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隆遊記(二)

福隆遊記(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旅遊是為了增加見聞,增廣閱歷

晨起海邊

28日早上醒來房間暗蒙蒙的,一點光線也沒有。我摸到手機,快速看了一眼再按熄:六點三分。摸齊並穿戴好昨晚放定位的衣服,輕悄悄的盥洗好,輕悄悄的出門,坐上電梯準備去海邊走走。結果電梯出來的竟然是昨晚泡湯的地方,不知道大門在那裡。兩個員工已經到崗位了。我應該是走錯樓層了。回電梯按上面一樓,終於出大門了,兩個員工在飯店外面的旗竿上升旗,天已亮到可看清四周了,停車場空蕩蕩的,向路邊守衛打招呼並問好,漫步走向海邊,可以看到橋上有個人在拍照,曉風冷冽,濤聲不絕。站在大橋的最高點,看著海浪打上岸,泛白前滾,再慢慢退去…後面的浪接著打上岸,泛白前滾,再慢慢退去…

無聊問題

中間沙灘就是福隆海水浴場

中間沙灘就是福隆海水浴場


福隆海邊的沙灘是被海水環繞著的,大橋從這邊的路連接到近海的那個沙灘,橋下面則還有流淌過來的海水經過。看著海浪擊岸,忽想到:如果海水沒擊岸的話會怎樣,然後呢?注意看著沙灘轉角海水流淌過來的地方,有點好笑的發現:海水沖到轉角的沙灘仍然是泛白前滾;沒有岸的地方它就一直前滾,直到碰到岸…要不然你要它怎樣?自己想想都有點好笑…

錯把衝浪看成討海

此時又注意到右邉近廟的地方,有個穿著黑黑的人影,低著頭不知在找什麼?這麼冷的天氣,還有窮苦人家需冒寒賣命的在賺取微薄收入嗎?…再仔細看,較遠處隱約還有數個穿著黑黑的人影,這也離海太遠了吧?不會危險嗎?然後又看到浪高的地方站著一個黑黑的人,好像是在逐浪而行,他奶奶的,那是什麼窮苦人在討海,原來是有人利用清晨浪高的時候來此衝浪…

又看到《超級生命密碼》

福隆海邊的大廟

福隆海邊的大廟


太陽有點大了,七點多,應該還早,到車站走走,不見昨天的人潮…,這感覺是淒清嗎?還早,到昨晚租車騎回來時碰到的那邊大廟去看看吧?跟著導航走到廟前,在廟外向神明合十膜拜。廟外的角落桌上有善書,走去一看,有《超級生命密碼》及分期的《千年之約》,各拿了一本。感謝神明以此結緣。《超級生命密碼》是數年前騎車想環三條橫貫公路,在花蓮的美侖公園等內人來會合時,有人擺放在柱旁的善書,順手拿來,邊看著遠方的高山峻嶺,邊隨手翻閱,覺得有點意思,主要是說:持身處世應抱持著<愛與感恩>的心態。當時頗有感觸,影響我們的不是那個人或那件事,而是我們對那個人或那件事的看法,你看到的是好的,想到的是善的,也許還是會有煩憂懊惱,但一定是少了,淡了,甚至沒了<愛與感恩>領受了。<千年之約>則是信徒描述他們應用<愛與感恩>後得到美好結果的小故事。廟旁兩個穿著黑衣的衝浪者在聊天,海裡還有數位同好…走回飯店途中,海岸邊有許多的垃圾和細小的樹枝…,公共遊憩設施都還在待業狀態…

男湯只有我在

輕輕推開房門,房間仍然暗蒙蒙的,走到床邊,內子輕輕的問幾點了?快八點,小外孫醒來又是忙碌的開始,可還沒醒來這段期間能幹啥呢?內子建議去泡湯。報了房號,走進湯屋,先沖洗身體,裡面空蕩蕩的,只有我一個人。昨晚覺得人多,現在沒人了,反而有些百無聊賴的感覺。昨晚35度的湯池,現在剩31,有點涼,但試了下昨晚看人使用的氣泡按摩、沖淋水柱等…,突然停電,隆隆響的機器聲突然消聲…工作人員進來說沒關係,只是突然停電(昨晚也有停電,不知何故。)因為水溫不及昨晚,因此起來沖洗準備離開,工作人員進來報房號說外找,原來內子也因為水冷而放棄泡湯。並告知,女兒一家都已起來在等我們吃飯。

