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重複》(二):革命的時刻

《論重複》(二):革命的時刻

台灣女子簡阿貞-avatar-img
發佈於閱讀的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延續上一篇,康斯坦丁接著以笑鬧劇作為正面例子,來說明重複的積極意義。笑鬧劇獨特之處在於,能夠讓觀眾啟動個人的「影子遊戲」,去創造和感受,那些自身未實現的可能性。

  優秀的演員,創造出可能性的影子的人,以一種重複的方式生活,聽一樣的風聲、彈一樣的曲調,安穩自在,但卻是在這樣的寧靜的重複之中,以此為基礎,去反過來籌劃出不同的風聲和樂曲。演員把握住這個創造性活動,將我們的各種可能性展現在舞台上,並且剝去他自己的個人意象,讓觀眾透過自己,觀眾將演員作為影子、鏡像,來實現自己未實踐的肉身。

  如此創造,不論是演員還是觀眾,都是以個人生活的重複為基礎,去延伸發展未知的部分。這被作者認為是真正的創造。真正的創造,是從個人生命裡長出從前未知的東西,而非如戀愛中的年輕人,去重複既定的愛的模樣。


...


  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一文中,沙特認為我們必須對自己的所有選擇負責,包括你未經思考選擇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必須負起使異性戀婚姻更為主流的責任。對沙特來說,人是透過各種選擇被模鑄出來的存有,而康斯坦丁(齊克果)的重複概念則巧妙地與之嵌合,恰好彌補了未言盡的獨特的「模鑄」過程。或許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的本質,是在重複中模鑄(創造)出來的,重複不僅捕捉到創造的動態過程,更在沙特 Being and Nothingness 討論上,有更為深刻的描繪。


  正是因為真正的創造來源於重複,是循著重複擴散出去來把握的 Nothingness(就演員來說便是可能性),所以真正的重複是開放性的,包裹著希望的特質;而重複本身,又如記憶般具有再一次的動作。這使得重複不同於另外兩者,且不僅僅是時間軸上向的不同,更是層次上的不同。重複是當下,它銜接兩者,它同時承接又同時開創,它可以在時間軸上被剖析,最為一個點被單獨拉出來理解,成為一個創造性的時刻、個人的政治性的時刻、我們生活中的革命的時刻。




【延伸閱讀】

生活是革命

讀班雅明(一):復原返本與扭曲記憶之破壞性

生活的虛無所展開的此刻時間的Horizon

avatar-img
台灣女子簡阿貞
21會員
106內容數
關於永續,關於閱讀,一點生活雜談,一點點創作,和哲學世界裡的甲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台灣女子簡阿貞 的其他內容
  最近讀了九歌出版的新書《論重複》,印象中上一次買書是好幾年前了,大概也是為了讀書會買的。難得畢業之後還有機會參加哲學讀書會,況且書也不貴,很快就下訂取貨了。結果,這是一本翻譯差強人意的書,非常生氣,覺得曾經認真對待這本譯作的自己被當成傻子耍,同時也非常沮喪,對於台灣出版業。
  在《影響力習慣》一書中,作者區分出兩種不同習慣的工作者,兩者在態度、行為和思想上的差異,使得一者被稱為「一般貢獻者」,一者則是能夠影響組織發展、使自己跳脫舒適圈與更大的服務志業(作者預設了我們能夠在擴展自己,將自己與偉大的任務關聯起來時得到成就感)關聯的「影響力成員」。
  美國哲學家William James認為,「哲學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人類幾種氣質(temperaments)衝突的歷史」,而其所主張的實用主義的工作,就在於展開這幾種氣質就其本身的實踐意義。重要的是信念如何發展成我們欲求的行動,以及面對這樣的行動所促成的一系列關連性思考及行動。
  最近接觸了一些商管類書籍和課程,說到底似乎都沒什麼太大收穫或得到什麼新知。大部分都只是換個方式再說一次人們普遍認同的事情,像是對工作要有熱情,從中找到意義,或是對人生要有規劃,發揮出個人價值等等。舉一些經驗案例,說一些聽起來很厲害的話。
  最近讀了九歌出版的新書《論重複》,印象中上一次買書是好幾年前了,大概也是為了讀書會買的。難得畢業之後還有機會參加哲學讀書會,況且書也不貴,很快就下訂取貨了。結果,這是一本翻譯差強人意的書,非常生氣,覺得曾經認真對待這本譯作的自己被當成傻子耍,同時也非常沮喪,對於台灣出版業。
  在《影響力習慣》一書中,作者區分出兩種不同習慣的工作者,兩者在態度、行為和思想上的差異,使得一者被稱為「一般貢獻者」,一者則是能夠影響組織發展、使自己跳脫舒適圈與更大的服務志業(作者預設了我們能夠在擴展自己,將自己與偉大的任務關聯起來時得到成就感)關聯的「影響力成員」。
  美國哲學家William James認為,「哲學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人類幾種氣質(temperaments)衝突的歷史」,而其所主張的實用主義的工作,就在於展開這幾種氣質就其本身的實踐意義。重要的是信念如何發展成我們欲求的行動,以及面對這樣的行動所促成的一系列關連性思考及行動。
  最近接觸了一些商管類書籍和課程,說到底似乎都沒什麼太大收穫或得到什麼新知。大部分都只是換個方式再說一次人們普遍認同的事情,像是對工作要有熱情,從中找到意義,或是對人生要有規劃,發揮出個人價值等等。舉一些經驗案例,說一些聽起來很厲害的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