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遊詩抄12 - 海斯上城

歐遊詩抄12 - 海斯上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從運河橋望聖邁可教堂景象壯麗

一旁空地有鮮彩的週四小農市集

走進高街活生生古建築展示長廊

首見老郵局與舊麥芽廠相映成趣


晨昏街巷靜寂惟餐飲理容有人氣

所遇半是耄耋但古物店卻少生意

房舖樣式數不清總在說曾經滄海

市政廳兩百多年道是新古典主義


橡樹路聖倫納德教堂只能自己去

著名的地穴遺骨絕對是老妻禁忌

前衛彩色玻璃紀念一戰百萬亡靈

登墓園俯瞰小鎮想到人生忽如寄


行前午後偕妻時光隧道尋找驚喜

體驗英式小酒館點杯拉格憩長椅


註:

到海斯,老婆主要為Guru做奉愛服務,我多賺觀光,她去蘇莎蘭小屋,我穿過住宅區逛「上城」,是海斯最古老的區域,以一條高街(High Street)為中心,兩旁盡是古建築,當然少不了大教堂與老郵局,也有市政廳和廣場。從教堂的規模、歷史與街市商舖的典麗,可想見海斯昔日的繁榮,它確實曾因港口與貿易而十分興盛。相較以往,如今或許沒落,但看高街的商店內容,包括地產商、傢俱行、旅館、各式餐館、珠寶、古董、文具、糕點、超市等等,顯示它仍充滿活力,可滿足當地居民與各方觀光客的需要,而我之所以覺得冷清,應是觀光淡季之故。

【從運河橋望聖邁可教堂景象壯麗!這是在Stade St.與皇家軍事運河交會處看教堂。】

【從運河橋望聖邁可教堂景象壯麗!這是在Stade St.與皇家軍事運河交會處看教堂。】

【從運河橋望聖邁可教堂景象壯麗,一旁空地有鮮彩的週四小農市集。】

【從運河橋望聖邁可教堂景象壯麗,一旁空地有鮮彩的週四小農市集。】

【一旁空地有鮮彩的週四小農市集!多為當季蔬果,也有農民自搾的果汁。】

【一旁空地有鮮彩的週四小農市集!多為當季蔬果,也有農民自搾的果汁。】

【走進高街活生生古建築展示長廊,首見老郵局與舊麥芽廠相映成趣。圖左為老郵局、右為舊麥芽廠,現每週五、六為市集商場。這時正有一群觀光客被導覽到此。】

【走進高街活生生古建築展示長廊,首見老郵局與舊麥芽廠相映成趣。圖左為老郵局、右為舊麥芽廠,現每週五、六為市集商場。這時正有一群觀光客被導覽到此。】

【走進高街活生生古建築展示長廊 首見老郵局與舊麥芽廠相映成趣】

【走進高街活生生古建築展示長廊 首見老郵局與舊麥芽廠相映成趣】

【大清早街巷靜寂!這棟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物是傢俱行,細看鏡頭中出現的3個人都有相當年紀。】

【大清早街巷靜寂!這棟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物是傢俱行,細看鏡頭中出現的3個人都有相當年紀。】

