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CFP的日常】快樂致富的祕密:別讓負面情緒掏空你的荷包

【一位CFP的日常】快樂致富的祕密:別讓負面情緒掏空你的荷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也歡迎用聽的:

(Podcast) https://reurl.cc/O5Oo07



「我發現我有亂買東西的習慣,所以都存不到錢,怎麼辦?」


「你平常生活或工作的壓力很大嗎?」


「我覺得還好啊!就是看到網路上很多東西好買,就會忍不住下單!」


「你有聽過《快樂致富》的理論嗎?」


「快樂也能變有錢?」

 

相信很多人汲汲營營都在尋求致富的方法與機會,但繞了一大圈,發現到原來「保持心情愉悅」就能變有錢,你相信嗎?

 


我們試想兩個情境:

(情境一)

如果發票對中了1000元,開心之餘,你會願意花多少錢請同事吃下午茶?


(情境二)

如果發現那麼努力的自己,績效獎金竟然比隔壁愛摸魚的同事還少,下班後可能要怒吃一頓或是怒買一波,才能一解心中的鬱悶。你會願意花多少錢消費?

 

面對這兩個情境的心態有何不同?

情境一屬於意外之財,在開心之餘,相信絕大多數請客也不會多於1000元,若有剩就當是多賺的!

而情境二卻也是常見的行為。有趣的是,我們在沒有多賺任何一塊錢的情況下,卻願意透過花錢來減壓,甚至讓自己開心。看似合理的行為,但只要不定期都需要這樣減壓,我們的財務狀況可能因此而默默變糟。

 

所以,仔細想想,吃喝玩樂的消費習慣,似乎是能讓我們快樂、暫時忘卻煩惱的有效方法。但,這是對的嗎? 這快樂的效期似乎短了點!

 

原來,不開心會比開心花更多錢!

 

「其實妳並不快樂!」

「哪有,我覺得我平常都蠻開心的!」帶點疑惑又如反射般的反駁了我的說法。

 

大家或許有聽過,如果我們對某件事感到痛苦、難過,就要想辦法找到其他事情,轉移負面的情緒,降低鑽牛角尖的可能。相同的道理,如果平常的生活、工作找不到快樂,是否有可能在淺意識中會回想到過去在消費的過程中,是能讓自己感到愉悅的? 進而就會持續透過消費來讓自己開心!


所以只要生活越不開心、工作壓力越大,就會習慣性的花錢!

 

「這樣一說,好像有那麼一點道理!」

 

其實在財務諮詢的生涯中,發現到許多高收入客戶都有類似的狀況。高收入的背後代表壓力大、工時長,許多人就會透過高消費的吃喝玩樂來滿足哪個似乎少了點甚麼的心靈,但當下往往並非這樣想,而是會覺得既然收入高,就該提升生活品質到另一個層級、對自己好一些。

可惜的是,當下個月看到卡費帳單的那一刻,又會默默告訴自己該認真工作了,就這樣一直的惡性循環……高收入不等於高資產,這是真的!

 

而近年來發現小資族、中產階級等,卻也有類似的問題,之所以會頻繁消費、讓卡費暴增,主要的原因就是覺得看不到未來,既然對未來無法找出一條明確的道路,也就無法勾勒出甚麼美好景象,那倒不如活在當下,對自己好一些,導致財務狀況,也就一直載浮載沉。

 

理財藥方:

若改變消費習慣,就能減輕工作及生活壓力; 保持心情愉悅,就能降低從消費中尋求慰藉!

尋找生活中其他的快樂來源,縱使只是個「小確幸」,但我們的財務就有機會變得不一樣!

 

理財,從來就不是數學公式,是生活習慣、是情緒、是觀念!

 

財經講座、合作洽談,請Email:[email protected]

預約財務諮詢:https://www.foreverpeace.com.tw/006_01.html

FB粉絲專頁請搜尋:【阿植聊理財】

avatar-img
蔣竣植的沙龍
127會員
356內容數
一位熱愛閱讀、喜愛講課、樂於投資、醉心於研究國際政經新聞的書呆子。 希望透過寫作,能讓更多人得到正確的理財觀念及國際觀。 持續進化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蔣竣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突如其來的失業,讓許多人措手不及。本文從案例出發,探討如何透過財務規劃,降低收入中斷的風險,並強調準備緊急預備金和累積被動收入的重要性,以確保生活穩定。
本篇文章探討生活習慣與理財之間的關聯性,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揭示如何影響財務狀況與理財成效。從小的開支模式到習慣的反思,提示讀者注意生活細節,以改善未來的理財計劃,並學習如何做出更好的開支決策。對於許多人來說,理解這些習慣是提升財務健康的第一步。
以哈&俄烏戰爭的進程、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等,影響著今年下半年的經濟表現! 房貸的多寡及退休金的準備進度,讓理財這件事更需謹慎面對!
繳稅方式的不同對理財影響甚鉅,培養提早準備的習慣,能降低未來財務壓力。
高齡社會的到來,會影響很多方面,包括退休生活和財務。本文從退休金、醫療費和長照費3個方向提出規劃建議,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視。
現代人因工作壓力大,透過網路購物所獲得的「片刻」舒壓,似乎也不算是個好方法。當隔個月看到卡費帳單上金額的那一瞬間,壓力又隨即上漲,莫名的恐懼再次浮現,腦海立刻閃過:「我要更努力工作、賺錢!」這樣其實只是惡性循環,並沒有改變任何事,對吧?所以告訴我們三個值得我們留意之處。
突如其來的失業,讓許多人措手不及。本文從案例出發,探討如何透過財務規劃,降低收入中斷的風險,並強調準備緊急預備金和累積被動收入的重要性,以確保生活穩定。
本篇文章探討生活習慣與理財之間的關聯性,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揭示如何影響財務狀況與理財成效。從小的開支模式到習慣的反思,提示讀者注意生活細節,以改善未來的理財計劃,並學習如何做出更好的開支決策。對於許多人來說,理解這些習慣是提升財務健康的第一步。
以哈&俄烏戰爭的進程、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等,影響著今年下半年的經濟表現! 房貸的多寡及退休金的準備進度,讓理財這件事更需謹慎面對!
繳稅方式的不同對理財影響甚鉅,培養提早準備的習慣,能降低未來財務壓力。
高齡社會的到來,會影響很多方面,包括退休生活和財務。本文從退休金、醫療費和長照費3個方向提出規劃建議,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視。
現代人因工作壓力大,透過網路購物所獲得的「片刻」舒壓,似乎也不算是個好方法。當隔個月看到卡費帳單上金額的那一瞬間,壓力又隨即上漲,莫名的恐懼再次浮現,腦海立刻閃過:「我要更努力工作、賺錢!」這樣其實只是惡性循環,並沒有改變任何事,對吧?所以告訴我們三個值得我們留意之處。