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七-八月投資交易紀錄,經歷了史上最大跌幅,好像沒發生過似的。
付費限定

七-八月投資交易紀錄,經歷了史上最大跌幅,好像沒發生過似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七月底剛好很忙碌,工作大爆炸,一度很想換單位,甚至想離開公司,現在終於有點時間寫一下文章。

如同在FB粉絲團說的,下跌不過幾天,冷不防地就一路往上走,呈現漂亮的V。

什麼史上最大跌幅,下的標題如此聳動,連爸媽都在關切,所以隔天有再減碼一天,現在回頭看,下去的都上去了!

所以阿!投資的路上,不能受人意見影響。共勉之~~~~


出清幾檔持股,手頭上現金呈現大水位狀態,持股也沒有到想大量加碼的價錢,所以利用了一些條件篩選了所有公司,再去細看裏頭有沒有感興趣的!


主要篩選後買進都是傳產為主,合理價格,本益比及殖利率好,且上半年有成長。


篩選的幾個條件之一

篩選的幾個條件之一



20240821台股投入比例

20240821台股投入比例




以下是七、八月投資交易紀錄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1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飛的玩樂投資生活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飛的玩樂投資生活的沙龍
4會員
23內容數
在32歲時靠自己達到了千萬,達到新的里程碑,那就來做點紀錄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六月底剛好又出國,所以文章慢了一點才寫 順便整理了整體績效 除了自我檢視,也可以看看投入資金的整體成果 六月已經沒有大量賣出,只有賣出一檔營建股半張,然後繼續觀察 2024年上半年賣出總金額還是比投入多,不過帳面上的持股未損益依舊創新高 沒有超漲或是公司沒救了,那就持續持有吧! 至於股價
五月賣出比買進多,有看我FB粉絲專頁,應該知道我在賣哪一檔持股,不斷漲停,分析過後決定分批出清,最終清空,整體報酬率182.53%,獲利總金額算是我投資以來一次性獲利最高,未來是否會持續創新高,我不確定本夢比是否高於本益比,剩下尾巴留給別人賺吧。 桓達依舊是好公司,我很喜歡他們公司產品的獨特性與客
什麼是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以聯華食為例,第一季資料來看 1.營收增加→毛利持平→營業費用增加→所以營利是低於去年同期 但為何今年第一季EPS是成長的呢 2.業外損益是增加的,主要是"其他利益及損失"增加 來~ 從損益表上僅能知道其他利益及損失增加,但不能知道細節
四月幾乎沒有額外買什麼,主要還是定期定額再扣,金融股本來三檔再扣,目前剩一檔。 美股減碼了一檔ETF及一隻科技股。 台股清空一檔ETF及一檔個股。 展望: 1.近期重電類股稍微熄火,而營建類股熱錢湧進,不斷創新高,個人認為地震抑或是都更話題都僅是一時,營建的獲利不是馬上就會實現的,還
我們今天來討論一下信邦 信邦有幾大事業群,分別是31%綠能、28%工業應用、通訊產品18%、電動車市場15%及健康醫療8%。 最近信邦成長停緩,主要是幾個事業群庫存量過高,導致客戶端都在消庫存,影響了信邦銷售量的提升,2024年1-3月年增-5.79%,每股純益 3.8 元,創歷史單季次高。
5月1號開始,又到了報所得稅的日子 這幾年才發現收入內的所得類別代號51K,必要費用及成本預設是0。 年初的時候都會收到證券商寄的出借有價證券所得之手續費扣費證明單,請記得留著,怕不見得建議可以先用手機拍起來。 報所得稅時,再把51K的必要費用及成本改成你所得稅實際扣繳的手續費金額
六月底剛好又出國,所以文章慢了一點才寫 順便整理了整體績效 除了自我檢視,也可以看看投入資金的整體成果 六月已經沒有大量賣出,只有賣出一檔營建股半張,然後繼續觀察 2024年上半年賣出總金額還是比投入多,不過帳面上的持股未損益依舊創新高 沒有超漲或是公司沒救了,那就持續持有吧! 至於股價
五月賣出比買進多,有看我FB粉絲專頁,應該知道我在賣哪一檔持股,不斷漲停,分析過後決定分批出清,最終清空,整體報酬率182.53%,獲利總金額算是我投資以來一次性獲利最高,未來是否會持續創新高,我不確定本夢比是否高於本益比,剩下尾巴留給別人賺吧。 桓達依舊是好公司,我很喜歡他們公司產品的獨特性與客
什麼是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以聯華食為例,第一季資料來看 1.營收增加→毛利持平→營業費用增加→所以營利是低於去年同期 但為何今年第一季EPS是成長的呢 2.業外損益是增加的,主要是"其他利益及損失"增加 來~ 從損益表上僅能知道其他利益及損失增加,但不能知道細節
四月幾乎沒有額外買什麼,主要還是定期定額再扣,金融股本來三檔再扣,目前剩一檔。 美股減碼了一檔ETF及一隻科技股。 台股清空一檔ETF及一檔個股。 展望: 1.近期重電類股稍微熄火,而營建類股熱錢湧進,不斷創新高,個人認為地震抑或是都更話題都僅是一時,營建的獲利不是馬上就會實現的,還
我們今天來討論一下信邦 信邦有幾大事業群,分別是31%綠能、28%工業應用、通訊產品18%、電動車市場15%及健康醫療8%。 最近信邦成長停緩,主要是幾個事業群庫存量過高,導致客戶端都在消庫存,影響了信邦銷售量的提升,2024年1-3月年增-5.79%,每股純益 3.8 元,創歷史單季次高。
5月1號開始,又到了報所得稅的日子 這幾年才發現收入內的所得類別代號51K,必要費用及成本預設是0。 年初的時候都會收到證券商寄的出借有價證券所得之手續費扣費證明單,請記得留著,怕不見得建議可以先用手機拍起來。 報所得稅時,再把51K的必要費用及成本改成你所得稅實際扣繳的手續費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