早餐

吃飯要先服伺小的喔

吃飯要先服伺小的喔



九點多去吃早餐,還滿滿的都是人,有的菜已經沒了,但新菜還沒上。快十點,服務人員提醒快休息了,問題是人還很多…小外孫吃飽,我們換手讓還沒用餐的小女趕快吧扒兩口(幼童會黏人的—看大人是否合他的意,不合的話,他搖頭拒絕你抱,你還得摸著鼻子,到旁邊去自我檢討—,大概都是類似狀況吧?那怎麼辦呢?)然後小女他們小兩口說想去再泡個湯。帶小外孫出去走走,停車場的車子又慢慢多了起來。


踏沙看浪

沙灘不錯,鞋也幫他脫好了,問題是他不肯下

沙灘不錯,鞋也幫他脫好了,問題是他不肯下



退房後,車子還可以暫寄飯店,帶小外孫去海邊踏沙看浪。抱著小外孫跑給海水追了一會,想將他放下,踩踩沙,甚至摸摸海水,他縮著腳不肯下來…十一點多了,我跟小琴決定先走(他們北上返新竹,我們南下回宜蘭。)

碰都不肯碰,只能抱著

碰都不肯碰,只能抱著












回程

昨晚看了幾間附近的海產店,但因近十點才吃完早餐,所以決定直接到大溪去買些海產,再到烏石港買人家推薦的魚丸。大溪漁港完全變了個樣,停車不易,且多了間內有多家海產小吃店,人還不少,小琴說難得來,吃點新鮮的吧?點了一盤沙西米,一盤一魚兩吃,再一個湯,近九百元。

烏石港遊客中心正在整修,魚丸店不知在那裡?前面的行政中心有家土產店有開門,旁邊的冰店有芋冰,買了一杯,坐在樹旁品嘗了一下,覺得不如阿宗芋某冰城…來了個騎摩托車的婦人,指著對面馬路邊說她們家的海產小吃新鮮又便宜,想買魚丸的話,原先著名老店就在他們家旁邊。車開到那邊,看到旗魚王,買了三斤魚丸。

回程又經阿宗芋冰城,決定再各買一杯來比較,買完冰,冰不耐久放,因此把車停在路邊,剛剛在烏石港不該吃的,只能勉強硬撐的把它解決掉。(回來後隔天,碰到推薦魚丸的球友,描述買魚丸的經過,以及買的廠家,推薦者說就是這一家沒錯。)

回家後,內人開始忙著準備晚上的上課資料…一切回復正常。

後記:

