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沉島驚魂:原來這才是我們的過年由來!

臺灣沉島驚魂:原來這才是我們的過年由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相傳在很久以前,台灣人熱衷祭拜,從神明到鬼怪都不放過,尤其是秋冬時節的「謝冬尾」祭典更是盛大。但人們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那個在供桌上為神靈舉著蠟燭的「燈猴」,從未得到特別的祭祀。

因為這個疏忽,憤怒的燈猴在一個冬至日向玉皇大帝告狀,控訴台灣人不知感恩,還拿湯圓到處玩耍。震怒的玉帝下令要讓台灣島沉入海底。雖然眾神明極力勸阻,但玉帝已決意要懲罰台灣人。

在這危急時刻,與民眾最親近的土地公於心不忍,不但告知百姓真相,還向觀世音菩薩求救。而百姓得知後,不忍連累眾神,特地舉行儀式送神返天。隔日,天神見民間「送神」後,缺乏神靈庇護,所以派遣天兵天將下凡鎮守,這就是「二四送神、二五神下降」習俗的由來。

當時的台灣人以為這是最後的時刻:他們宰雞殺鴨祭祀,全家團聚吃最後的晚餐,分發財物以備黃泉路費,然後守候等待命運降臨。然而,奇蹟出現了!在觀世音菩薩與眾神的求情下,加上百姓虔誠的祈求,玉帝最終收回成命。

當第二天清晨到來,發現台灣安然無恙的百姓欣喜若狂,趕緊焚香謝神,這就是「開驚」的由來。他們走訪鄰居互道恭喜,就成了「走春」;探望娘家親戚的習俗,則演變成「轉外家」。第四天,人們迎請眾神歸位,也就是「初四濟神」的由來。

這個傳說最早記載於1936年的《台灣民間文學集》中,在各地都有不同版本的流傳。與中國的「年獸」傳說相比,這個故事更貼近台灣的自然環境和在地特色。燈猴和地震都是台灣常見的自然景象,故事中反映出台灣人對這片土地的依戀與敬畏。

更值得深思的是,面對滅頂之災時,台灣先民沒有陷入混亂,反而用最虔誠的心進行一連串的告別儀式。這不只反映了先民面對生死的智慧,更展現了對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連結。

時至今日,當我們在過年時進行各種傳統習俗,或許該想想:這不只是例行公事,而是承載著先民面對生死關頭時,對生命、親情和土地的珍惜。這份情感,才是真正「著根台灣」的寫照。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重新認識這個幾近消失的在地傳說,不只是找回文化記憶,更是重新連結與這片土地的情感。因為唯有認識自己的根,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有屬於自己的文化靈魂。

標籤:#台灣傳說 #過年由來 #民間故事 #台灣文化 #年節習俗 #文化傳承 #在地記憶 #走春習俗 #送神習俗 #傳統節慶 #台灣歷史 #民間信仰 #土地公 #文化記憶 #建議收藏

