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家藝廊的「敢」

英國國家藝廊的「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衛報用社論,而不是某一藝評家的名義宣傳梵谷特展,一方面是重視國家藝廊兩百周年展,另一方面,是這個展夠份量,展品夠代表性。比方納入梵谷1889年的自畫像、向日葵、隆河上的星夜、臥室等。不少是其他國家大館如美國國家藝廊、奧賽美術館的珍藏,此番慨允借展,極為難得。本展背後的運籌帷幄與折衝奔走,肯定備極艱辛。難怪衛報藝評家形容本展是一世紀來僅見的「星雲爆」(Starburst)

隆河上的星夜:奧賽美術館藏

隆河上的星夜:奧賽美術館藏


另一件有趣的事,是英國國家藝廊兩百年扛鼎大展推出的梵谷,是生前與英國毫無淵源的荷蘭人。除了票房考慮,不能不說是博物館界與英國公眾的氣度有以致之。設想:要是此間的國美館百年館慶,不是展出政治正確的本土畫家,我不知道會吵成怎樣?依此類推:明年故宮百年院慶,縱使無法將剩山圖與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合璧,若不規畫向美、日大館借展例如五馬圖、溪岸圖等等至寶,豈非貌為詡詡自得,實則雞腸鳥肚?


英國陸軍特遣隊的隊訓是 "Who dares wins"勉強可翻譯為「將勇者勝」實際意思是膽大、敢拼的,會贏。英國國家藝廊展梵谷如是,也希望此間博物館亦能如是!




avatar-img
Kang-Ywe Lyau的沙龍
23會員
123內容數
「藝術生活」發掘生活中的藝術,將藝術導入生活,富厚生計,充實生趣的諸般面向。綜合感性與理性深入藝術生態鏈與創作鑒賞收藏。期望能不落入現今藝評與新聞報導的俗套,坦誠面對作品,展覽,市場,以及最重要的,人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ang-Ywe Lya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撰寫藝術市場評介以來,我不斷提醒居高思危,在藝壇裡高唱不協和音。當下市況果如預期邁入蕭條,我卻希望鼓勵大家抓緊機會,開始佈局了。不信嗎?我觀察Artprice的調研,發現似乎歐美藝術市場確實有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梵谷躍為普世的文藝英雄,最大原因是現代商業社會的挪用、二創,以及1980年代以降的市場炒作。且不說梵谷作品幾乎是各國資本家炫耀收藏火力的指標,關於梵谷的電影、動畫、歌曲、文創商品就不知凡幾,層出不窮。梵谷的挪用與迷因尤其方興未艾。
這本書的主角白鳥先生,從小就看不見,也就不可能把視覺藝術翻譯成殘存的觀看記憶。但他完全違反明眼人想當然爾以為靠觸覺來認識作品。就書內的描述,他是以視覺以外的所有感官吸收資訊,而且最重要的是「讀空氣」--從場所氛圍與解說者的理性感性反應,來建立自己與作品的聯結
回顧2024上半年各大藝術拍賣會的交易成果和市場反應,分析目前全球藝術市場的交易趨勢,並探討下半年的藝術市場走向。
但故宮的未來,畢竟大部份還是操在一年都不去自己當平民百姓參觀一次的立委,以及寧可帶外賓釣蝦也不陪同參訪博物館美術館的「極峰」身上。故宮不能盡如人意,有一大半實是被這些有力人士有意指點或刻意漠視造成的。與其問道:故宮在乎未來嗎?看看這些我們選出來的人,我們是否更該捫心自問:我們在乎未來嗎?
自撰寫藝術市場評介以來,我不斷提醒居高思危,在藝壇裡高唱不協和音。當下市況果如預期邁入蕭條,我卻希望鼓勵大家抓緊機會,開始佈局了。不信嗎?我觀察Artprice的調研,發現似乎歐美藝術市場確實有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梵谷躍為普世的文藝英雄,最大原因是現代商業社會的挪用、二創,以及1980年代以降的市場炒作。且不說梵谷作品幾乎是各國資本家炫耀收藏火力的指標,關於梵谷的電影、動畫、歌曲、文創商品就不知凡幾,層出不窮。梵谷的挪用與迷因尤其方興未艾。
這本書的主角白鳥先生,從小就看不見,也就不可能把視覺藝術翻譯成殘存的觀看記憶。但他完全違反明眼人想當然爾以為靠觸覺來認識作品。就書內的描述,他是以視覺以外的所有感官吸收資訊,而且最重要的是「讀空氣」--從場所氛圍與解說者的理性感性反應,來建立自己與作品的聯結
回顧2024上半年各大藝術拍賣會的交易成果和市場反應,分析目前全球藝術市場的交易趨勢,並探討下半年的藝術市場走向。
但故宮的未來,畢竟大部份還是操在一年都不去自己當平民百姓參觀一次的立委,以及寧可帶外賓釣蝦也不陪同參訪博物館美術館的「極峰」身上。故宮不能盡如人意,有一大半實是被這些有力人士有意指點或刻意漠視造成的。與其問道:故宮在乎未來嗎?看看這些我們選出來的人,我們是否更該捫心自問:我們在乎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