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 克拉拉與太陽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 克拉拉與太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本書未看之前,我稍微查了查書評,發現不少人不太喜歡,我因而猶豫了一下。但因著對石黑一雄的信心,我決定自己親自讀一次。盡信評論,不如一讀。


本書的主角是一個叫克拉拉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她這類機器人被製造的目的和主要任務是陪伴人類,做人類的朋友(書中直接稱之為AF,即Articial Friend)。整個故事的發展是克拉拉被一個家庭選中,任務是陪伴家庭中身體孱弱的青春期女兒喬西。喬西的母親克麗西是一位常常愁眉不展且忙碌的母親,她在喬西之前有過一個女兒,卻因為健康因素離世。喬西目前的健康也深深地讓克麗西擔憂。喬西的父親保羅則因為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造成自己的職業被取代,且與克麗西離婚了。另外喬西有一位歲數相近的男友里克,里克和他的母親海倫剛好是喬西家鄰居,雙方家庭相處友好。


克麗西決定找機器人來陪伴喬西,表面上希望讓喬西因為有陪伴而開心,對健康有益,其實是想要讓克拉拉完全模仿喬西,倘若喬西離世,則克拉拉可以「取代」喬西,「繼續」喬西的人生。克拉拉起初並不知情,作為AF,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了解喬西的需要,給予情緒的支持。克拉拉是個感知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極強的機器人,她非常關心喬西的一切,並盡心盡力地嘗試解決喬西健康的難題。因為AF大部分的動力是來自陽光,所以克拉拉導論出太陽的光能可以醫治喬西。


喬西之所以深受疾病所苦,是因為克麗西選擇基因優化(書中稱之為提升)程序來確保所生的孩子具備優秀的競爭力,進而維持住他們的社會階級,但代價是可能有些基因改造會有失誤,造成健康問題。很不幸,這都讓克麗西碰上了。焦慮絕望的克麗西想出李代桃僵之計, 但克拉拉真的可以完美模仿喬西嗎? 就算維妙維肖,克麗西就會視克拉拉如親生的喬西,給予同樣的愛嗎? 更尖銳地問,愛可以被代替嗎?


一直持反對克麗西計畫的保羅,在與克拉拉的對話中,說了這樣一段話:


「你相信有『人心』這回事嗎? …… 某種讓我們每個人成為獨特個體的東西 …… 要想真正學習喬西,難道你不認為,你要學習的不僅僅是她的舉手投足,還有深藏在她內裡的那些東西嗎 ? 難道你不要學習她的那顆心嗎?」


很有意思的是,他們把人心比做有許多小房間的地方,走進去就像走進許多小房間。克拉拉認為,只要有決心和有時間,總能夠走遍每一個房間,直到它們就像自己的家一樣。但保羅這麼說,「那要是你走進其中一個房間,發現那裏面還有一個房間 …… 房間套著房見套著房間 …… 無論你在那些房間裡遊蕩了多久,總會有別的房間你從來沒有走入過的,難道不是嗎?」




海倫,也就是里克的母親,和克麗西做了不同的選擇: 不做基因提升。里克也就在有優秀基因的群體中掉隊了。海倫知道無法改變事實,但仍要爭取萬分之一的機會讓里克可以申請上大學。為了改變未來的命運,不惜去苦苦哀求自己年輕時拋棄的舊愛,即便對方無情地奚落和怨懟。兩相對照,健康的里克面對的是渺茫的前程,而喬西光明的未來卻是用生命去對賭的。


至於喬西和里克青梅竹馬的感情,雖然面對喬西的健康每下愈況,甚至走過幾乎死別的人生場景,仍然彼此不離不棄。然而,當喬西奇蹟般康復(太陽真的治癒了喬西?)之後上了大學,里克也有自己追求的人生方向,終究還是分道揚鑣,彷彿那也是人生的水到渠成罷了。


故事中克拉拉和喬西的友誼,是讓我最為感傷的。喬西在商店中第一眼看到克拉拉,就知道這是她想要的機器人,克拉拉也喜歡這位身形柔弱,步履謹慎的女孩。她們有過彼此相伴的快樂時光。為了醫治喬西,克拉拉甚至願意損失自己機器內部重要液體成份作為給太陽的回報。這種犧牲之愛,竟出現在機器人身上,著實讓我震驚。反觀喬西,恢復健康的她預備離家念大學,在她在與克拉拉道別之際,出乎我意外的是,她也只是淡然的說,「下次回來可能就見不到妳了。」她已經預知了克拉拉未來的終點站,然而那對她只是再自然不過的廢物處理程序,她面對此時的生離,情感毫無波瀾。


我看到的是,理性的人類面對越來越感性的機器人,終究守住了人機殊途的界線吧!


其實整個故事都是克拉拉所做的回憶敘述。在最後的場景,克拉拉同其他機器人的命運一般,被拋棄在報廢的機器人回收廠。在四處堆疊的雜物堆中,漸漸衰頹的克拉拉,微笑地看著夕陽,享受著最後溫暖而美麗的餘暉,平靜的回想著她機器人的一生。她終究沒有複製喬西,但挽救了喬西(如果太陽真的如她想像有神力)。她也終於明白,她無法成為另一個喬西的關鍵,不是在於能否走完喬西的內心每一個房間,而是她無法了解所有愛喬西的人的內心。愛是雙向的。