avatar-img
拜拜的日常生活
12會員
66內容數
這記錄拜拜的日常,何時拜?禮敬誰?祭祀誰?如何拜?供品是什麼? 拜拜的理由很簡單,它能解厄消災,保佑平安和財運,同時展現孝道和對祖先的懷念。這麼多好處,為什麼不拜拜呢? 人生老病死婚喪喜慶都會要拜拜。 拜拜帶來心靈上的寧靜,其力量就像是潛能開發,能夠喚起人內心深處的強大能量,與未知的大自然產生共鳴,形成一種堅定的氣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拜拜的日常生活 的其他內容
在台灣,過年時有著許多傳統習俗:說「恭喜」、吃「年夜飯」、放鞭炮、貼春聯...這些看似平常的習俗,竟然來自一個驚心動魄的傳說。
在送神與接神日的金紙中,雲馬錢承載著人們對神明最深切的敬意與關懷。民間相信,神明在天庭與人間往來時,需要一個舒適安穩的代步工具,而雲馬便是這份貼心的體現。雲馬錢上印有神駒奔馳的圖案,象徵著神明可以乘著祥雲,騎著天馬自在翱翔。在送神日,我們恭敬地燒送雲馬錢,如同為遠行的貴客預備最好的座駕,祈願神明
在道教的習俗上每年農曆的 十二月二十四日 為「送神日」,傳說是在每個家庭、和人間鑒察人們言行善惡的灶神與其他諸神,一年一度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三官大帝,稟報人間善惡的日子,以決定來年的福報,福、祿、壽的增或減。 因此大家在這天會特別要準備祭品獻給灶神和家神,讓祂返回天庭時不會說陽間人的壞話,其中特
在台灣的民間信仰中,許多人從小就跟著家中長輩拜神、祭祖,天天聞著香味,但您知道在傳統香文化裡,有個著名的「四大名香」說法嗎?它們就是「沉、檀、龍、麝」。 以下內容將帶您初步認識這四種珍貴香料的由來與特色,並說明為何它們能在各種合香配方裡穩居核心地位。
臺灣尾牙習俗中,潤餅與刈包的食用具有深遠的民俗意涵。潤餅形似銅錢,象徵「發財富潤家庭」;刈包則有「錢包滿滿」、「虎咬豬」(除去晦氣)、「包住善意謊言」等三種說法,都寄託了人們對新一年財富與好運的期許。這些食物不只是美食,更承載著感恩與祝福,使尾牙成為一次凝聚善念的美好傳統。
尾牙是臺灣重要的傳統祭典,表達對土地公與眾神一年的感謝,祈求來年平安順遂。文章詳細介紹尾牙的由來、意義、祭祀流程及供品準備,並強調感恩與回饋的重要性。
在台灣,過年時有著許多傳統習俗:說「恭喜」、吃「年夜飯」、放鞭炮、貼春聯...這些看似平常的習俗,竟然來自一個驚心動魄的傳說。
在送神與接神日的金紙中,雲馬錢承載著人們對神明最深切的敬意與關懷。民間相信,神明在天庭與人間往來時,需要一個舒適安穩的代步工具,而雲馬便是這份貼心的體現。雲馬錢上印有神駒奔馳的圖案,象徵著神明可以乘著祥雲,騎著天馬自在翱翔。在送神日,我們恭敬地燒送雲馬錢,如同為遠行的貴客預備最好的座駕,祈願神明
在道教的習俗上每年農曆的 十二月二十四日 為「送神日」,傳說是在每個家庭、和人間鑒察人們言行善惡的灶神與其他諸神,一年一度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三官大帝,稟報人間善惡的日子,以決定來年的福報,福、祿、壽的增或減。 因此大家在這天會特別要準備祭品獻給灶神和家神,讓祂返回天庭時不會說陽間人的壞話,其中特
在台灣的民間信仰中,許多人從小就跟著家中長輩拜神、祭祖,天天聞著香味,但您知道在傳統香文化裡,有個著名的「四大名香」說法嗎?它們就是「沉、檀、龍、麝」。 以下內容將帶您初步認識這四種珍貴香料的由來與特色,並說明為何它們能在各種合香配方裡穩居核心地位。
臺灣尾牙習俗中,潤餅與刈包的食用具有深遠的民俗意涵。潤餅形似銅錢,象徵「發財富潤家庭」;刈包則有「錢包滿滿」、「虎咬豬」(除去晦氣)、「包住善意謊言」等三種說法,都寄託了人們對新一年財富與好運的期許。這些食物不只是美食,更承載著感恩與祝福,使尾牙成為一次凝聚善念的美好傳統。
尾牙是臺灣重要的傳統祭典,表達對土地公與眾神一年的感謝,祈求來年平安順遂。文章詳細介紹尾牙的由來、意義、祭祀流程及供品準備,並強調感恩與回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