【說大清早其實也9點多了,但高街仍一片靜寂,路上行人也多有年紀。】

【說大清早其實也9點多了,但高街仍一片靜寂,路上行人也多有年紀。】

【說大清早其實也9點多了,但高街仍一片靜寂,路上行人也多有年紀。】

【說大清早其實也9點多了,但高街仍一片靜寂,路上行人也多有年紀。】

【這張是下午5點多,高街也一片靜寂,因為商店大多關門了。】

【這張是下午5點多,高街也一片靜寂,因為商店大多關門了。】

【這張是下午5點多,高街也一片靜寂,因為商店大多關門了。】

【這張是下午5點多,高街也一片靜寂,因為商店大多關門了。】

【中午12點左右的高街,總算有點人氣,但最多也就這樣了!看得到年輕人與小孩,老人仍不少。】

【中午12點左右的高街,總算有點人氣,但最多也就這樣了!看得到年輕人與小孩,老人仍不少。】

【下午5點多的高街東端,没什麼人車了!】

【下午5點多的高街東端,没什麼人車了!】

【晨昏街巷靜寂惟餐飲理容有人氣】

【晨昏街巷靜寂惟餐飲理容有人氣】

【晨昏街巷靜寂惟餐飲理容有人氣】

【晨昏街巷靜寂惟餐飲理容有人氣】

【晨昏街巷靜寂惟餐飲理容有人氣!短短一條高街,男、女理容店少說有4、5家,而且生意不惡,英人都如此注重儀容?

【晨昏街巷靜寂惟餐飲理容有人氣!短短一條高街,男、女理容店少說有4、5家,而且生意不惡,英人都如此注重儀容?

【晨昏街巷靜寂惟餐飲理容有人氣!這也是間理容店,在高街東端了,它還有做紋身。】

【晨昏街巷靜寂惟餐飲理容有人氣!這也是間理容店,在高街東端了,它還有做紋身。】

【所遇半是耄耋但古物店卻少生意】

【所遇半是耄耋但古物店卻少生意】

【所遇半是耄耋但古物店卻少生意!進去晃了兩下,没其他客人進來。】

【所遇半是耄耋但古物店卻少生意!進去晃了兩下,没其他客人進來。】

【房舖樣式數不清總在說曾經滄海】

【房舖樣式數不清總在說曾經滄海】

【房舖樣式數不清總在說曾經滄海】

【房舖樣式數不清總在說曾經滄海】

【房舖樣式數不清總在說曾經滄海】

【房舖樣式數不清總在說曾經滄海】

【8/29午後,老婆總算跟我來到高街,處處驚喜、無不好拍。】

【8/29午後,老婆總算跟我來到高街,處處驚喜、無不好拍。】

【8/29午後,老婆總算跟我來到高街,處處驚喜、無不好拍。】

【8/29午後,老婆總算跟我來到高街,處處驚喜、無不好拍。】

【8/29午後,老婆總算跟我來到高街,處處驚喜、無不好拍。】

【8/29午後,老婆總算跟我來到高街,處處驚喜、無不好拍。】

【8/29午後,老婆總算跟我來到高街,處處驚喜、無不好拍。】

【8/29午後,老婆總算跟我來到高街,處處驚喜、無不好拍。】

【雖然遊客少,也是有街頭藝人出來討生活,投了枚搞不清幣值的硬幣給他。】

【雖然遊客少,也是有街頭藝人出來討生活,投了枚搞不清幣值的硬幣給他。】

【忍不住拍一下這間房仲貼出的物件,說明、標價都很清楚,Jayasri說這裡是養老勝地,房價不便宜,但依我台中人看還好,台北人大概會覺得很便宜。呵呵!雖然此一地、彼一地也!】

【忍不住拍一下這間房仲貼出的物件,說明、標價都很清楚,Jayasri說這裡是養老勝地,房價不便宜,但依我台中人看還好,台北人大概會覺得很便宜。呵呵!雖然此一地、彼一地也!】

【市政廳兩百多年道是新古典主義!始建於1794年的市政廳,屬新古典主義式建築,那個突出的鐘是1871年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登基50年設置的。】

【市政廳兩百多年道是新古典主義!始建於1794年的市政廳,屬新古典主義式建築,那個突出的鐘是1871年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登基50年設置的。】

【相對迷你的市民廣場】

【相對迷你的市民廣場】


來海斯,高街是必逛的,老婆再忙,也得請她在離開前挪個半天來瞧瞧,但我知道體質「敏感」的她絕對不敢造訪聖倫納德教堂(St Leonard's church),它以地穴(ossuary或crypt)藏有大量先民遺骨著名。教堂的成立,可追溯到11世紀初,千年以來,迭有擴增或改建。當我內外流連時,除了偶爾穿過墓園回家的居民,幾乎没碰到人,雖然百無禁忌,我也没好奇到非獨自購票去地穴參觀不可,何況没遇見管理者。

