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道別與離去

46 道別與離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感到不幸的話轉身離開就好了,但如果深感幸福的話呢?
如果不如意的話打消念頭就好了,但如果一切順利呢?
就算感到快樂也依然追求著改變,為什麼?

「那麼這次就試著待在這裡看看吧,說不定就能打破迴圈了」她對我說。

我不知道那個人究竟是誰,但是他以連我跟她都以為是出自自己的語氣代我問出了心中長久存在的問題,我很感謝。因為自己肯定不會開口問那樣的問題。

有些人缺少的是離開的勇氣,而有些人則是缺乏留下的勇氣,我猜自己是後者。

發覺自己不喜歡變動很迅速的環境,但由於環境幾乎不可能保持不變,於是主動選擇讓自己變得比環境要更加迅速,這樣就不會被動地感受到環境改變所帶給自己的痛苦了。

很弔詭,可不是嗎? 不喜歡變動的人,卻看似比周圍的誰都要善變。將一切拋在身後,抽身的比誰都還要迅速,只為在道別之前先一步背過身。

以往或許是因為環境真的不好、周圍的人不喜歡那裡、我也不喜歡那裡,所以他們都離開了、隨後自己也選擇與選擇繼續待在那裡的人道別,離去了。

這樣的模式一次又一次重複,不知不覺就連「改變」也會淪為一種盲目的習慣,反覆著每過幾年就產生自己必須從「這裡」消失的無意識焦慮感,原因究竟為何?

像是翻過一本又一本書,卻從來不曾閱讀過第二章以後的劇情,總認為自己好像已經大概知道每本書所講述的故事,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或許不願留下觀賞某些故事的後續發展並非真的是因為早已知曉故事的結局,而是因為自己沒有勇氣親自去驗證故事的過程是否真如自己所想的那般平淡、又或者是波瀾萬丈的未知,所以就算遇到了喜歡的書,依然會不安地想將其闔上。

而這次我想看看不一樣的結果。

「你需要試著去理解道別與離去的意義」

我一直將其解讀為:道別與離去各有其因,故無需執著於此處,是時候放下這裡的一切動身離開了,去尋找更好的其他地方。

然而很多時候人們來來去去只是因為大家都在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地方,而不是因為哪裡不好、哪裡更好,那樣的統一標準並不存在。

所以其實也可以解讀為:道別與離去各有其因,故無需執著於關係,是時候放下對於他人離去的恐懼了,人們會去到更適合自己的地方,但道別並不意味著待在這裡的自己是「被留下」的。

