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觀後感

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8年的台灣單元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自作家吳曉樂的同名作品裡的五個故事:〈媽媽的遙控器〉、〈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孔雀〉和〈必須過動〉。故事以親子間的互動為主題,在科幻元素的包裝下,諷刺華人教育體制下扭曲的親子關係和教育困境,用現時多數家長對孩子錯誤的教育方式來喚醒社會大眾對教育體制的反思。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作為香港人,在多年前看到這個劇集是震驚,震驚台灣人「真敢拍」,因為在香港的電視劇多一點血腥,指責教育方針,可能就會挑動那些怪獸家長的神經線,繼而被投訴。


五個單元故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必須過動〉,但最讓我痛心的是〈茉莉的最後一天〉。


〈必須過動〉故事中,孩子完全失去了人權,成績成為他們的活命關鍵,即使有其他才能,讀書不好的孩子仍然逃脫不了「被銷毀」的命運。


而成績也成為社會地位的唯一指標,跟華人社會真的很相似,「求學不是求分數,句句都是說分數」的具像化。


raw-image


〈茉莉的最後一天〉,開場就以死亡開始,因為母親的強勢控制和壓迫,讓有才華,成績優異的茉莉還是選擇了不歸路,而茉莉死亡的意義最初還不被理解。


現實的華人社會可能有很多個茉莉,只是她們沒有沒發現,或者她們不想被發現。


〈茉莉的最後一天〉

〈茉莉的最後一天〉


雖然是7年前的作品,但是我偶爾還是會重溫,被父母親手摧毀自己的夢想,或是在父母的堅持下放棄自己的意願,這是華人孩子永遠的痛。


內容總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5
/5
avatar-img
狸奴不出門
1會員
28內容數
因家中病弱狸奴,無法到處去旅行,只好分享在香港的日常生活。 可能什麼都會寫一下,山上的貓狗、寵物資訊、美食或動漫劇集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狸奴不出門 的其他內容
還有故事嗎? 有的
第三季最喜歡: 丙:「我們會保護你的,弱小的你呼喚我們的話,沒辦法。沒辦法,誰叫我們就是喜歡你呢。」 語氣完全是寵溺
帶了新的後宮佳麗回來 但,你要翻牌子嗎? 塵封的,是書還是自我
我們的目的並非是將人導向正途,我們的追求唯有一點,那就是真理。
燈枯了 折斷了 熄滅 點火 落 。 燒
在我們眼中,即使牠已經老到完全走不動路,牠還是小時候那隻活潑貪吃的肥膏,僅此而已。
還有故事嗎? 有的
第三季最喜歡: 丙:「我們會保護你的,弱小的你呼喚我們的話,沒辦法。沒辦法,誰叫我們就是喜歡你呢。」 語氣完全是寵溺
帶了新的後宮佳麗回來 但,你要翻牌子嗎? 塵封的,是書還是自我
我們的目的並非是將人導向正途,我們的追求唯有一點,那就是真理。
燈枯了 折斷了 熄滅 點火 落 。 燒
在我們眼中,即使牠已經老到完全走不動路,牠還是小時候那隻活潑貪吃的肥膏,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