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題目:道德經第八十章─小國寡民
付費限定

題目:道德經第八十章─小國寡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原文: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一篇的意思是說小國小民有小國小民的生存方式,大國大民有大國大民的生存方式,小國不需要效仿大國,只要讓小國發展,小民安居生活,夜不閉戶舟車往來不相抵,華衣華服安適住所,生活無憂無慮,小國大國終身老死不相往來也不會有災禍。這一篇章比較適合台灣小島的生存方式。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6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愛你久久放心闖天涯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謝立婷隨寫人生沙龍街
50會員
380內容數
1.各類自然文化與社會政治議題 2.各類生活關察文 3.講不完的教育專題文章 4.各類主題徵文 5.菩提道次第廣論 6.現代詩 7.現代小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原文:和大怨,必有於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這一篇大意是說以德報怨,歷史上以德報怨的例子很多,以德報怨換來無償的享福,庇蔭後代子孫。   愛恨情仇是天生的,佛法上說是人的習氣,過去帶來的恩怨情仇,當你與
原文: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主。」正言若反。   這一章是說明和第七十六章相互牽引,處於柔弱者勝之,謙下者強之,驕傲者易敗,剛強者容易失去成功機會。也是第六十六章的衍生。
,原文: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為恃,功成而不處,其欲見賢。   這一篇章是說天下財富都是有餘者補不足者;而世間卻是相反,都是不足者補有餘者。就像拉弓一樣,滿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這一篇是說處於柔軟易得成功,太過強硬招致失敗。就像人一樣活著的時候身體很柔軟,死的時候身體很僵硬,比喻世間上我們我經歷的每一件事物,如果堅強以對,事事都
原文: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以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為生者,是賢於貴生。   本章的意思是人民餓肚子,是因為稅收多啊,不是難治啊,是因為在上位者奸巧有為啊,人民輕易去死,是在上位者為了滿足自己,人民無法生存才會去死啊,不使用奸巧
本文探討了臺灣社會中人民面對統治者的壓迫與剝削狀況,指出高物價與低薪資的矛盾,並強調民主制度下,公審成為人們表達不滿的方式。研究指出,苛政與物價上漲迫使人民不畏死亡,進而引發社會動盪。透過實例分析,揭示勞動生產者與非勞動生產者之間的薪資差距,指出政府應重新評估政策以達成社會公平。
原文:和大怨,必有於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這一篇大意是說以德報怨,歷史上以德報怨的例子很多,以德報怨換來無償的享福,庇蔭後代子孫。   愛恨情仇是天生的,佛法上說是人的習氣,過去帶來的恩怨情仇,當你與
原文: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主。」正言若反。   這一章是說明和第七十六章相互牽引,處於柔弱者勝之,謙下者強之,驕傲者易敗,剛強者容易失去成功機會。也是第六十六章的衍生。
,原文: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為恃,功成而不處,其欲見賢。   這一篇章是說天下財富都是有餘者補不足者;而世間卻是相反,都是不足者補有餘者。就像拉弓一樣,滿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這一篇是說處於柔軟易得成功,太過強硬招致失敗。就像人一樣活著的時候身體很柔軟,死的時候身體很僵硬,比喻世間上我們我經歷的每一件事物,如果堅強以對,事事都
原文: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以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為生者,是賢於貴生。   本章的意思是人民餓肚子,是因為稅收多啊,不是難治啊,是因為在上位者奸巧有為啊,人民輕易去死,是在上位者為了滿足自己,人民無法生存才會去死啊,不使用奸巧
本文探討了臺灣社會中人民面對統治者的壓迫與剝削狀況,指出高物價與低薪資的矛盾,並強調民主制度下,公審成為人們表達不滿的方式。研究指出,苛政與物價上漲迫使人民不畏死亡,進而引發社會動盪。透過實例分析,揭示勞動生產者與非勞動生產者之間的薪資差距,指出政府應重新評估政策以達成社會公平。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