我覺得太陽在書中是謎一般的設定。克拉拉想方設法的找尋太陽下山之處,對著太陽祈禱,並且相信太陽會聆聽她的祈禱。對克拉拉而言,太陽是有位格的,神一般的存在。這個超自然的橋段,讓我閱讀時的科學預設心態幾乎崩解(對此,我認為石黑一雄展現了一個暗黑的幽默)。既然克拉拉是人工智慧機器人,科學的產物,卻可以把太陽給予機器人的「陽光的滋養」(應該就是太陽能),賦予了強大的神秘力量。她難道沒有被植入一些太陽系或宇宙的基礎知識 ? 這部分我認為有點不符合機器人的「人設」。



說到底,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 : 機器人無法像人,因為人有缺陷。 其中一個明顯的缺陷就是人心的自私。對照一下克拉拉吧,她所有的作為都是「不求自己的益處」, 完整呈現了所有你可以想到的愛的特質: 忍耐、恩慈、不忌妒、不論斷.不記仇……(如果你聽過一首歌叫愛的真諦,也許可以哼哼看)。有缺陷的愛讓我們無法迴避孤獨感。在時間的長河中,我們面對的萬事萬物都是會改變的,包含人心,我們無法抗拒,也抗拒不了。我想起了清代納蘭性德一首詞,寫著人對生命際遇中初心的懷念。就作為自己的一點感傷結尾吧!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PS 若有人問我是否喜歡石黑一雄的這本書,我會說,「長日將盡」是我閱讀石黑一雄的第一部作品,我想很難不讀到他其他非巔峰作品,如唐諾在「閱讀的故事」所言,我們會在作者不成功的作品中看到更豐富更深處的思維。因為「失敗展現人性的共通性,成功常常帶著一時一地的機運。」







avatar-img
麋鹿林的沙龍
97會員
48內容數
我喜愛寫作,希望在這個園地能和一些喜歡文字的格友交流。目前定居美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麋鹿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真正的掙扎不在於放棄良善,追求惡俗,因為道德辨識度高。真正的掙扎是知道自己逐漸想把惡俗披上良善的外衣,或接受惡俗並非太壞,才能規避內心良善之心最後的譴責。」
《情書》看完後,讓我想起寫到一半的讀書心得: 《長日將盡》,同樣的愛而不得,同樣的錯過,同樣遲來的表白。只是,前者是帶著躁動呼吸的青春耽美,後者展現的已是夕陽餘暉下的懊悔無語。
前言: 這篇是我為教會十二月出刊的雜誌寫的一篇文章。十二月的聖誕節帶給我們溫暖活潑的節慶氛圍。對基督徒來說,雖然也慶祝聖誕節,但慶祝的本質不同。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的誕生:因著耶穌的誕生,給這個世界帶來真實可靠的盼望。這是上帝給人類最珍貴的禮物。對我來說,沒有比這個意義更深遠的事物了。聖誕快樂!
這篇文章半年前登在教會雜誌上,我重新改寫了一些,想透過一本科幻小說,從信仰的角度省思這個充滿各種可能的世界對我的意義。
最近讀了一本書: 《觀察的藝術》(Rob Walker),讓我想要重啟荒廢(或說能力基本缺失)的觀察能力。這幾年深受眼疾所苦,甚至到了一個驚慌的地步:常常閉著眼睛學習適應黑暗無光的世界。 我的「悲劇小劇場」連帶也讓我意識到,這個世界有如此多值得我凝視並為之動容的景象,我不想懊悔自己一再錯過……於是
在葛林短篇小說全集中有一篇叫《兩個溫和的人》,中間有一段讓我非常喜歡,用男女主角的一頓晚餐進程描述“完美婚姻”的階段風貌: 「… … 就像一樁美滿婚姻:探索的階段已然結束 — 他們剛剛通過了嫉妒的考驗,而今已是安詳平和的中年階段。時間與死亡是眼前唯一的敵人,而咖啡則像是老年的警告。在那之後……
「人真正的掙扎不在於放棄良善,追求惡俗,因為道德辨識度高。真正的掙扎是知道自己逐漸想把惡俗披上良善的外衣,或接受惡俗並非太壞,才能規避內心良善之心最後的譴責。」
《情書》看完後,讓我想起寫到一半的讀書心得: 《長日將盡》,同樣的愛而不得,同樣的錯過,同樣遲來的表白。只是,前者是帶著躁動呼吸的青春耽美,後者展現的已是夕陽餘暉下的懊悔無語。
前言: 這篇是我為教會十二月出刊的雜誌寫的一篇文章。十二月的聖誕節帶給我們溫暖活潑的節慶氛圍。對基督徒來說,雖然也慶祝聖誕節,但慶祝的本質不同。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的誕生:因著耶穌的誕生,給這個世界帶來真實可靠的盼望。這是上帝給人類最珍貴的禮物。對我來說,沒有比這個意義更深遠的事物了。聖誕快樂!
這篇文章半年前登在教會雜誌上,我重新改寫了一些,想透過一本科幻小說,從信仰的角度省思這個充滿各種可能的世界對我的意義。
最近讀了一本書: 《觀察的藝術》(Rob Walker),讓我想要重啟荒廢(或說能力基本缺失)的觀察能力。這幾年深受眼疾所苦,甚至到了一個驚慌的地步:常常閉著眼睛學習適應黑暗無光的世界。 我的「悲劇小劇場」連帶也讓我意識到,這個世界有如此多值得我凝視並為之動容的景象,我不想懊悔自己一再錯過……於是
在葛林短篇小說全集中有一篇叫《兩個溫和的人》,中間有一段讓我非常喜歡,用男女主角的一頓晚餐進程描述“完美婚姻”的階段風貌: 「… … 就像一樁美滿婚姻:探索的階段已然結束 — 他們剛剛通過了嫉妒的考驗,而今已是安詳平和的中年階段。時間與死亡是眼前唯一的敵人,而咖啡則像是老年的警告。在那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