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雨林中的夢 (The rarest hornbill)
付費限定

雨林中的夢 (The rarest hornbill)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連結維本文姊妹作,免費閱讀,有興趣歡迎點閱。)


最近流浪癖大概是又發作了。

前些日子,我夢到我在一片荒漠拖著帳篷行走,(我依稀記得自己本該是行走在一片森林之中,怎麼走著走著就變成沙漠呢?)夜幕低垂,我摸黑走入一片灌叢中,搭起棚子睡去,隔日清晨猛地驚醒,上頭一隻巨鳥嘣嘣嘣地叫(別問我帳篷呢?總之它就是消失了)。我知道那是一種警戒音,我在一窩巢的正下方(居然沒被鳥屎砸到?牠晚上怎麼就沒襲擊我?),巨鳥越叫越大聲,我慌張收拾行李,一邊對牠說我會趕快走,拜託別叫。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3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非人與人 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廖珮岑 Pei-Tsen Liao的沙龍
789會員
38內容數
關注人與環境的互動。目前關注的主題有中亞、蒙古這些遊牧民族組成的區域,還有臺灣的猛禽棲架形成的生態農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是一項成功保育並且推動農業改革的案例,長腳秧雞被成功塑造成旗艦物種,並且聯合了不同的社群,凝聚保育意識,翻轉政治生態與經濟實踐。其中數學模型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它是科學假說的證明,可以用來經營管理,同時,它也具有展演性(performativity),作為一個維持新秩序、展示科學力量、生態可以
關於感知動物的存在,尤其是透過攝影作品所看到的。「這裡的存在並非指野生動物直接物理外觀,而是指如何透過影像感受動物的存在的情感意識——它是一種動物於混雜空間中徘徊、追蹤、棲息,並且被領域化的一種感覺。」
「轟轟轟,轟轟轟!」樹林間突然冒出轟動的聲響,緊接著,龐然大物若隱若現在森林樹冠中那個有光點的所在。朋友F此時別過頭來說:「我第一次聽到犀鳥拍翅的聲音時,以為有誰在森林中用鋸子伐木。」有人說,這正是犀鳥振翅時,羽管滑過空氣產生的巨大、低沉且緩慢的鳴音。但是犀鳥經過上空時,並非每次都有驚人之舉,有時會
這是一項成功保育並且推動農業改革的案例,長腳秧雞被成功塑造成旗艦物種,並且聯合了不同的社群,凝聚保育意識,翻轉政治生態與經濟實踐。其中數學模型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它是科學假說的證明,可以用來經營管理,同時,它也具有展演性(performativity),作為一個維持新秩序、展示科學力量、生態可以
關於感知動物的存在,尤其是透過攝影作品所看到的。「這裡的存在並非指野生動物直接物理外觀,而是指如何透過影像感受動物的存在的情感意識——它是一種動物於混雜空間中徘徊、追蹤、棲息,並且被領域化的一種感覺。」
「轟轟轟,轟轟轟!」樹林間突然冒出轟動的聲響,緊接著,龐然大物若隱若現在森林樹冠中那個有光點的所在。朋友F此時別過頭來說:「我第一次聽到犀鳥拍翅的聲音時,以為有誰在森林中用鋸子伐木。」有人說,這正是犀鳥振翅時,羽管滑過空氣產生的巨大、低沉且緩慢的鳴音。但是犀鳥經過上空時,並非每次都有驚人之舉,有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