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天到底該不該放假,多個角度分析

颱風天到底該不該放假,多個角度分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颱風天,該不該放假?每年颱風來臨時,這個話題總是引發熱烈的討論。有人認為,放假是為了保護生命安全,有人則擔心經濟損失,甚至有不少企業主認為,颱風假只是讓員工有藉口偷懶的一天。我們就來從不同的角度看,放假的合理性。

身命安全的角度:

放假好的部分:

  1. 保護身命安全,颱風天總是強風+大雨,有些地區還會出現土石流,落石,我們有時有所聞因為颱風天出門而喪命的人
  1. 減少壓力:員工在颱風天出門不用擔心是否要提早出門,小孩怎麼辦,不夠早出門可能還會因為交通堵塞因此遲到。

這裡我舉自己日本的時候遇到颱風我們出門的狀況給大家參考看看

首先前一天晚上在等公司發要不要去上班的消息而感到焦慮,如果要去,晚上會因為怕早上起不來而焦慮睡不著,早上提早出發了結果電車停駛,我們就必須跟長官聯絡,報告停駛的時間,然後在車站等(通常是要等 2 ~ 4 小時,但當下電車公司不會告訴你他要停駛多久)

    • 情境一:在車站等兩個小時後,電車恢復行使,到公司
    • 情境二:電車不斷延長停駛時間從 2 小時,變成 4 小時,這時候已經在車站等了快兩個小時,跟上司回報,今天可能去不了公司了,回家
  • 假如公司沒有去成,有些公司是用當月的應填工時算月薪的,所以還要另外找時間把時數補齊

放假不好的部分:

颱風天政府機關和銀行也會停止運作,民眾無法處理平時的業務。此外,留在家中行動不便,也增加了生活上的不便。


經濟角度

  1. 工廠不營業,還要支付給員工薪水,有些地方甚至是不能停工的,需要加派人手避免在颱風天遇到緊急災害無法及時應對。
  2. 如果按照新聞所寫,放颱風假一天的經濟損失,根據台灣2023年GDP23兆計算,除以365天的話,每天產值約630億元,扣掉內需市場、颱風天出勤上班的勞工,以及包含台股休市千分之3手續費,一天損失至少315億元。

法律與政策角度

放假合理的部分:

是否符合人道主義:保障員工的安全與健康,確保颱風等極端天氣下不必因上班而危及生命,體現企業和政府對公民權益的重視。

放假不合理的部分:

政策不透明或不統一:不同地區或行業的放假標準不一致,可能引發員工或企業的不滿,特別是一些企業即便在惡劣天氣下也不放假,影響社會公平性。

我們可以看到,停止上班上課參考標準是有明文規定的,到了地方首長,就會要多方考量最終決定是否放行,這也是大家比較容易發生爭議的部分。


年度假期角度

我們來比較看看其他國家放假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日本幾乎是每個月都會有一天國定假日,另外還有沒有寫在國定假日上面的「寒假」,「暑假」。

寒假通常 (3~5 天,不含週休),暑假通常(2~4天,不含週休),其實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出來,台灣的國定假日幾乎是敬陪末座,因此也不難想像勞工會期待颱風天放假了。


