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那些小事|團隊合作
avatar-img
Lounge

失業那些小事|團隊合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幾天飽受失眠所苦。現在已經都11點多將近12點睡,覺得很荒謬。先說這篇是一個自我碎念的廢文...

那天突然想起我人生受苦的歷史,許多都存在「合作」這個issue,身為intp人,之前就有看過我的介紹說是屬於單獨作業會比團體合作更能收獲更多成果。

怎麼說呢?我覺得一來我不喜歡受到干擾,二來不喜歡受到控制。三來有的時候我會存在一種被外人視為狀況外的一個狀況。用比較生活化的描述來說,我是那種會到泰式料理店點鳳梨蝦球,到當地以有名刈包為有名的店家點乾麵的那種。

另一種工作的角度來說,就是我不是會把優先順序使用在工作程序上的。這個也是我自工作之後才知道的一件事情,有些人會將最重要的事情放第一項。把最重要或者最具有價值的事情完成之後,才會完成第二項。但一般來說重要性往往伴隨著困難度,而我通常在處理事情時是以事項的急迫性以及執行上的難易度去執行。有些人在完成最重要的事情往往就沒有心力在處理後續的事情,衍生出後面的事情可做可不做,擺爛的一個態度。而我則是會把每件事情都做完。

事實上你做什麼跟我做什麼的節奏對我來說完全無所謂,對我而言你是你的我是我的。

但是工作上偏偏存在著有的人所有的事情都想要跟別人綁在一起的,一起的。是一起的也無所謂,在許多事情上確實上是很難分出界線。但有的人偏偏還需要額外掌控你執行事情的程序與流程。(但偏偏不見得具有比你高的權力)


最早這個issue回歸到國小,後來到大學與研究所,會有相對較多合作的分組作業。出社會之後職場相對上來說比較不成問題,因為我多數的工作是扮演著整個流程的一環,也就是我完成我自己的流程即可。直至進入了服務業,再次又有coworking的issue,但現在的我已經將近過了這個苦痛的過程,開始從新人變成進入狀況的狀況。當進入狀況之後就比較能跟上大家的步伐以及了解別人的埋怨以及同理對方的辛苦。


不單是工作這件事情,我發現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例如有的人結婚以及結交伴侶,就會非常在意「一起」,因為如果不是想要有個伴在一起,可能不會結婚不會交往。事實上我觀察覺得有的時候不見得是計較工作量,儘管基本上還是計較工作量。但這些計較一起的人,我覺得計較的是其實是奇摩子的情緒。計較一起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喜歡在一起的人。他喜歡一起付諸努力,喜歡革命情感,喜歡一起承受。而不是孤單承受。

我偏見統稱歸類為F人,若是以動詞來說,有的動詞是授受動詞,他必須要同時存在,例如教與學。一定會有一個扮演著教的人,另一個扮演的是學的人。而F人,以他人感受為主,勢必會存在一個他人來讓他扮演著在意的腳色。


事隔多年我發現,這些故事一直沒有離開。原來一直存在著傷口需要被療育..

avatar-img
Lounge
68會員
388內容數
小小樹洞,我的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ounge 的其他內容
今天一早起床,突然想起「過了就是過了」這句話,德文的說法是vorbei ist vorbei. 學德文的第一個月就學到了這句話。
昨天看了一隻蔡康永的影片:「演唱會是人生的某一個回憶,人是依賴回憶而建立他獨特的生命經驗的,我們到了人生越後面,我們所能夠依賴越多的無非是你的回憶而已,你跟別人共度的回憶,你自己創造的回憶,那我們甚至在界定你是你,我是我的過程中,很大成分是依賴著你的回憶跟我的回憶完全不同,所以我們才是不同的人,那你
今天看見同事跟另一個同事說話,不禁覺得真的給好給滿主管「情緒價值」。
今天一早起床,突然想起「過了就是過了」這句話,德文的說法是vorbei ist vorbei. 學德文的第一個月就學到了這句話。
昨天看了一隻蔡康永的影片:「演唱會是人生的某一個回憶,人是依賴回憶而建立他獨特的生命經驗的,我們到了人生越後面,我們所能夠依賴越多的無非是你的回憶而已,你跟別人共度的回憶,你自己創造的回憶,那我們甚至在界定你是你,我是我的過程中,很大成分是依賴著你的回憶跟我的回憶完全不同,所以我們才是不同的人,那你
今天看見同事跟另一個同事說話,不禁覺得真的給好給滿主管「情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