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家人既遠又近|沈廢年

隨筆:家人既遠又近|沈廢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題目:
寫一個家庭裡面的物件,它能夠代表你和家人之間的互動、相處經歷,跟我們分享它的小故事。比方說,它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家居小物,或者是與家族史有關的回憶之物。
Photo by Pawel Czerwinski on Unsplash

Photo by Pawel Czerwinski on Unsplash

關於家庭的物件,往往會牽扯到久遠的記憶吧。我想到的是,一個無用且易於遺忘的觀光紀念品,是個艾菲爾鐵塔的小模型。模型不大小小的,約一根食指高,一節手指寬。鐵製的塔身配上石製的基座。對於鐵塔也沒什麼情感,只是想買個東西紀念旅行。

那是人生中初次踏上歐洲大陸,全家一起去的。憑藉著眼高手低的亞洲英文走了趟瑞士、法國自由行。說到遠遊,大多都想到「壯闊內心」、「開拓視野」之類的詞彙。老實說,我也不太確定遠遊到底改變了我什麼。見證了高山、冰川、古城,那究竟代表了什麼呢?對於西式食物的接受度的確變寬了,但旅遊過程中見證到的大多是走馬看花,憑藉感覺看的。那會是一種浪費嗎?我也不太肯定,不過,一個可以反過來想的方向是——人生一定要事事都拿來精算嗎?如果人生的種種經驗都能換算出某種價位,那人生是不是某種成績單,活著根本就跟考試一樣了。(或許有人很喜歡,但我不是。)

回說到家人,如果要我說說與家人的關係,想到以前看的廣告形容一般家庭「感情深,卻又疏離,心事不一定講,」我與家人間大概是處在這樣若及若離的狀態。緊密卻也疏離,或許是一種最穩固的狀態也說不定。


本文源自於參與Matters的七日書活動

avatar-img
沈廢年的沙龍
28會員
87內容數
主要經營著廢影評與廢年百態。 簡單來說分別是:  廢影評:主要經營,希望讓人看見更多好電影,相信好電影能洗滌疲憊。  廢年百態:紀錄看電影之外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沈廢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活著,或許是藉由與他人的互動,來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在全然陌生的環境裡,我們或許更了解到自己與他人的羈絆。而書寫明信片這件事,讓我深切感受到人與人的聯繫。
我相信虛假也能成金。虛構作品有時就像網子,接住了墜落的人,虛假也能帶來真實的救贖。
活著,或許是藉由與他人的互動,來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在全然陌生的環境裡,我們或許更了解到自己與他人的羈絆。而書寫明信片這件事,讓我深切感受到人與人的聯繫。
我相信虛假也能成金。虛構作品有時就像網子,接住了墜落的人,虛假也能帶來真實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