到造型,皆有所開創,每一次出輯都造成話題,也漸漸一站出來就有一股「老娘」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