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台北市五千公尺挑戰賽,就跑了第一?

第一次去台北市五千公尺挑戰賽,就跑了第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在很久以前跑過這個台北5000公尺挑戰賽,沒想到現在都第99場了!

這次兩個人一起團報抽籤,沒想到她中了,我沒中~~~就去現場一同感受氣氛!順便紀錄一下她跑步的過程。

沒有跑過5km測試賽,感冒還沒好全,還因為下雨沒捨得穿競速鞋,這樣的她能跑多少呢? 是否能跑進20分?

raw-image

在這說一下:參加5公里測試賽對於準備馬拉松或半馬訓練絕對有幫助,主要好處包括:

比賽體驗:5公里比賽可以讓你適應正式比賽的氛圍、起跑線張力和與其他選手一同競速的狀況。這是自己訓練過程中難以體會到的,也很容易跑出好的成績。

再來,就是可以很好的去測試當下體能。

因為5公里距離不長,可以讓你全力以赴,測試目前訓練成果。然後根據成績還有比賽時的自我感覺去調整訓練計劃,看是要加強力量、速度還是長距離耐力等等。

雖然距離短但節奏快,所以身體疲勞跟情緒等挑戰,可能就有模擬全馬後半程的感覺,要怎麼樣維持呼吸、不掉速,就很考驗經驗了。當然,參加五公里,主要還是好玩,可以跟很多跑友一起奔跑還是挺有意思的。每一兩月參加一次,還真的挺不錯。

希望下個月有機會一起呀!


avatar-img
豹大王的沙龍
9會員
25內容數
一個365天可以穿上50+多雙不同鞋的路跑、越野、鐵三愛好者,在這裡分享跑鞋、數碼及運動穿搭的日常隨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豹大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期視頻跟大家聊聊輕鬆跑(easy run),就是zone 2區間的訓練。 如果你帶的是Garmin跑錶,那它上面顯示的應該是減脂區間。 在這個區間運動的強度不大,受傷風險低,而且可以續航超久!是每個跑者或運動愛好者都應該多待一下的訓練區間。
端午要✈️去跑山了。剛看了一下自己ITRA的表現分,順便查了一下台灣跑越野跑的人有多少(正常大一點的比賽都有Itra認證)真的是出乎意料的少耶~
破三是一些業餘跑步愛好者的目標,然而這個看起來有點門檻的成績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跑過一百多場賽事,去過很多次領物現場,真的會被大陸比賽給養壞了~琳琅滿目的攤位好像都是標配,廠商也會用各種福利去吸引你的關注,每次參加比賽都像去進貨一樣。
這是我第四次參加無錫馬拉松。 這場廣受好評的賽事,在每一年都能有一些推陳出新的小心思來獲得跑友間的好評。比如第一次的全半馬混合分區、PB衫、sub3圍巾等等。 睽違三年,我也再次回到今年無錫的賽道上...
第一次參加國道馬拉松,體驗了逆風的挑戰,最終以2:56的PB成績拿下年齡組的第一名。老婆也拿下了女子第二,太厲害了!
這期視頻跟大家聊聊輕鬆跑(easy run),就是zone 2區間的訓練。 如果你帶的是Garmin跑錶,那它上面顯示的應該是減脂區間。 在這個區間運動的強度不大,受傷風險低,而且可以續航超久!是每個跑者或運動愛好者都應該多待一下的訓練區間。
端午要✈️去跑山了。剛看了一下自己ITRA的表現分,順便查了一下台灣跑越野跑的人有多少(正常大一點的比賽都有Itra認證)真的是出乎意料的少耶~
破三是一些業餘跑步愛好者的目標,然而這個看起來有點門檻的成績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跑過一百多場賽事,去過很多次領物現場,真的會被大陸比賽給養壞了~琳琅滿目的攤位好像都是標配,廠商也會用各種福利去吸引你的關注,每次參加比賽都像去進貨一樣。
這是我第四次參加無錫馬拉松。 這場廣受好評的賽事,在每一年都能有一些推陳出新的小心思來獲得跑友間的好評。比如第一次的全半馬混合分區、PB衫、sub3圍巾等等。 睽違三年,我也再次回到今年無錫的賽道上...
第一次參加國道馬拉松,體驗了逆風的挑戰,最終以2:56的PB成績拿下年齡組的第一名。老婆也拿下了女子第二,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