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與"動"

"活"與"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都是那麼平常;在日常口頭語中.......

表面字義上,有誰不懂.........但是, 真懂又能持之以恆的人又有多少呢?

"活動"的一個人性自然規律(好逸惡勞)正解是: 活著就會動. 但是如果從人性的逆率(好勞惡逸)的反解就成了: 要活就要動!

用古人智慧;孟子告子下篇: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曾益其所不能。............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說明"活""動"二字的正反兩個意義;也表述了人的自然本性是"好逸惡勞", 但是上天大德,又給了人的自由意志,可以選擇逆行妙法的"好勞惡逸". 如此,便是孟子給人的善言忠告:...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簡單的一個小結論:

上天大德,給人生能"好逸惡勞";如此就順行而行;能活能動. 但是, 人若要完成自己更好的生命意義,那就要"好勞惡逸";善用逆行妙法:要活就要動.

人的身體健與年壽長短也是如此;要活就要動: 善用身體,常動常靜者,則能少病少痛,充實自己的生命/生活品質!

avatar-img
道生健康屋
3會員
29內容數
回歸"人本-自然原生態" ; 您的身心靈健康是我們的心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道生健康屋 的其他內容
這是源自皇帝內經素問第五章,一段古人智慧滿滿的結語;雖然來自內經 ,以傳統中醫為背景, 但是下醫醫病,上醫通天,握覽人的身心靈健康根本並與天地合和: ...... 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是以聖
一段簡文, 與大家分享: “以佛養心,以道養身,以儒養家”。 心態是健康長壽的基石,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誰擁有了心理平衡,誰就擁有了健康和長壽。“養心”就是擁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何謂“養心”?《黃帝內經》認為是“恬虛無”,即平淡寧靜、樂觀豁達、凝神自娛的心境。 據說,魯國人單豹為了養生,獨居
又是一個自然現象;但是自然真理就在那麼無知無感的現象深裡! 兩個朋友,同時在一家車行,一位買了全新車, 而另一位買了保養正常,也常正常實用的同款的二手車舊車.買回家後: 買全新車的那位,平成就不經常用他的新車,平常就放在車庫裡.... 但是, 買二手車的那位,平常還是正常用
研究生物體上能量變化的信息,用科學儀器診斷疾病,並探測人體信息和健康之間關係的醫學,即為生物能量醫學,或是信息醫學,也稱為氣醫學。 相關研究者認為,人體有以下四種平衡系統: 平衡系統        速度        作用
一天一位阿嬤在電話中對我說: 她的一位唸中學的孫子對她說:阿嬤, 請不要再和我們說甚麼神啊!菩薩啊!甚麼的? 我們已經是AI世代的人了...! 哇,童言無忌!但這也直接觸及下列一連串問題: 甚麼是AI時代? AI時代與傳統時代有何不同? 人要如何因應AI時代? ...........
下面一段朋友送來分享的網絡短訊息. 因為不知在何時何處看過有關這題目的一些相同論述. 所以必須先說明,這是朋友送來分享的.......! 因為,這段時間在"人本;回歸自然原生態"、"能量醫學"與"訊息醫學"有所思索. 朋友突然送來的這個短訊息,正巧給了我很完整的解答. 首先從水的三態,可以幫助我
這是源自皇帝內經素問第五章,一段古人智慧滿滿的結語;雖然來自內經 ,以傳統中醫為背景, 但是下醫醫病,上醫通天,握覽人的身心靈健康根本並與天地合和: ...... 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是以聖
一段簡文, 與大家分享: “以佛養心,以道養身,以儒養家”。 心態是健康長壽的基石,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誰擁有了心理平衡,誰就擁有了健康和長壽。“養心”就是擁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何謂“養心”?《黃帝內經》認為是“恬虛無”,即平淡寧靜、樂觀豁達、凝神自娛的心境。 據說,魯國人單豹為了養生,獨居
又是一個自然現象;但是自然真理就在那麼無知無感的現象深裡! 兩個朋友,同時在一家車行,一位買了全新車, 而另一位買了保養正常,也常正常實用的同款的二手車舊車.買回家後: 買全新車的那位,平成就不經常用他的新車,平常就放在車庫裡.... 但是, 買二手車的那位,平常還是正常用
研究生物體上能量變化的信息,用科學儀器診斷疾病,並探測人體信息和健康之間關係的醫學,即為生物能量醫學,或是信息醫學,也稱為氣醫學。 相關研究者認為,人體有以下四種平衡系統: 平衡系統        速度        作用
一天一位阿嬤在電話中對我說: 她的一位唸中學的孫子對她說:阿嬤, 請不要再和我們說甚麼神啊!菩薩啊!甚麼的? 我們已經是AI世代的人了...! 哇,童言無忌!但這也直接觸及下列一連串問題: 甚麼是AI時代? AI時代與傳統時代有何不同? 人要如何因應AI時代? ...........
下面一段朋友送來分享的網絡短訊息. 因為不知在何時何處看過有關這題目的一些相同論述. 所以必須先說明,這是朋友送來分享的.......! 因為,這段時間在"人本;回歸自然原生態"、"能量醫學"與"訊息醫學"有所思索. 朋友突然送來的這個短訊息,正巧給了我很完整的解答. 首先從水的三態,可以幫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