以上觀點提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能夠謹慎思考。

很常看到颱風天放假,某些企業主出來喊話,某些名嘴出來喊話,他們或許知道,或許不知道。

但希望我們在聽到他們講話的時候,不要盲目的相信而是找更多的資料作證他們出來說的話的合理性。


avatar-img
思維鍛鍊場:Charlie的成長筆記
0會員
43內容數
人生是一場修行,我在這裡書寫,也在這裡前行。 我是一名軟體工程師,也是一位探索人生道理的修行者。 熱愛學習、思考與分享,關注技術、投資、個人成長,並透過書寫整理自己的思維。 這裡記錄我的所學、所思與所行。 透過書寫整理思維,與同樣追求成長的人交流,探索更深的理解與可能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前言 我之前看了《致富心態》這本書,裡面有一個概念一直圍繞在我的腦海,就是「長尾效應」(The Long Tail)。說實在的,其實就是長期的準備加上運氣。 長尾效應 任何一件巨大、有利可圖、知名度高或有影響力的事情,就是長尾事件(tail event)導致的結果,也就是說,那是千分之一或百萬
這幾天,我與一位朋友聊到如何調適壓力的問題。他最近在工作上感到壓力巨大,需要與許多部門聯絡合作。他的上司是新人,渴望展現業績,而被派來協助他的資深同事也沒有處理過類似的事務。面對繁多的任務,他感到力不從心,想尋求一些調適的方法。我分享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跟看法。
最近,我偶然間被一位名為 Hakos Baelz 的 Vtuber 吸引住了。她是一個年紀輕輕、卻才華橫溢的偶像,透過 YouTube 推薦的一段搞笑影片進入了我的視野。起初我只是覺得她的影片很有趣,但隨著深入了解她的背景,我發現自己被她的成就震撼到了。
負面情緒如何影響我們的外在生活。透過改變自己的心態,我們可以從消極的抱怨中走出來,進而吸引正面的人與事。文章引用了《有錢人和你想得不一樣》的觀點,提醒我們,想法、感覺和行動直接影響最終結果。若想實現財富與成功,首先應從正面思維與態度開始改變,培養積極的內在狀態,進而達成目標。
本文深入探討了「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哲學含義,並反思如何在面對不確定性與變化時保持開放的心態。透過自身的經歷和當前經濟情況分析,本文強調了避免思維誤區的重要性以及靈活適應能力的必要性。透視經濟現象與個人理解的演變,跟大家分享在多變的世界中尋找真實與清晰。
在投資的過程中,情緒波動常會影響到理性決策。本文透過作者的投資經歷,分析近月市場變化,探討如何在情緒影響下保持冷靜,並依據基本原則進行理性選擇。強調陪伴「準備、耐心、紀律、客觀」的觀念,幫助投資者在變化的市場中做出最佳的決策。
前言 我之前看了《致富心態》這本書,裡面有一個概念一直圍繞在我的腦海,就是「長尾效應」(The Long Tail)。說實在的,其實就是長期的準備加上運氣。 長尾效應 任何一件巨大、有利可圖、知名度高或有影響力的事情,就是長尾事件(tail event)導致的結果,也就是說,那是千分之一或百萬
這幾天,我與一位朋友聊到如何調適壓力的問題。他最近在工作上感到壓力巨大,需要與許多部門聯絡合作。他的上司是新人,渴望展現業績,而被派來協助他的資深同事也沒有處理過類似的事務。面對繁多的任務,他感到力不從心,想尋求一些調適的方法。我分享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跟看法。
最近,我偶然間被一位名為 Hakos Baelz 的 Vtuber 吸引住了。她是一個年紀輕輕、卻才華橫溢的偶像,透過 YouTube 推薦的一段搞笑影片進入了我的視野。起初我只是覺得她的影片很有趣,但隨著深入了解她的背景,我發現自己被她的成就震撼到了。
負面情緒如何影響我們的外在生活。透過改變自己的心態,我們可以從消極的抱怨中走出來,進而吸引正面的人與事。文章引用了《有錢人和你想得不一樣》的觀點,提醒我們,想法、感覺和行動直接影響最終結果。若想實現財富與成功,首先應從正面思維與態度開始改變,培養積極的內在狀態,進而達成目標。
本文深入探討了「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哲學含義,並反思如何在面對不確定性與變化時保持開放的心態。透過自身的經歷和當前經濟情況分析,本文強調了避免思維誤區的重要性以及靈活適應能力的必要性。透視經濟現象與個人理解的演變,跟大家分享在多變的世界中尋找真實與清晰。
在投資的過程中,情緒波動常會影響到理性決策。本文透過作者的投資經歷,分析近月市場變化,探討如何在情緒影響下保持冷靜,並依據基本原則進行理性選擇。強調陪伴「準備、耐心、紀律、客觀」的觀念,幫助投資者在變化的市場中做出最佳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