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求職主導權, 開拓隱藏版工作機會的4大技巧

掌握求職主導權, 開拓隱藏版工作機會的4大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陣子接觸到一位很積極的求職者, 他計畫向一家辦公室位在德國的公司投遞履歷。這家公司目前並沒有開出任何職缺, 但跟目前在該公司工作的朋友聊天時, 朋友提及公司在今年有業務擴張的計畫, 也許會有增加人手的需求。他想毛遂自薦, 讓這家公司知道他有相關的專業背景和能力可以為公司的業務擴張做貢獻, 因此希望我協助他將英文履歷和Cover Letter (求職信)的內容和語氣調整得更專業。

過去也常常接觸到一些求職者嚮往著產業中的某幾家公司, 通常他們會保持履歷在更新狀態並持續追蹤目標公司在各求職管道的職缺公布訊息, 確保一旦有適合的職缺開出. 可以馬上投遞履歷。這些準備已經展現了某種程度的積極性。但這位求職者將積極度又往上推了一級, 在沒有職缺開出的狀態下就先毛遂自薦, 而不是看運氣等心儀的公司釋出職缺, 把求職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raw-image

也許你會想, 「知名的公司可能常常收到毛遂自薦的履歷, 在沒有職缺的狀況下, 公司裡的人真的會認真看履歷嗎?」。其實, 注重組織發展的公司通常是常年持續的在留意市場上的人才。過去在擔任部門主管時就常常收到人資部門同事推薦的履歷, 也許當下並沒有空出的職缺, 但資歷不錯的履歷會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討論短、中期內有沒有什麼濳在的人事變動機會, 以及需不需要先找這位候選人聊一聊以確認合適度。對個人來說, 有問有機會。而如果能在投遞履歷時拿捏好應對進退, 就算公司眼下並沒有職缺, 也會提前對這個候選人留下好印象。  

在投遞隱藏版工作機會時, 怎麼樣的內容才能讓公司留下好印象呢? 我認為有以下4點需要注意。

1. 明確說明背景、動機和需求

由於沒有職缺開出, 公司方並沒有預期會收到履歷, 因此說明清楚自己的目地非常重要。一般來說, 投遞已開出的職缺不一定需要Cover Letter。但針對隱藏版的職缺, 我會建議用Cover Letter的形式把來信的背景、自己的動機和需求說清楚, 收到履歷的人才知道應該用什麼角度來看這份履歷。

以我協助的這位求職者來說, Cover Letter裡的第一段內容就說明了「自己是一個在相關產業累積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 透過貴公司裡的誰了解到公司在今年度有業務擴張的計畫, 因此來信探詢是否有潛在的工作機會…」。這樣的內容能讓收到履歷的人明白你是透過什麼管道取得他的聯繫方式, 你知道目前並沒有職缺, 但想看看接下來在業務擴張的過程中有沒有適合你的機會。因此, 他知道要用業務擴張後的視角來評估你的履歷, 而不是用現在沒有職缺的角度關上你的履歷。  

2. 客製化的內容

履歷內容針對目標職缺客製化是基本的要求, 但在向特定公司探詢潛在工作機會時, 更需要把內容客製化做到極致。需要花點時間研究該公司的網站、相關新聞和社交媒體,找出自己的經歷與公司業務核心的連結點, 並在履歷中展現出來。最好能使用這家公司習慣的用詞來做描述。

以文章中這位求職者的履歷內容為例, 他想接觸的這家德國公司主要提供跟歐盟某個環境永續法規相關的業務, 而他曾經在台灣負責過一個小型的專案跟這個歐盟法規相關。在這份履歷中, 這個專案的呈現就會被放在前面, 用來說明他熟悉這個法規。但當他在台灣求職時, 這個專案的重要性就會變低, 會把其他規模更大、更有產業工作代表性的專案放在前面。針對不同的求職場景, 調整履歷內容裡的優先順序。

3. 建立情感連結

除了呈現經驗和能力的相關性之外, 還可以在Cover Letter的最後一段用幾句話來展現自己對公司文化和價值觀的認同, 進一步建立情感上的連結, 讓公司感受到你的誠意和投入。

這個價值觀的認同不是空泛、矯情的稱讚, 而是透過具體事實的描述帶出自己的價值觀, 再跟公司的價值觀作連結。文中提到的這位求職者過去就讀的科系以及後來從事的工作都跟環境永續相關, 因此在他的Cover Letter中會以這樣的內容來建立情感連結--「擁有xx學位以及10年以上產業的工作經驗, 我個人一直對xx方面的永續利用充滿熱誠, 而這跟貴公司的文化與價值觀不謀而合..」。 

4. 講重點

由於公司並不在招聘時期, 看履歷的人不會希望被這份履歷耽誤太多時間。因此需要確保所有的重點內容都以簡潔、一目瞭然的方式呈現。讓別人一眼看到重點也是增加好感度的一種方式。


