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劉禹錫"

再談"劉禹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前言

在之前的《劉禹錫》一文中,曾比較劉禹錫與柳宗元在被貶謫後,其因應方式的大相逕庭—兩人是同榜進士,而且是紀輕輕(21.22歲)就考中進士,雄心壯志,勃然而發,亟欲有所作為,可惜改革因故中道而廢,相關人士或死,或直接被放逐邊疆(包括二人),擔任閒職—,柳氏一直無法從惶惑、不安,痛苦,掙扎中解脫出來,他透過縱情山水間來掩飾、逃避自己的痛苦,但即令美景當前,仍時時受到悲苦心境的衝擊,因此四十多歲就過世了;而同樣遭遇的劉禹錫則不認錯,不服氣,而且是透過直接又明顯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來,他活到七十多歲不止回到了京城,而且還擔任要職。二氏感情不錯,然而最後結局卻是如此。當時在蒐集資料時,對劉氏的做法印象深刻。


劉禹錫的處逆境

劉禹錫的不認錯,不服氣,而且是透過直接又明顯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來,最好的證明就是他前後間隔十多年所寫的兩首與玄都觀有關的詩。第一首的(玄都觀桃花)(一作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


  紫陌宏臣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戲贈看花諸君子"換句話說,他認為這些看花的人,都只是奔走富貴的小人罷了,意思是我當年年紀輕輕就高中進士,前景看好,改革政務以期讓國家上軌道時,你們這些枱面上的人,還不知在那裡呢?你看看那說法,你聽聽那語氣,透著揶揄,有著嘲諷。難怪原本被召回京是要擔任新職的,就因這首詩,又把人得罪了,又被貶出去了。這一貶就是十四年,才又被召回京,沒想到他又寫了一篇(再遊旋都觀)詩: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我回來了,十四年前那些得意的當道的人,你們又在那裡呢?

 

<讀古詩詞網>中的故事

《讀古詩詞網》中,還有一則與劉氏個性有關的故事:

劉禹錫因參加過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不小的通判。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裏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可和州知縣看人下菜碟,見劉禹錫是從上面貶下來的軟柿子,就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裏差役把劉禹錫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劉禹錫仍不計較,並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閒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牀、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想想這位勢利眼的狗官,實在欺人太甚,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劉禹錫就是不認錯,不服氣

不管外在的處境如何,他就是不認錯,不服氣,而且還要用直接又明顯的方式自己的想法表露出來,你看看知縣對他的態度,本來他應該是可以住在縣衙裡的,卻故意把他安排到衙門外,人家對你的敵意或輕賤之意,你認了或服軟就好了,可是他不是,他是硬槓,他是對沖,而且還要故意的表示不在乎,而且還要故意讓對方知道,"身在和州思爭辯""人在歷陽心在京",最後被安排在斗室中,他還是不服氣,甚至來了篇至今仍傳誦的《陋室銘》,而且還請人刻上碑,立在門前,就是要氣氣你這勢利眼且又欺人太甚的知縣。而從《陋室銘》中的”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也可看出他只和能與他相匹配的人來往,學識或才能比他差的,他是不屑一顧的。

《舊唐書》評論他說:

人嘉其才而薄其行……終以恃才褊心,不得久處朝列。

 

小結

問題是他的行為有錯嗎?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68會員
924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論語。微子》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前言 為什麼我們知道”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是經過他的車呢?因為他歌完之後,"孔子下",孔子從車上下來了,如果沒有車駕何必下車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論語。微子》: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粗解 楚國的狂人接輿故意在路過孔子車旁時唱著
前言 剛考上乙等特考時,先分發到成立沒多久的文化中心去服務。當時的文化中心定位不明,與縣政府教育局(現在稱教育處)的關係不清,沒人知道與教育局間的業務如何畫分?人員數量或職等如何安排?因此,先由教育局派了一個課員到文化中心來兼代主任,而文化中心因為其定位尚在討論階段,因此裡面成員絶大多數是約聘雇(
前言 小外孫回來這幾天,對養兒,育兒,以及與幼兒相處等都有了極為新奇和深刻的領悟和感受。 自己有孩子時,因為我在花蓮上班,因此大概都是內子在照顧和教育,內子有時會提到當時的狀況,因為三個孩子年紀相隔不遠,因此她常會提到如何把三個孩子叫起來,匆忙的用過餐,然後把小的送去奶媽家,再送兩個大的去上課;
朝夕相處才知帶孫難 前言 一直聽親家母提到小外孫睡覺時會四處轉動,昨晚終於見識到了,睡我們的大床舖,我和內子睡在兩邊,小外孫放中間,底下墊著一條小毯子,上面是他的小枕頭和小棉被,結果,睡沒多久小毯子,小棉被等全部纏在一起,然後,他的頭從東轉到西,再轉到南,再轉到北,再重來一遍,或者反方向進行…。
竟然有人自願顧孫的 小外孫住新竹,平常都是親家母幫忙照顧,因此內子有意利用暑假讓他回來住幾天,順便安排一些活動,讓他嘗個新,因此和二女商量好,利用內子較有空的7/19-7/27回來宜蘭換換生活方式。一年多前,二女出國旅遊時,特別把小外孫送回來五天,結果回去後,一直粘著媽媽不放—聽說這叫分離恐懼
《論語。微子》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前言 為什麼我們知道”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是經過他的車呢?因為他歌完之後,"孔子下",孔子從車上下來了,如果沒有車駕何必下車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論語。微子》: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粗解 楚國的狂人接輿故意在路過孔子車旁時唱著
前言 剛考上乙等特考時,先分發到成立沒多久的文化中心去服務。當時的文化中心定位不明,與縣政府教育局(現在稱教育處)的關係不清,沒人知道與教育局間的業務如何畫分?人員數量或職等如何安排?因此,先由教育局派了一個課員到文化中心來兼代主任,而文化中心因為其定位尚在討論階段,因此裡面成員絶大多數是約聘雇(
前言 小外孫回來這幾天,對養兒,育兒,以及與幼兒相處等都有了極為新奇和深刻的領悟和感受。 自己有孩子時,因為我在花蓮上班,因此大概都是內子在照顧和教育,內子有時會提到當時的狀況,因為三個孩子年紀相隔不遠,因此她常會提到如何把三個孩子叫起來,匆忙的用過餐,然後把小的送去奶媽家,再送兩個大的去上課;
朝夕相處才知帶孫難 前言 一直聽親家母提到小外孫睡覺時會四處轉動,昨晚終於見識到了,睡我們的大床舖,我和內子睡在兩邊,小外孫放中間,底下墊著一條小毯子,上面是他的小枕頭和小棉被,結果,睡沒多久小毯子,小棉被等全部纏在一起,然後,他的頭從東轉到西,再轉到南,再轉到北,再重來一遍,或者反方向進行…。
竟然有人自願顧孫的 小外孫住新竹,平常都是親家母幫忙照顧,因此內子有意利用暑假讓他回來住幾天,順便安排一些活動,讓他嘗個新,因此和二女商量好,利用內子較有空的7/19-7/27回來宜蘭換換生活方式。一年多前,二女出國旅遊時,特別把小外孫送回來五天,結果回去後,一直粘著媽媽不放—聽說這叫分離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