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帶著爸媽去旅行-南橫Day2

2023帶著爸媽去旅行-南橫Day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第一天的晚上我們抵達梅山口前的民宿,打算隔天早點出門,吃了在地的小吃店,早早回到民宿九點上床睡覺。

隔天一早的梅山管制站還沒七點就已經大排長龍,我們搭上這班早班的排隊行列在第一時間可以通行時就出發。今天的天氣很好,沒有群霧擋住我們前方的路,早晨的南橫路段,靜謐而神聖,連樹木之間都隱隱透著陽光,周遭是群山環繞的風景,隨著高度的提升,身旁的景緻也跟著改變,樹木佇立在一層又一層的山巒裡,深藍色的天空、蓊鬱的山影、看不膩的櫻花,就這樣一路伴隨我們慢慢上升。

南橫路段中的風景

南橫路段中的風景

沿途隨處可見的櫻花

沿途隨處可見的櫻花

路途經過中之關、長春祠、天池,最後抵達最高點埡口。整路的風景真的非常的迷人,內心的驚嘆已經不是用言語可以形容,「怎麼可以這麼美?」這個動人的美麗不是用來形容女子的嬌媚,而是山嵐之間的壯麗風光,讓人眼睛捨不得轉移方向。

轉頭看我身旁的爸媽,一個回想起30年前艱辛塞了12個小時的南橫之旅,另一個嘖嘖稱奇恢復通車的南橫公路真的不簡單,兩人討論著當時如何一起走過這段12小時的路程,如何會車、如何塞到不行、在埡口前的大冰雹讓他們不得不躲進隧道⋯,兩老「一搭一唱」的彼此相呼應和,我真心感受到爸媽之間的感情,平凡卻真實的充滿在日常,再怎麼鬥嘴也遮掩不住兩個人的感情🤭

而我自己則是沿途看見管制人員盡責的指揮交通,以及工程人員持續的修復工程,心裡對於南橫公路的尊敬,除了讚嘆大自然的美麗外,還有那些開拓路段辛苦的工作人員們。沒有他們篳路襤褸的開墾與維護,我們恐怕無法享受舒適的山路體驗,欣賞如此絕妙的鬼斧神工。

埡口大關山隧道前

埡口大關山隧道前

過了埡口開始往下的路途媽媽說我終於幫他再次達成心願,手機的功能再怎麼厲害,也比不上這段旅途中他用自己的雙眼所看見的一切;而爸爸每一次上車帶著心滿意足的表情,吃光每一餐我們一同享受的餐食時,我知道這段旅途為他們帶來的不只是旅途本身的樂趣,更多時候是找回那個時候他們年輕時曾經一起走過的路徑。

有時候我們的確需要創造一些難忘的回憶,為平凡的生活裡帶來火花,閃亮照耀著人生七十八十年的時光。不是轟轟烈烈的大起大落,更多時候是這些小小的光芒支持自己感受那些不凡的時刻,提醒自己多麼重要可以擁有這一刻,因為是你,所以只有你擁有這份瞬間。


南橫之旅在今天我們從池上「出關」,回到凡間的感覺有點微妙,而爸媽帶給我的感受,我想就是感受那份喜悅與滿足。因為是你,所以可以擁有這份獨一無二的瞬間,因為你值得。


#2023日更計畫

avatar-img
愛美麗的沙龍
59會員
263內容數
看見日常,覺察自己。學著說出自己的自我成長,感受成長蛻變時刻的紀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愛美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爸媽年紀越大之後,心裡最有感之一就是能帶他們出去玩的機會越來越少,默默在心裡許下一個每一年至少要帶爸媽去玩兩次以上的願望,找到適合的時機就要吆喝兩個老人家一起出門,今年第一回合帶著爸媽去旅行的地點是「南橫」。
這禮拜天氣的變化莫測是否讓人覺得有點心累?我承認我是。 記得週一的天氣好到讓我一度以為就是夏天,沒想到隔天馬上就回到「相約在冬季」的寒冷畫面,羽絨衣、手套、毛襪每個都得拿出來禦寒,還不時得注意小孩過敏的鼻塞有沒有在半夜侵擾他。 ​這些都是很典型的「春季」。 ​
這一年的我選擇用日更來紀錄自己成長的軌跡,除了發現自己對於周遭環境的觀察力有增加,輸出與輸入的頻率慢慢提高之外,還有一件事我覺得是更進一步讓自己貼近內心的想法與感受,對於周遭與自己的關聯性也變得更加敏銳。 最先讓我驚訝的是某一天我在滑手機的時候看到有個社群在講某個自我成長的前輩有哪一本書很棒可以去看
這兩天臉書上某位名人的頁面轟轟烈烈,大致上是他在自己臉書的發言內容用字可能不是非常精準,因此引來一批設計者在頁面留下不滿的聲音與意見。後續就是名人與網友在這一來一往之間叫囂與對峙的文字不斷刪刪剪剪,或是再有新的貼文時,另一批網友再度表達意見.....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迷戀叫做速成。 各種速成標語充斥我們之間 如果⋯ 馬甲線的養成需要180天,那30天讓你擁有馬甲線的資源就會讓人趨之若鶩; 一個月讓你不花任何費用就能擁有破萬粉絲,那正在努力自媒體經營的人就會想知道這個到底是什麼訣竅與秘密; 七天讓你輕鬆減掉5公斤,對於想要獲得快速減重的人而言,再怎
五歲的他非常有自己的主見,會用任何自己想得到的方式跟我對抗他不想做的事,最常使用的招式就是拖延。
爸媽年紀越大之後,心裡最有感之一就是能帶他們出去玩的機會越來越少,默默在心裡許下一個每一年至少要帶爸媽去玩兩次以上的願望,找到適合的時機就要吆喝兩個老人家一起出門,今年第一回合帶著爸媽去旅行的地點是「南橫」。
這禮拜天氣的變化莫測是否讓人覺得有點心累?我承認我是。 記得週一的天氣好到讓我一度以為就是夏天,沒想到隔天馬上就回到「相約在冬季」的寒冷畫面,羽絨衣、手套、毛襪每個都得拿出來禦寒,還不時得注意小孩過敏的鼻塞有沒有在半夜侵擾他。 ​這些都是很典型的「春季」。 ​
這一年的我選擇用日更來紀錄自己成長的軌跡,除了發現自己對於周遭環境的觀察力有增加,輸出與輸入的頻率慢慢提高之外,還有一件事我覺得是更進一步讓自己貼近內心的想法與感受,對於周遭與自己的關聯性也變得更加敏銳。 最先讓我驚訝的是某一天我在滑手機的時候看到有個社群在講某個自我成長的前輩有哪一本書很棒可以去看
這兩天臉書上某位名人的頁面轟轟烈烈,大致上是他在自己臉書的發言內容用字可能不是非常精準,因此引來一批設計者在頁面留下不滿的聲音與意見。後續就是名人與網友在這一來一往之間叫囂與對峙的文字不斷刪刪剪剪,或是再有新的貼文時,另一批網友再度表達意見.....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迷戀叫做速成。 各種速成標語充斥我們之間 如果⋯ 馬甲線的養成需要180天,那30天讓你擁有馬甲線的資源就會讓人趨之若鶩; 一個月讓你不花任何費用就能擁有破萬粉絲,那正在努力自媒體經營的人就會想知道這個到底是什麼訣竅與秘密; 七天讓你輕鬆減掉5公斤,對於想要獲得快速減重的人而言,再怎
五歲的他非常有自己的主見,會用任何自己想得到的方式跟我對抗他不想做的事,最常使用的招式就是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