除了市場上現有的職缺之外, 主動向心儀的公司毛遂自薦是靠自己開發出隱藏版工作機會的一種求職方式, 但要避免使用公版履歷海量的盲投。要挑選特定的公司, 清楚說明來意並搭配客製化的履歷內容, 才是展現誠意和專業態度的方式, 目標公司也才會給予你的來信相對應的尊重。

 

Cindy Lu, 美國紐約大學(NYU)研究所畢業, 20年500強外商品牌行銷工作經驗, 熟悉B2C及B2B商業模式, 管理過台灣、香港、中國市場, 目前從事英文履歷及面試諮詢輔導工作。

Email聯繫:[email protected]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indy.career/

avatar-img
CindyCareer+ 職涯會客室
16會員
65內容數
用品牌行銷的概念和部門主管的視角幫助職場工作者明確職場定位、清晰職涯路徑、強化個人優勢、補齊職場技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跨入2024年後陸續接到不少應屆畢業生提出的諮詢需求。從討論中我發現, 這些準職場新鮮人雖然展現了提前開始做就業準備的積極心態, 但卻不太清楚在履歷和自傳之外還需要哪些求職準備。在6月正式畢業之前, 我會建議利用接下來的幾個月進行這5個求職準備, 做一次市場、個人優勢、興趣、價值觀的全盤考量。
很多想進外商公司的求職者都會問:「外商公司比較欣賞怎麼樣的特質呢?」在我自己近20年的外商工作經驗中有大約14年的時間都是在美商公司, 因此這篇文章只針對我個人比較熟悉的美商公司來分享。當語言能力和相關經歷都符合招聘的基本門檻時, 展現以下3種特質會更能在面試及接下來的工作中獲得欣賞。
如果詢問中年職場人「現在出來求職的最大阻礙是什麼?」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提到年齡的問題。年紀大是求職的阻礙, 這似乎是大部分中年人的認知, 但把工作機會擋在門外的真的只是年紀嗎?  在過去兩年從事職涯諮詢的工作中, 陸續接觸到一些中年的求職者, 他們有些是因為家庭因素停下工作一段時間, 現在計畫重
收到來自網友的提問, 關於主管推動員工成長的做法帶給他的困擾。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延伸成兩個層面, 一個是如何應對主管提出的、看起來立意良好的額外要求; 另一個層面則是當日常工作已經忙到分身乏術時, 該怎麼做才能兼顧自我成長…
不管從事的是哪種工作, 在公司內部一定都有需要好好合作的重要關係人, 但如果這些人正好很難搞怎麼辦呢? 這篇文章我想透過兩個故事來分享自己將難搞同事變成好夥伴的經驗。
在前面的兩篇文章裡, 我以「自己作為下屬與主管正面衝突」以及「自己作為主管被下屬衝撞」的兩個角度分享了自己在職場溝通上的經驗和學習, 而「展現專業的態度」是文章裡不斷提到的字眼。這篇文章想分享我認為的職場專業態度是什麼、對職涯發展有什麼影響、以及如何培養專業態度。
跨入2024年後陸續接到不少應屆畢業生提出的諮詢需求。從討論中我發現, 這些準職場新鮮人雖然展現了提前開始做就業準備的積極心態, 但卻不太清楚在履歷和自傳之外還需要哪些求職準備。在6月正式畢業之前, 我會建議利用接下來的幾個月進行這5個求職準備, 做一次市場、個人優勢、興趣、價值觀的全盤考量。
很多想進外商公司的求職者都會問:「外商公司比較欣賞怎麼樣的特質呢?」在我自己近20年的外商工作經驗中有大約14年的時間都是在美商公司, 因此這篇文章只針對我個人比較熟悉的美商公司來分享。當語言能力和相關經歷都符合招聘的基本門檻時, 展現以下3種特質會更能在面試及接下來的工作中獲得欣賞。
如果詢問中年職場人「現在出來求職的最大阻礙是什麼?」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提到年齡的問題。年紀大是求職的阻礙, 這似乎是大部分中年人的認知, 但把工作機會擋在門外的真的只是年紀嗎?  在過去兩年從事職涯諮詢的工作中, 陸續接觸到一些中年的求職者, 他們有些是因為家庭因素停下工作一段時間, 現在計畫重
收到來自網友的提問, 關於主管推動員工成長的做法帶給他的困擾。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延伸成兩個層面, 一個是如何應對主管提出的、看起來立意良好的額外要求; 另一個層面則是當日常工作已經忙到分身乏術時, 該怎麼做才能兼顧自我成長…
不管從事的是哪種工作, 在公司內部一定都有需要好好合作的重要關係人, 但如果這些人正好很難搞怎麼辦呢? 這篇文章我想透過兩個故事來分享自己將難搞同事變成好夥伴的經驗。
在前面的兩篇文章裡, 我以「自己作為下屬與主管正面衝突」以及「自己作為主管被下屬衝撞」的兩個角度分享了自己在職場溝通上的經驗和學習, 而「展現專業的態度」是文章裡不斷提到的字眼。這篇文章想分享我認為的職場專業態度是什麼、對職涯發展有什麼影響、以及如何培養專業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