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下雪嗎?那你見過比披薩還大的雪花嗎?
歷史上真的曾經記錄到一片直徑 38 公分的「巨無霸雪花」,這不僅比你的手掌大,甚至比一個披薩還大!這聽起來像是電影場景,但事實上,它真的被收錄進了《金氏世界紀錄》。
不過,這片「雪花」是真的,還是 130 年前的一場誤會?讓我們一起來揭曉!
巨型雪花真的存在嗎?還是人們看錯了?
讓我們回到 1887 年的美國蒙大拿州,當時有牛仔宣稱看到「比盤子還大」的雪花,其中最大的一片竟然有 15 英寸(約 38 公分)!這個消息後來還被記錄在《金氏世界紀錄》中。
但等等……一般來說,雪花不是應該很小巧、很精緻嗎?怎麼可能會出現這麼大的雪花?
事實上,我們平時所看到的「雪花」,其實是由許多「雪晶」(snow crystal)組成的。
- 雪晶:單一的六角形冰晶,一般大小約 0.5 公分到 5 公分。
- 雪花:當多個雪晶在空中相互碰撞、結合,就會形成較大的雪團。

圖片來源:COURTESY KENNETH LIBBRECHT 。雪花的誕生:雪花從雲中誕生,最初是水蒸氣(氣態水)。當氣溫夠低時,水蒸氣開始結晶,形成六邊形的冰晶。

圖片來源:COURTESY KENNETH LIBBRECHT 。雪花如何變大:水分子不斷附著在冰晶的角上並結凍,使雪花長出不同的「手臂」和「枝狀結構」。冷空氣讓雪花變尖,濕暖空氣則讓它變簡單,如柱狀或針狀。

圖片來源:COURTESY KENNETH LIBBRECHT 。雪花在下降途中,會因風、溫度和濕度的影響而持續改變。每片雪花的旅程都不同,所以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雪花!
所以,這片 38 公分的「巨無霸雪花」,很可能是一團鬆散的雪團(snow clump),而不是一片完整的雪晶。
六角形?12 邊形?雪花的形狀千變萬化!
我們從小畫的雪花幾乎都是六角形,但你知道嗎?雪花其實有超過 35 種不同的形態!
🌡 氣溫影響雪花形狀:
- 0°C 左右 ➝ 針狀雪花
- -5°C 到 -10°C ➝ 扁平六角形雪花
- -15°C 到 -20°C ➝ 樹枝狀雪花
- 極端氣候下 ➝ 12 邊形雪花
在北海道等極寒地區,就曾經發現兩片六角形雪晶相互旋轉、結合,最終形成12 邊形雪花,是不是超酷的?
這個冬天,你也能創造自己的「世界級雪花」!
雖然我們沒辦法看到 38 公分的「雪花」,但我們可以親手做出獨一無二的雪花!一起來試試這兩個超簡單的 DIY 雪花實驗吧👇
1️⃣ 剪紙雪花(適合所有年齡)
📌 材料:白張、剪刀、鉛筆
🎯 小知識:這個活動可以讓孩子理解對稱性與幾何圖形!
點擊這裡下載現成雪花圖案,直接剪一剪就完成!

圖片來源:Taming Little Monsters Pinterest
步驟:
- 將白紙對折成三角形。
- 畫出自己設計的雪花圖案。
- 剪下圖案,展開後,你的獨特雪花就完成了!
2️⃣ 冰雪結晶實驗(適合小學生以上)
📌 材料:毛根、線、 頸口大的玻璃罐、熱水、硼砂
🎯 小知識:這個實驗能幫助孩子理解結晶原理,讓他們親眼見證「雪花」的誕生!
點擊這裡參考詳細步驟

圖片來源:AtPerry's Healing Crystals Pinterest
步驟:
- 把毛根彎成雪花形狀,並用線固定在鉛筆上。
- 在玻璃罐中倒入熱水,每 500ml 加入 6 大匙硼砂,攪拌至完全溶解。
- 把雪花形狀的毛根放入溶液中,靜置一整夜。
- 隔天取出,驚喜出現! 你會發現毛根上長滿晶瑩剔透的雪花結晶!
結論:披薩級雪花是真是假?
從科學角度來看,這片「38 公分的雪花」應該是許多雪晶黏在一起的雪團,而不是一片完整的六角形雪花。
但這不影響我們對雪花的驚嘆,畢竟,大自然的奇蹟,總是超乎我們的想像!這個冬天,當你看到雪花飄落時,記得仔細觀察——或許,你也能發現屬於自己的「世界級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