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暴力的青少年歲月

熱血、暴力的青少年歲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Dear KF: 

妳超敏銳的閱讀神經,戳到了我心底最暗黑驚懼的記憶:(男性)成長與暴力。

是的,我嘗試在〈聽覺的絲絨革命〉那篇文字中的一角,為自己實驗性地記錄,搖滾樂與刀光劍影的青少年歲月。這也是為何當時初見侯孝賢《風櫃來的人》時,會如此的震撼、顫慄到感動淚潸了;那種莫名的內心騷亂,莽動喧囂…暴力過後,駭人的驚懼悄然掩至,必須再以更劇烈的暴力,激情掩飾已經魂飛魄散的心靈;《童年往事》亦若是...


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更加入了省籍衝突的愛恨情仇,與白色恐怖的政治氛圍,那就完全對上了我整個成長歲月的青春主旋律了。

我是高雄左營長大的外省二代,卻認同了「三山國王」、聖公仔廟、城隍廟這些幫派的「台客」文化。身邊的玩伴死黨、班上的同學不乏正港的本省掛「竹雞仔」。 

在校園角落、巷底、水溝邊、廟口與眷村外的生死戰中,我的外省血緣與台語七言訐譙順口溜,混搭著搖滾英語髒話... 那是非常刺激極度擾動、又認同錯亂的生命時光。

從那種時代過來的人,每個人心中的其實深深滿滿埋藏著呼之欲出的驚悚感。所以楊德昌與侯孝賢必定會處理這揮之不去的經驗遺緒。他們想透過這些作品搜尋同代人的記憶呼應;我也透過這些影像,得以時時回溯憑弔… (男性?)成長的恐怖。  

非常感激能生長在那個「超低限」的年代。感覺真真實實在這世上熱血存在過,掙扎著呼吸每一口氣息,掙脫一層又一層的束縛囚籠。 

時常無端觸動了這情緒記憶,便瞬間點燃心底熊熊灼燒的火焰。 

相較於現在「幸福」到不知幹嘛要活著的,我那些冰冷的學生們,我覺得那九死一生的青少年歲月才是我生命意義的熊烈火源啊!



內容總結
青少年暴力
5
/5
avatar-img
Platero的沙龍
2會員
31內容數
孤獨是一種內心深度的標誌。它標示著一般社交的膚淺言談無法窺見的深沉內斂;而這是值得自己慶幸之事。我們孤獨地走進了悠遠流長的傳統,卻喜出望外,發現眾多志同道合的孤獨者與我為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later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究竟哪種判斷比較符合大學教育「投資報酬率」的精算?你認為哪種大學教育的CP值比較高呢?你願意將大學讀成哪一種價值呢?  把大學當成「職業訓練所」來讀的四年self-enslaving歲月裡,竟如此廉價拋售無價的青春、自由、與無限的可能性,只為了換取一張24K「職場入場券」?
我又重回 1981年現場,與自己相遇,重逢在戲院裡的《戰火浮生錄》時空裡。不可置信這往事的重生再現; 這讓人「耽溺」於其中,沉醉憂痛的戰爭/愛情/家庭/世代接替的影像與音樂史詩 ~
5/5戰火浮生錄
我陷落在這龐大的歷史感官記憶中,瞠目結舌於年輕懵懂的課堂學生面前,啞口無言以對。這絕不是透過完美分析,就可以讓學生感受這些作品的美好豐盛。
5/5愛在黎明破曉時
在淡江英文系的啟蒙,是聽覺的絲絨革命。 聽的是文化掌故。是音樂。 英文系之於彼時的我,屬聽覺系。
5/5淡江大學
究竟哪種判斷比較符合大學教育「投資報酬率」的精算?你認為哪種大學教育的CP值比較高呢?你願意將大學讀成哪一種價值呢?  把大學當成「職業訓練所」來讀的四年self-enslaving歲月裡,竟如此廉價拋售無價的青春、自由、與無限的可能性,只為了換取一張24K「職場入場券」?
我又重回 1981年現場,與自己相遇,重逢在戲院裡的《戰火浮生錄》時空裡。不可置信這往事的重生再現; 這讓人「耽溺」於其中,沉醉憂痛的戰爭/愛情/家庭/世代接替的影像與音樂史詩 ~
5/5戰火浮生錄
我陷落在這龐大的歷史感官記憶中,瞠目結舌於年輕懵懂的課堂學生面前,啞口無言以對。這絕不是透過完美分析,就可以讓學生感受這些作品的美好豐盛。
5/5愛在黎明破曉時
在淡江英文系的啟蒙,是聽覺的絲絨革命。 聽的是文化掌故。是音樂。 英文系之於彼時的我,屬聽覺系。
5/5淡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