絮絮索索的描述著到福隆的經歷,乃因要給自己留下點追憶的線索。第一次在那兒停留,第一次跟兒孫到那兒;第一次騎行【舊草嶺隧道】;第一次在台灣泡男湯。而印象中純樸的大溪,北關,烏石港都已商業化到讓人不想再去了。改變有時候不是進步,而是帶點感傷的失落。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68會員
924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遊是為了增長閱歷,增廣見聞 前言 228連假期間,兩個在台的女兒都返回宜蘭替丈人慶生(九十大壽,2.26星期日)。大女兒當日來回,二女兒則提前一天(2.25)回來。在家裡住了兩晚(2.27回)。因為連假關係,依據以往經驗:宜蘭很有可能會嚴重塞車,怕小外孫無法忍受,因此女兒預訂了27日的福容飯店,準
溝通要訣是讓對方說,聽對方說 podcast中溝通專家提到人和人間的溝通,認為會溝通者不止懂得而且也會接話,並舉了一個例子,例如天氣忽冷忽熱,朋友相見,其一說「天氣變得好快,衣服不好穿。」請問要怎麼接較好?專家認為:懂溝通者一定會接著說話者的語意,例如「對啊,剛把冬衣收起來,沒想到又得翻出來…。」但
生命考驗無預警,你逃或不逃 前言 昨天(3.7)晨起,邊走路,邊聽著手機中朱芯儀的podcast。當期節目她訪問了楊月娥,原因是楊月娥寫了一本書:《不逃跑的陪伴》,該書內容是分享連續有親人重病,她突然間成了照護者,並且照護了不同親人長達十年之久。書的副標題是::<在陪病相伴的路上,如何選擇面對、學會
昨夜睡得正甜,突覺眼前好像有亮光,張眼一看,原來是大大圓圓的月光透過蚊帳的簾幕直直的映入眼簾,想起了蘇東坡的”月色入戶"。翻了個身想帶著月影繼續入眠,身旁的內子開口了,說她一晚沒睡,因為她們球隊有位球友癌症復發,無法再開刀了,因此在家人群組上提及這件事,結果沒人回應,全都是已讀不回…。我想到的是
前言 228連假在台的兩個女兒都抽空返宜給丈人慶生(九十大壽);大女兒當晚就回去了。二女兒則帶著快滿兩歲的小外孫在家住了一天。 二女兒是星期六回來。因為未告知回來時間,我們已經吃飽午餐準備休息,一點多突然接到電話說她們快到雪隧了,問他們要吃什麼?他們說會先去買水餃再帶回來吃。回來後先準備好小外孫的食
基本禮貌是人際互動的潤滑劑 餐桌禮儀 抖音上有則視頻是一個老板的感言,他說現在的孩子似乎完全不懂得做人的基本禮儀,他舉的例子是:請員工吃飯,八零後的還好,九零後的大概都是菜還沒轉到他面前,就已經出手了。甚至,人還沒到齊,就已經動筷了。他說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形原因有三:其一是家教不好,家裡沒有教過這些
旅遊是為了增長閱歷,增廣見聞 前言 228連假期間,兩個在台的女兒都返回宜蘭替丈人慶生(九十大壽,2.26星期日)。大女兒當日來回,二女兒則提前一天(2.25)回來。在家裡住了兩晚(2.27回)。因為連假關係,依據以往經驗:宜蘭很有可能會嚴重塞車,怕小外孫無法忍受,因此女兒預訂了27日的福容飯店,準
溝通要訣是讓對方說,聽對方說 podcast中溝通專家提到人和人間的溝通,認為會溝通者不止懂得而且也會接話,並舉了一個例子,例如天氣忽冷忽熱,朋友相見,其一說「天氣變得好快,衣服不好穿。」請問要怎麼接較好?專家認為:懂溝通者一定會接著說話者的語意,例如「對啊,剛把冬衣收起來,沒想到又得翻出來…。」但
生命考驗無預警,你逃或不逃 前言 昨天(3.7)晨起,邊走路,邊聽著手機中朱芯儀的podcast。當期節目她訪問了楊月娥,原因是楊月娥寫了一本書:《不逃跑的陪伴》,該書內容是分享連續有親人重病,她突然間成了照護者,並且照護了不同親人長達十年之久。書的副標題是::<在陪病相伴的路上,如何選擇面對、學會
昨夜睡得正甜,突覺眼前好像有亮光,張眼一看,原來是大大圓圓的月光透過蚊帳的簾幕直直的映入眼簾,想起了蘇東坡的”月色入戶"。翻了個身想帶著月影繼續入眠,身旁的內子開口了,說她一晚沒睡,因為她們球隊有位球友癌症復發,無法再開刀了,因此在家人群組上提及這件事,結果沒人回應,全都是已讀不回…。我想到的是
前言 228連假在台的兩個女兒都抽空返宜給丈人慶生(九十大壽);大女兒當晚就回去了。二女兒則帶著快滿兩歲的小外孫在家住了一天。 二女兒是星期六回來。因為未告知回來時間,我們已經吃飽午餐準備休息,一點多突然接到電話說她們快到雪隧了,問他們要吃什麼?他們說會先去買水餃再帶回來吃。回來後先準備好小外孫的食
基本禮貌是人際互動的潤滑劑 餐桌禮儀 抖音上有則視頻是一個老板的感言,他說現在的孩子似乎完全不懂得做人的基本禮儀,他舉的例子是:請員工吃飯,八零後的還好,九零後的大概都是菜還沒轉到他面前,就已經出手了。甚至,人還沒到齊,就已經動筷了。他說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形原因有三:其一是家教不好,家裡沒有教過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