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新星矽谷Biokey藥廠績效卓越,ABVC集團母以子貴

生技新星矽谷Biokey藥廠績效卓越,ABVC集團母以子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Michael

CDMO(委託開發製造服務 ,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在各行業遍地開花,創造出龐大的經濟效益,但現況台灣唯二可擠身國際舞台的產業,除了以台積電(2330)為首的「護國神山群」半導體業外,就屬日益茁壯成熟的生技醫療領域,調研機構Frost&Sullivan資料指出,全球生醫CDMO產值在2025年將正式突破1000億美元,而台灣許多知名生醫企業正積極的複製台積電模式,期待成為下一個護國產業。

生技股王保瑞藥業(6472)早在十年前就看準CDMO的潛力,自2013年起併購數家藥廠後,製藥版圖迅速擴張,每股盈餘(EPS)年年雙位數,多數投資者原本認為生技產業公司僅存在著本夢比,卻在保瑞這家公司身上看到可觀的本益比,印證了俚語「有土斯有財,有藥廠斯有收益」。

另一前瞻案例台康生技(6589)過去是官股護持的重點公司,數年前獲得鴻海集團新台幣50億元的資金挹注,生技界頓時為之瘋狂,羨煞旁人,縱橫商場數十載的郭董轉投資醫療產業,眼光獨道,做了最佳示範,憑藉著官股及名人的效應,勢必可以吸引更多的資源投入。

前述兩大企業的成功方法皆是國內出發再跨足國際,但並非人人都有雄厚的資本可以不斷透過併購方式壯大,尤其國內多數藥廠僅執行代工而無開發新藥的能力,加上大、小臨床試驗要取得國際認證並非易事,成了望而卻步的主要原因,遂大夥只能勉力經營眼前,大大限縮了發展空間。

傳統道路崎嶇難走,那反其道而行或許可以將問題迎刃而解,2021年首家赴美掛牌的生技新藥公司ABVC Biopharma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子公司生技新星「矽谷Biokey藥廠」是美國FDA認證之CDMO藥廠,且具備新藥臨床CRO(受委託研究,Contract Reserch Organization)服務,亦可同時協助客戶申請國際藥證,又有保健品、藥品的銷售帶來基本營收,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再細看Biokey藥廠這隻全面性發展的獨角獸,旗下重度憂鬱症新藥於美國史丹佛大學及台北榮總已超進度的完成二期臨床,鑑價高達6億美金,產值更是上看百億,已有數家公司主動洽談授權,一旦授權成功,業績將一飛沖天,猶如國內合一生技(4743)、逸達生技(6576)的鉅額新藥授權金翻版,異位型皮膚炎、氣喘、前列腺癌新藥分別授權丹麥LEO Pharma(授權金5.3億美金)及長春金寶藥業(授權金1.24億美金),收益可觀效益驚人!

除此之外,癌症輔助品帝復恩(DFN)優異的功效,在美國癌症權威「斯特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SKCC)」使用多年,現國內醫院、醫學中心也廣泛支持運用,針對骨髓增生不良、乳癌、肺癌、胰臟癌及頭頸癌等病症有著良好的輔助治療適應性,合作商Define Biotech年初簽下300萬美金大訂單,讓產品廣銷於亞太地區,日本、韓國準備接力引進,預估每年將有千萬瓶產能;ABVC集團子公司Biokey藥廠這些卓越績效將會是明年規劃返台掛牌上市(櫃)的基本底氣。

以投資角度觀察得知,在生技醫療領域要能發光發熱、脫穎而出,憑藉的是其未來營運方向,許多股價未能彰顯價值,淨值嚴重被低估的好公司,並非經營不善,必須一改過去的刻板印象,漸進宣傳大眾明瞭;鑑於大環境氛圍使然(疫情肆虐),得以盼到今日如雨後春筍般的生醫新秀,既然這列朝氣蓬勃的列車已行駛於正軌,各方好手應把握這個跨世代促成的好機緣,勇於投入,共創多贏。

avatar-img
全球財經專業評論的沙龍
40會員
185內容數
關注我,帶您掌握最新經濟趨勢, 大健康生技醫療新知、專業財經分析、 產業透視、時事評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企業經營者(董事、高階幹部)持有自家股權、買進庫藏股等,都是對所屬公司抱持絕佳信心的最好證明,ABVC公司日前宣布Patil博士為新任CEO,其具備學界、業界及金融界的實務經驗,將可帶領公司再創新猷;上任不久,Patil博士再宣布將放棄固定薪資,採持有股權方式,與公司共享經營成果,激勵投資人放心支持
近日一位長年深耕台、美醫療產業的生技老董江滄炫遭逢無妄之災,媒體斷章取義,無端控訴、誣指旗下公司不良素行,均未經過詳實查證,且公司帳務均透過合法的會計師審認無誤,本著良善精神發展產業,竟被髒水潑了一身,針對所有不實指控,公司已蒐證提告,訴諸法律,相信早已法治化的台灣社會絕不縱容此類宵小恣意妄為。
企業經營者(董事、高階幹部)持有自家股權、買進庫藏股等,都是對所屬公司抱持絕佳信心的最好證明,ABVC公司日前宣布Patil博士為新任CEO,其具備學界、業界及金融界的實務經驗,將可帶領公司再創新猷;上任不久,Patil博士再宣布將放棄固定薪資,採持有股權方式,與公司共享經營成果,激勵投資人放心支持
近日一位長年深耕台、美醫療產業的生技老董江滄炫遭逢無妄之災,媒體斷章取義,無端控訴、誣指旗下公司不良素行,均未經過詳實查證,且公司帳務均透過合法的會計師審認無誤,本著良善精神發展產業,竟被髒水潑了一身,針對所有不實指控,公司已蒐證提告,訴諸法律,相信早已法治化的台灣社會絕不縱容此類宵小恣意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