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台顯示的完讀率目前是29%,我猜可能是文字量太多太繁雜,接著我儘可能試試簡短一點,看能否提升完讀率。但沒想到寫完還是兩仟多字…
對我來說,分享這幾年的工作心得有三個目標:整理自己的做法、讓製作組被理解得更多、接觸未來可能合作的人材。在這之中,寫計畫書或是看懂計畫書,可能是製作人最初期的能力需求。寫計畫書的目的
之所以會有計畫書,就是要向別人展示你的想法,然後讓你的窗口可以更容易地將你的想法迅速傳給長官或其它協作夥伴。同時可以統一並對焦對於計畫的想像,不致於出現過大的差距。展示想法本身也有目的,我目前認為這個目的是說服別人,無論是想與對方合作(投資(含投資、贊助、補助、買節目等),或是同意(使用場地、檔期或宣傳資源),都需要一份清晰且重點明確的資料,做為討論的基礎。

我自己在2019年的台泰合作演出《猴戲Monkey Show》,後來談巡演時整理的簡報。
用書寫來釐清思緒
寫了這幾年的計畫書(或企畫書),感受最深的,還是在書寫的過程中,逐步釐清自己的思緒。計畫書本身雖然沒有什麼規定的格式,但為了被容易理解跟閱讀,並容易快速適配不同的合作及申請,大致上還是會照著以下幾個順序來進行,這樣的書寫方式,跟寫論文也滿類似的。
- 摘要:可要可不要,但許多的申請都會需要有300字以內的摘要,所以我會試著在這個字數完儘可能描繪出整個計畫的核心及輪廓。
- 源起:指整個計畫的想法來源。在這裡我會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看見了什麼問題或主題,想著可以怎麼解決;另一個是說一個讓我被感動的故事。整段的目標會用來呈現核心概念,是整份計畫的種子,或是大餅。
- 核心及特色:計畫中被觀眾最容易閱讀到的重點,或是最不可分割的底線。這部份通常會是即使計畫有變動也不會去調整的。因為一但調整後,計畫就變成另一個了。
- 計畫內容:這裡會呈現整體計畫的樣貌,例如故事、劇本,或者是服務、運作機制、組織等。如果有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及可能的解法,我也會在這裡試著寫出來,表示我有在思考難題及解法,不會一股腦地認為將會事事順利。
- 期程:整體計畫的期程規劃。如果是製作專案,通常會以送件當下的月份到完成結案來列,不會列得太細,但會把重點列出來,至於什麼是重點就看寫的人了。
- 團隊簡介:列明目前已有的執行團隊及簡介他們的豐功偉業。如果有人是送件當下談到一半的話,我會寫「暫訂」。
- 預算:呈現錢怎麼花。這裡是最容易因應計畫書給予的對象來調整的,可能因為跟合作的對象交換的東西不牽扯到現金,所以不呈現預算;或是對方不需要細目的預算,因此僅以人事、業務、事務、設備、維護、旅運等大項的價格分列出來。
- 宣傳方式:說明計畫如何向大眾傳播或宣傳。如果是受眾範圍比較小的計畫,可能就會改為如何讓受眾得知這個計畫以及如何參與。
- 未來展望:這個計畫在結束後,還能有什麼樣的延續?會帶來什麼改變?
要寫的內容包含但不限於這九點,有段時間我也覺得這些內容太制式了很八股,但寫久了,在這個框架下,的確能把大多數計畫的不同面向都呈現出來。我自己認為,寫上去的都會是我當下真心的想法,因為寫假的沒意義,終究會被拆穿,或是為了圓謊,而造成自己更大的麻煩。
重點提示及說服
在計畫書中,我會儘可能讓每段是有脈絡跟承接關係,一方面是讓看的人能理解我的思考邏輯,另一方面每段應該可以互相佐證,如果與合作單位碰面聊計畫時,不至於會矛盾。
整份計畫書的重點在讓對方對你的計畫感興趣,以及說服對方你做得到。
2017年我正苦於寫的計畫書都失敗,沒辦法申請到補助,當時工作的劇團團長給了我一個非常受用的建議,那就是在上面那些大題上寫小標。小標便是一種重點提示,以申請補助來說,評審手上可能要看上百份申請,密密麻麻的文字有很大的壓力,如果有小標能濃縮該段的精神,或是勾起他的興趣,那就跨進一大步了。
感謝當時的前輩,那也是我第一份獲補的計畫案「密室遊戲ー一對亞洲前夫妻」。

疫情期間想過的一種可能性,最後沒能成功製作的《玩家計畫》。簡報的開頭可以看到我列的小標。

2017年《密室遊戲ー一對亞洲前夫妻》劇照。
在寫小標的同時,我也感受到一份十多頁的計畫書,要一次完成心理壓力很大,但如果可以化整為零,替每個小段列標題,同時也預設該小段的字數,每次完成300-500字的一小段,多寫幾次就可以完成一份計畫書了。
在編寫完每小段的標題後,其實我也就能大概看出還有哪部份想講沒講到了。老實說,思考整份計畫書的段落佈局,其實是我花最多時間心力的部份。
而說服的部份,除了計畫內容看起來的可行性,還有就是人了。團隊成員執行過哪些案子,這些經驗將影響計畫中提到的內容是否可以實現。還有身為提案者的你又有過哪些經驗,是否真的能召募進這些人之類,都在影響整份計畫的可信度及說服力。
不然我的計畫書就寫個演員是金城武就好了。
要給誰看?用什麼方式被看?
給公部門、給企業、給合作夥伴看的計畫書,在大方向上應該要一樣,但內容或順序會有些許不同。這同樣是在試著節省對方看計畫書的心力及時間,對方在意什麼?這個計畫要解決對方的什麼問題。從對方的立場來想像,他想看到哪些內容,就會知道要怎麼調整跟修改。
但每給一個不同的人就要修改很麻煩,所以我會試著在第一次的計畫中,儘可能針對不同的對象給出一些小段落,修改時可以一次拿掉或新增段落即可。若是簡報,則用不同的頁面來調整。
我也會需要思考整份資料看起來怎樣會比較舒服。如果是簡報,單頁的觀看邏輯、字體的大小排佈、圖片的使用都可以從單頁來思考,但也會思考換頁時的連貫性。如果是word檔的資料,字句、段落本身就代表一種節奏,若把檔案視窗縮小到50%左右,就可以看到,落落長8行以上的文字密密麻麻,本身對觀看者就有種壓力,因此我會試著以圖片、短字句、短行數段落等等不同的方式,穿插在其中,讓單頁本身就有呼吸空間,就像很多部落格的文字會有插圖一樣。

方格子的圖片不能調大小滿可惜的,不過這篇我自己寫的文章中,配圖跟文字段落的分配,是我儘量讓頁面有節奏跟呼吸的一種做法。
僅是簡單地說明也寫了2400多字,今天先到這裡,如果有什麼問題或想法,都非常歡迎留言,也歡迎幫我分享出去,謝謝各位~
下週我想可以來聊聊製作人,或是接案者的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