在這樣的學習經驗中,離去使我們學習到守護自己的底線與朝向理想的目標前進、道別使我們學會辨明自己真正喜愛的人事物以及獲得作出與他人不同選擇的勇氣。

我想不論是學會道別或者學會離去,肯定都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必修學分吧。

avatar-img
365天的思考空間
5會員
61內容數
為自己每天的思考框出一個小小的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365天的思考空間 的其他內容
最近經歷一些事情才意識到原來自己的自我價值感很低,一直覺得沒有人會願意跟自己分享他們的時間。 好像總是很樂意將自己的時間留給別人,但卻無法覺得他們會願意將時間留給我,所以幾乎從不主動發出訊息,總是被拎出去溜的那一個。雖然很感謝周圍人的關照,但覺得這樣的相處模式或許還有些自己可以改進的部分…
有時候真的希望如果可以的話,有個人來告訴自己「如果選擇__的話,就會獲得想要的結果。」 然而更多時候發現之所以沒有辦法隨心所欲和心想事成的真正原因根本不在於外部因素,而是其實自己也不知道怎樣的未來才是自己想要的樣子,所以往往只能在選擇之後對選擇的結果做出反應、體驗過了覺得不夠好...
「當你沒有一個渴望的未來,只有一個必須去實踐的未來。」 我盡可能不去想自己存在的意義,可存在的意義總會在我不注意時悄悄地繞到我的背後、點點我的肩輕聲地告訴我: 「你知道的」他說, 「人存在的意義就是意義本身。」 「感受自己當下所需要的、所體驗的,而不是執著於過去的自己所渴望的。」...
以為自己總是對生命充滿期待與熱情, 實際上紀錄下的每一天都是淡淡的平靜心。 以為自己時常都是個毫不迷惑說到做到的行動家, 實際上記錄下的自己每天都有不由自主的迷惘逃避時刻。 我想這就是如實紀錄自己的重要性? 正因為記錄,才能夠打破對自己的一些誤會,人們常常對自己有很大的誤會,不亞於誤解別人...
為什麼有些人沒特別要搞笑卻開口就能逗人笑,又為什麼有些人刻意想製造搞笑氣氛卻總弄得場面一陣尷尬? 在與C的相處中,他的言行引發我對「幽默」的思考。 不良大叔EP 30中有這麼一段對話: :「所以我覺得天賦又是另外一塊。」 :「那天婦羅的話就好幾塊。」 :「對,最好吃的是蝦的那一塊。」...
「問你哦,我這樣穿,會太年輕嗎?」 那天她喜孜孜的拿著一件長洋裝在身上比劃,轉頭問我。 「不會啊、很好看,挺精神的,妳覺得是怎麼樣個太年輕法?」 「就我想說這個可愛的花紋跟配色看起來比較年輕,感覺跟我好像不太搭。」 「妳很喜歡,對嗎?」 「對!而且我也特別喜歡它的剪裁,一直都好喜歡這類洋裝...
最近經歷一些事情才意識到原來自己的自我價值感很低,一直覺得沒有人會願意跟自己分享他們的時間。 好像總是很樂意將自己的時間留給別人,但卻無法覺得他們會願意將時間留給我,所以幾乎從不主動發出訊息,總是被拎出去溜的那一個。雖然很感謝周圍人的關照,但覺得這樣的相處模式或許還有些自己可以改進的部分…
有時候真的希望如果可以的話,有個人來告訴自己「如果選擇__的話,就會獲得想要的結果。」 然而更多時候發現之所以沒有辦法隨心所欲和心想事成的真正原因根本不在於外部因素,而是其實自己也不知道怎樣的未來才是自己想要的樣子,所以往往只能在選擇之後對選擇的結果做出反應、體驗過了覺得不夠好...
「當你沒有一個渴望的未來,只有一個必須去實踐的未來。」 我盡可能不去想自己存在的意義,可存在的意義總會在我不注意時悄悄地繞到我的背後、點點我的肩輕聲地告訴我: 「你知道的」他說, 「人存在的意義就是意義本身。」 「感受自己當下所需要的、所體驗的,而不是執著於過去的自己所渴望的。」...
以為自己總是對生命充滿期待與熱情, 實際上紀錄下的每一天都是淡淡的平靜心。 以為自己時常都是個毫不迷惑說到做到的行動家, 實際上記錄下的自己每天都有不由自主的迷惘逃避時刻。 我想這就是如實紀錄自己的重要性? 正因為記錄,才能夠打破對自己的一些誤會,人們常常對自己有很大的誤會,不亞於誤解別人...
為什麼有些人沒特別要搞笑卻開口就能逗人笑,又為什麼有些人刻意想製造搞笑氣氛卻總弄得場面一陣尷尬? 在與C的相處中,他的言行引發我對「幽默」的思考。 不良大叔EP 30中有這麼一段對話: :「所以我覺得天賦又是另外一塊。」 :「那天婦羅的話就好幾塊。」 :「對,最好吃的是蝦的那一塊。」...
「問你哦,我這樣穿,會太年輕嗎?」 那天她喜孜孜的拿著一件長洋裝在身上比劃,轉頭問我。 「不會啊、很好看,挺精神的,妳覺得是怎麼樣個太年輕法?」 「就我想說這個可愛的花紋跟配色看起來比較年輕,感覺跟我好像不太搭。」 「妳很喜歡,對嗎?」 「對!而且我也特別喜歡它的剪裁,一直都好喜歡這類洋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