這座古老的教堂, 卻有扇乍看突兀的前衛彩色玻璃窗,一名現代士兵倒臥在十字架基督腳下 ,原來是一對悲傷的父母,為了紀念死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索姆河戰役的19歲獨子 Robert Hildyard少尉設立的,我對一戰的殘酷很陌生,現在查看資料,這場1916/7/1在法國北部爆發的長達5個月的戰役,交戰的英、法聯軍與德方,傷亡共達一百萬人,真是不可思議!然而人類從未因此得到教訓,不斷精進武器,隨時準備相殺。

教堂墓園佔地頗廣,據說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年間設立,約2百年歷史,週邊住民不少,照樣安居樂業,墓園頂端有海斯最好的視野,從高街到海峽一覽無遺,看著青草地上一座座墓碑、十字架,不由得想起古詩十九首的驅車上東門。

【高街兩旁,有些許像這樣的小巷,這是往南的,走出去可到軍事運河。】

【高街兩旁,有些許像這樣的小巷,這是往南的,走出去可到軍事運河。】

【這條CHURCH HILL小巷即向北通往聖倫納德教堂。】

【這條CHURCH HILL小巷即向北通往聖倫納德教堂。】

【聖倫納德教堂前橡樹路的民宅】

【聖倫納德教堂前橡樹路的民宅】

【聖倫納德教堂在望,與民宅間的小路即橡樹路(OAK WALK)。】

【聖倫納德教堂在望,與民宅間的小路即橡樹路(OAK WALK)。】

【聖倫納德教堂東側】

【聖倫納德教堂東側】

【聖倫納德教堂南側正門】

【聖倫納德教堂南側正門】

【聖倫納德教堂西側與墓園】

【聖倫納德教堂西側與墓園】

【聖倫納德教堂西側與墓園】

【聖倫納德教堂西側與墓園】

【聖倫納德教堂內部,東西相向的彩色玻璃窗與管風琴。管風琴雖新設於1936年,卻是依15世紀的古老型式製作。】

【聖倫納德教堂內部,東西相向的彩色玻璃窗與管風琴。管風琴雖新設於1936年,卻是依15世紀的古老型式製作。】

【聖倫納德教堂內部】

【聖倫納德教堂內部】

【教堂內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精美石雕,是1881由 Henry Armstead用整塊大理石雕成的。】

【教堂內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精美石雕,是1881由 Henry Armstead用整塊大理石雕成的。】

【前衛彩色玻璃紀念一戰百萬亡靈!這座古老的教堂, 卻有扇乍看突兀的前衛彩色玻璃窗,一名現代士兵倒臥在十字架基督腳下 ,原來是一對悲傷的父母,為了紀念死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索姆河戰役的19歲獨子 Robert Hildyard少尉設立的。】

【前衛彩色玻璃紀念一戰百萬亡靈!這座古老的教堂, 卻有扇乍看突兀的前衛彩色玻璃窗,一名現代士兵倒臥在十字架基督腳下 ,原來是一對悲傷的父母,為了紀念死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索姆河戰役的19歲獨子 Robert Hildyard少尉設立的。】

【登墓園俯瞰小鎮想到人生忽如寄!墓園頂端有海斯最好的視野,從高街到海峽一覽無遺。】

【登墓園俯瞰小鎮想到人生忽如寄!墓園頂端有海斯最好的視野,從高街到海峽一覽無遺。】

【教堂墓園佔地頗廣,據說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年間設立,約2百年歷史,週邊住民不少,照樣安居樂業。】

【教堂墓園佔地頗廣,據說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年間設立,約2百年歷史,週邊住民不少,照樣安居樂業。】

