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班的正常性:現代節奏快速的時代,不想上班是一種正常現象,無須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長時間的壓力、職場關係和責任重擔可能成為想逃避工作的原因。以下是特殊情境:
- #星期一症候群:週末結束之後,可能感到情緒低落,但通常隨著工作的開始逐漸消散。
- #收假症候群:長假結束之後,由於休假期間的放鬆和改變,回歸日常生活的壓力可能引起不想上班的情緒。
職業過勞的認知: 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將職業過勞正式列為國際疾病碼中的一種疾病,強調其對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實際影響,不再僅被視為主觀感受。
職業過勞的徵兆:
- 專業能力下降
- 能量耗盡或精疲力盡感
- 對工作的心理距離增加,產生負面感覺
緩解 #職業倦怠 的方法:
- 用簡單的任務開啟一天的工作
- 採取 #微休息 (microbreaks)
- 換個地方工作
- #盤點工作現況 ,找出不想上班的原因
- 找到工作的價值,思考工作的快樂之處
- 尋求專業協助,包括心理諮商和職涯優勢諮詢
職場心理師的建議: 針對不想上班的原因,思考痛點、擴展能力、面對人我之間的心理功能差異,並找到工作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