【登墓園俯瞰小鎮想到人生忽如寄!墓園頂端有海斯最好的視野,從高街到海峽一覽無遺。】

【登墓園俯瞰小鎮想到人生忽如寄!墓園頂端有海斯最好的視野,從高街到海峽一覽無遺。】

【8/29午後與老妻高街逛得差不多了,到路邊的雪莉桶(Bottle of Sherry體驗一下英式小酒館,點了杯拉格啤酒。】

【8/29午後與老妻高街逛得差不多了,到路邊的雪莉桶(Bottle of Sherry體驗一下英式小酒館,點了杯拉格啤酒。】

【8/29午後與老妻高街逛得差不多了,到路邊的雪莉桶(Bottle of Sherry體驗一下英式小酒館,點了杯拉格啤酒。】

【8/29午後與老妻高街逛得差不多了,到路邊的雪莉桶(Bottle of Sherry體驗一下英式小酒館,點了杯拉格啤酒。】

【8/29午後與老妻高街逛得差不多了,到路邊的雪莉桶(Bottle of Sherry體驗一下英式小酒館,點了杯拉格啤酒。】

【8/29午後與老妻高街逛得差不多了,到路邊的雪莉桶(Bottle of Sherry體驗一下英式小酒館,點了杯拉格啤酒。】




avatar-img
JB Tan的沙龍
19會員
1.8K內容數
自幼愛讀詩寫詩,甚至夢想以此為職志,經過為五斗米折腰的哀樂壯、中年,早已放下「不切實際」,但舊情難忘,老來得暇,重拾詩筆,漫寫生命中的吉光片羽,自娛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B T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海岸清早空氣絕佳八段錦知曉 雖沒碰到大景但晨昏陽光美好 視界遼闊所有的動看來都似靜 路旁空椅說這是充滿回憶之道
當地奉獻者載我們去吃早午餐 阿特瑪餐廳就在鄉村公園旁邊 吃完靈性素食到草地林間散步 神姊妹奉愛與生活話題聊不完
探索旅宿週邊留給最後的早晨 先到不時望見尖頂的教堂前門 經過的居宅都典雅端莊又整潔 不肯平庸內化傳統再力求創新
不為聽演奏會我們只是來逍遙 公園內亞伯特紀念亭高入雲霄 親王像正對以他為名的音樂廳 美麗的圓頂建築躋身倫敦地標
不知鄭和下西洋帶回哪些物件 史隆爵士的收藏催生了博物館 這座壯美的建築像自然大教堂 它的落成或有清廷賠款的貢獻
蘇活區哥文達餐廳總是大排長龍 倫敦享用靈性素食老妻露出笑容 隔壁是奎師那廟宇餐後前往敬拜 飲水思源因為奉愛才有這次旅行
海岸清早空氣絕佳八段錦知曉 雖沒碰到大景但晨昏陽光美好 視界遼闊所有的動看來都似靜 路旁空椅說這是充滿回憶之道
當地奉獻者載我們去吃早午餐 阿特瑪餐廳就在鄉村公園旁邊 吃完靈性素食到草地林間散步 神姊妹奉愛與生活話題聊不完
探索旅宿週邊留給最後的早晨 先到不時望見尖頂的教堂前門 經過的居宅都典雅端莊又整潔 不肯平庸內化傳統再力求創新
不為聽演奏會我們只是來逍遙 公園內亞伯特紀念亭高入雲霄 親王像正對以他為名的音樂廳 美麗的圓頂建築躋身倫敦地標
不知鄭和下西洋帶回哪些物件 史隆爵士的收藏催生了博物館 這座壯美的建築像自然大教堂 它的落成或有清廷賠款的貢獻
蘇活區哥文達餐廳總是大排長龍 倫敦享用靈性素食老妻露出笑容 隔壁是奎師那廟宇餐後前往敬拜 飲水思源因為奉愛才有這次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